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人民财经网

首页 > 金融 > 列表
  • 1名投顾服务超2800人 人才荒倒逼券商升级培养体系

    向买方投顾转型是券商财富管理业务发展的核心命题,而投顾人才正是答好这个问题的关键一环。目前,证券行业投顾人数已经突破8.28万人。

  • 政府专班联动协调 架起小微融资“高速路”

    “以前去企业走访谈金融服务,一些企业会以为我们只为推销贷款,有了这个机制后,政府部门的工作人员和我们一起上门了解企业的金融需求,能获得企业更多的信任,企业和我们的交流也更细致深入。”温州银行平阳支行工作人员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

  • 熊猫债发展势头强劲 人民币国际化再添新动能

    今年以来,银行间市场熊猫债发行规模已超千亿元。外资愿意来境内债券市场以人民币融资,甚至越来越多的外资投资者到境内认购熊猫债,说明人民币配置价值正日益受到国际资本的青睐。

  • 筑牢韧性根基 打造资本市场“稳”字标签

    这个夏天,中国股市升腾着澎湃活力,A股总市值突破100万亿元、上证指数持续震荡上行,回稳向好的态势不断巩固。随着2025年走过半程,我国资本市场经受住了超预期的外部冲击,市场韧性增强,预期改善,“稳”成了中国资本市场上半年的标签。

  • 创新品种多 绿色债券发展势头足

    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近年来,我国围绕发挥绿色金融的资源配置、市场定价和风险管理三大功能,加快完善绿色金融体系,支持经济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

  • 顺周期ETF大举吸金 基金经理三大维度布局“反内卷”主线

    近期,“反内卷”政策东风劲吹,促使A股市场相关主题行情持续发力,钢铁、水泥、光伏、新能源汽车等板块集体走强。Wind数据显示,截至7月25日,钢铁ETF近一个月涨幅超18%,光伏ETF、煤炭ETF等也涨逾10%。

  • 6月末银行理财市场存续超30万亿元

    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7月25日发布的报告显示,截至今年6月末,银行理财市场存续规模达30.67万亿元。上半年累计新发理财产品1.63万只,募集资金36.72万亿元,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金融服务。

  • 肉牛数据变身抵押资产

    作为黑龙江的畜牧大县,龙江县肉牛饲养量较高,是齐齐哈尔烤肉产业的重要根基。但资金短缺,始终是套在养殖户和产业发展脖颈上的一道枷锁。

  • 什么是“反向开票”?

    当你卖废品给资源回收企业时,作为卖方,你能从对方那里获得一张发票,“我是卖方,买方会给我开发票吗?”

  • 中国人民银行7月25日开展4000亿元MLF操作

    中国人民银行日前发布公告表示,为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7月25日中国人民银行将以固定数量、利率招标、多重价位中标方式开展400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

  • 券商上半年科创债承销额超3800亿

    近日,中证协发布的2025年上半年度证券公司债券(含企业债券)承销业务专项统计数据显示,上半年参与科创债主承销的券商达到68家,同比增加23家;上半年科创债承销金额3813.91亿元,同比增超50%。

  • 金融监管总局提示警惕“职业背债”陷阱

    近期,有不法分子以“只需贡献自己征信”“不用本人偿还债务”“短时间轻松获得高额酬劳”等话术为诱饵,诱导消费者落入“职业背债”骗局。金融监管总局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局提示广大消费者提高警惕,远离“职业背债”陷阱。

  • 融资余额再上1.9万亿元 资金加速流入三大行业

    近期,A股主要指数连续上涨,融资资金加速流入市场。截至7月22日,A股市场融资余额续创4月以来新高,融资资金成为A股市场重要增量资金来源。

  • “组团”购买ETF 年金计划加速配置基金资产

    基金市场再现年金计划“组团”买ETF的现象。将于7月25日上市的富国中证港股通科技ETF,前十名基金份额持有人中,有9名为年金计划,包括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等。

  • 量价齐升 A股多个指数创阶段新高

    A股市场强势格局持续演绎。7月23日尾盘虽出现一定波动,但当天盘中多个主要市场指数仍然创出阶段新高。

  • 拓展绿色金融业务版图 做证券业“ESG探路人”

    当前,在“双碳”目标指引下,绿色金融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今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指导意见》发布,明确要求“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和美丽中国建设提供高质量金融供给”。

  • 丙烯期货及期权在郑商所挂牌上市

    22日,丙烯期货及期权在郑州商品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其中,丙烯期货于9时挂牌,丙烯期权于21时挂牌。

  • 上半年绿色贷款增加5.35万亿元

    中国人民银行22日发布的2025年二季度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统计报告显示,今年以来,国民经济重点领域信贷保持较快增长。

  • 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规模已达2.55万亿元

    7月22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举行2025年二季度新闻发布会,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有关负责人介绍,上半年社保制度改革持续深化,6月底全国基本养老、失业、工伤保险三项社保基金累计结余9.83万亿元,基金运行总体平稳。

  • 加大权益投资 险资举牌创五年新高

    据证券时报记者统计,截至7月22日,年内保险公司已举牌21次。从举牌数量来看,不仅超过2024年全年举牌数,还超过2021—2023年三年举牌数量总和,创下五年新高。

  • 审核提速 科创板第五套标准迎“尖子生”

    近日,证监会同意禾元生物注册申请,这是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重启后,首家适用该标准且完整走过审核链条的IPO企业。从过会到注册生效仅用了十多个工作日,折射出监管方向正朝着更具包容性、更高效率的审批机制演进。

  • 上半年外资净增持境内股票基金101亿美元

    今年上半年,我国外汇市场有力有效应对外部冲击风险,运行总体平稳。“外汇市场展现出较强的韧性和活力,表现好于市场预期。”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李斌在7月22日召开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总结称。

  • 上半年重点领域信贷保持较快增长

    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二季度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统计报告显示:今年以来,国民经济重点领域信贷保持较快增长。

  • 科创板,助资源向“硬科技”集聚

    7月22日,科创板迎来开市6周年。6年间,从首批25家公司挂牌上市到如今已拥有589家上市公司,科创板这块资本市场的“试验田”逐渐成长为科技发展的新高地。

  • 公募管理规模首破34万亿 中小公募竞争加剧

    公募基金2025年二季报披露完毕。天相投顾数据显示,公募基金二季度末管理规模历史首次超过34万亿元,相比一季度末增加了2.24万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