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人民财经网

首页 > 金融 > 列表
  • 为改革提供“试验空间” 科创板“1+6”配套规则引热议

    上交所7月13日正式发布的《科创成长层指引》《预先审阅指引》和《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指引》等科创板改革配套业务规则,引发多位专家学者、机构负责人的热议。

  • 资本市场改革显效 各路资金投下信任票

    A股市场总市值突破百万亿元、常态化稳市机制不断健全、服务实体经济效能明显提升、对外开放大门越敞越大……今年以来,资本市场全面深化改革步伐加快,对内改革与对外开放并重,政策红利激发出的市场活力,正逐步传导至资本市场每个角落,各路资金争相投下信任票。

  • 顶层设计领航 证券业奋力书写“五篇大文章”

    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是当前我国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金融“五篇大文章”不仅为证券行业带来业务增量,更推动其从传统通道业务向综合金融服务转型,成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和“稳定器”。

  • 财政部引导国有商业保险公司长期稳健投资

    财政部近期印发通知,调整国有商业保险公司长周期考核相关指标内容,持续引导国有商业保险公司长期稳健经营,更好发挥保险资金的市场稳定器和经济发展助推器作用。

  • 上交所:着力引导沪市上市公司提升ESG评级水平

    近日,上交所举办“对话国际投资者:ESG赋能上市公司”培训,邀请了来自挪威央行资管公司(NBIM)、MSCI的代表进行授课。30余家上市公司董秘、证代及ESG负责人参加。

  • 财政政策“非常积极” 稳增长扩内需资金充足

    今年以来,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大支出强度、加快支出进度、优化支出结构,用“真金白银”支持稳增长、惠民生、增后劲、防风险。

  • 中小金融机构“瘦身健体”提速 年内已有84家村镇银行获批解散

    2025年进程过半,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仍在提速,村镇银行“瘦身健体”更进一步。

  • 保供稳链,“价格发现者”舞台更宽了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石化产品生产和消费国,市场规模超过全球总量的40%。日前,中证商品指数公司发布了国内首个板块类商品期货系列指数——中证能源化工产业期货系列指数,以更加客观反映中国能源化工行业及其细分板块商品价格整体走势和产业周期变化。

  • 资本市场生态持续优化 重回报声浪越来越响

    2015年以来,A股市场经历深刻变革,随着各项制度完善,上市公司回购积极性提高、分红金额增长,同时,重要股东净减持下降、退市力度加大,市场生态获得良性发展,投资者信心大幅提高。本文为《数说A股这十年》之市场生态篇,从四大维度展现A股近十年变化,并探讨其背后驱动因素及未来趋势。

  • 沪深两市专精特新系列指数即将发布

    沪深交易所昨日分别宣布,将于7月21日正式发布上证科创板专精特新指数、上证专精特新指数、中证专精特新100指数和深证专精特新指数、创业板专精特新指数。这一系列指数的推出,旨在为市场提供更丰富的专精特新上市公司表现基准,引导资金流向创新驱动型中小企业,助力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

  • 中国外储规模为33174亿美元

    国家外汇管理局7日发布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6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3174亿美元,较5月末上升322亿美元,升幅为0.98%。

  • 基金清盘频仍 一场扩大有效供给的变革

    近两年基金清盘不时引起市场关注,甚至有基金公司因清盘过多陷入信任危机。在笔者看来,基金清盘是优胜劣汰的必然结果,更是市场机制的自我净化。

  • 找准促消费惠民生的金融支点

    金融提振消费的落脚点是服务实体、改善民生,要把促消费与惠民生结合起来,让金融服务找准支点,进一步聚焦到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上来。

  • 金融赋能激发消费活力潜力

    如今,随着金融服务深入渗透各类消费场景,金融产品更加贴近日常生活,金融“活水”正不断流向消费领域。如何不断完善金融服务体系,提升金融服务能力,更好满足消费领域金融服务需求?

  • 近千家A股公司涉足机器人业务,“虚火”知多少?

    今年以来,机器人成为资本市场的热门概念板块之一。但在这股充满想象空间的新兴产业浪潮之下,资本套利的暗流却在时时涌动。

  • 科创债发行规模超6200亿元 逾七成评级AAA

    自5月份科技创新债券相关政策落地以来,各类主体发行科创债热情持续高涨。Wind数据显示,截至7月3日,全市场已发行419只科创债,发行规模超6200亿元。

  • ETF交出“中考”成绩单:总规模达4.31万亿元 增长超15%

    Wind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ETF总规模突破4万亿元大关,达到4.31万亿元,与去年年底相比增长了15.57%,其中增长幅度最大的是债券型ETF,年内规模增长120.71%,达到3839.76亿元。

  • 政策东风吹拂海洋经济 概念股批量涨停

    7月2日,A股海洋经济板块大幅拉升,中证海洋经济指数盘中最高上涨2.81%,收盘上涨1.65%。海洋经济概念股掀起涨停潮,克莱特30%涨停,国联水产20%涨停,大连重工、獐子岛、亚星锚链、振华重工、巨力索具等10余只个股10%涨停。

  • 首批10只科创债ETF获批 硬科技赛道迎来生力军

    债券ETF市场又迎重磅创新品类。7月2日,证券时报记者从业内获悉,首批10只科创债ETF正式获批,我国ETF市场再添生力军,迎来硬科技赛道产品。

  • 更有力度增量财政政策值得期待

    近日,财政部部长蓝佛安作《国务院关于2024年中央决算的报告》,提出“尽早发行和使用超长期特别国债、专项债券”。随后,财政部调整了三季度发债节奏,4只超长期特别国债提前发行。

  • 兴业银行党委传达学习习近平同志在闽金融论述与实践启示 奋力谱写中国特色金融之路兴业篇章

    6月24日,兴业银行召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扩大)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同志在闽金融论述与实践启示,研究部署学习宣传贯彻落实举措。党委书记、董事长吕家进主持会议,总行领导班子成员出席会议。

  • 中央媒体集中报道|习近平同志在闽金融论述和实践启示

    连日来,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日报等中央主要媒体在重要版面、主要新闻节目,集中报道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期间的金融论述与实践启示,系统分析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的理论渊源与鲜明特点,揭示其为全球金融发展和治理贡献的中国方案与中国智慧。

  • IPO受理现小高峰 未盈利企业加速拥抱资本市场

    IPO受理迎来年内小高峰。截至6月30日,沪深北三大交易所6月新受理150家拟IPO企业,创下今年以来的单月受理新高,其中,北交所成为受理主力军。

  • 沪深300指数持续进阶 强化资源配置枢纽作用

    沪深300指数问世已有20年。20年来,沪深300指数跟随A股市场历经多轮牛熊转换,其角色的变迁,深刻折射出我国资本市场功能的演进。

  • 5月我国债券市场发债超7万亿元

    中国人民银行30日发布数据显示,5月份,债券市场共发行各类债券71951.6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