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随着我国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加速推进,光伏发电,特别是分布式光伏,正被赋予承担主力电源角色的使命。然而,其波动性、间歇性和随机性,成为大规模接入电网并充分参与电力市场的掣肘。
在我国积极推进“双碳”目标的大背景下,航运业作为碳排放大户,其绿色低碳转型迫在眉睫。近日,扬州中远海运重工建造的国内首制16000TEU甲醇双燃料集装箱船“中远海运洋浦”轮成功交付。
记者从中国石化获悉:近日,中国石化青岛炼化全海水环境漂浮式光伏项目在山东青岛投用,装机容量7.5兆瓦,年发绿电1670万千瓦时,可降低二氧化碳排放1.4万吨。
6月中旬,渤海首个千亿立方米大气田渤中19—6凝析气田油气产能再攀升,日产油气当量创投产以来新高,超过5600吨油气当量。
29日凌晨1时15分,“沙戈荒”大基地外送特高压直流工程——“宁电入湘”工程圆满完成168小时试运行,正式具备400万千瓦送电能力。
26日,国家“十四五”石油天然气发展规划重点项目——西气东输四线吐鲁番至中卫段全线贯通投产。这段线路全长1745公里,占西气东输四线总长一半以上。
26日,由中国国家能源局、浙江省人民政府联合举办的上海合作组织能源部长会及配套活动在浙江宁波举办。
6月25日,海南崖城海域,随着最后一口气井开井生产,“深海一号”二期项目实现全面投产。这意味着,“深海一号”大气田23口水下气井全部“上岗”,最高日产能达1500万立方米,成为国内产量最大的海上气田。
自然资源部办公厅近日印发《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先进适用勘查技术推广清单(第一批)》,确定了第一批推广清单及其应用场景,旨在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矿产资源勘查工作的支撑引领作用,促进绿色先进勘查技术在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中得到广泛应用。
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公布《关于有序推动绿电直连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绿电直连的定义、边界与操作路径,鼓励建设绿电直连项目。
6月23日,国家能源局召开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推进会强调,要重点做到“六抓六推进”,确保“2025年初步建成全国统一电力市场”的目标按期完成。
23日,国家能源局发布1—5月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截至5月底,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36.1亿千瓦,同比增长18.8%。其中,“两增一降”值得关注。
作为我国海洋石油工业的发祥地之一,渤海油田是我国最大海上油田,同时也是全国最大原油生产基地。目前,该油田原油日产突破10万吨,且连续4年位居全国原油产量榜首。
记者从南方电网广西电网公司获悉,截至今年5月底,广西新能源装机规模突破5000万千瓦,达5209.2万千瓦,同比增长70.6%。
记者日前从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获悉,国家会展中心(天津)与天津两家新能源发电企业完成绿证交易,实现2025年世界经济论坛第十六届新领军者年会(以下简称“夏季达沃斯论坛”)场馆方100%绿色电力供应,共折合绿电电量80万千瓦时,相当于减少标煤燃烧约300吨,减排二氧化碳600吨。
记者从18日举办的2025年电力市场发展论坛上获悉,今年前5月,中国绿电交易量超过220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近50%,绿色电力交易规模快速增长。
地下380多米处,部件最大直径超12米的发电机组以每分钟375转的速度高速旋转。在广东梅州抽水蓄能电站二期建设现场,技术人员忙着调试首台机组,向投产目标冲刺。
记者从中新天津生态城获悉:作为国家首个绿色发展示范区,中新天津生态城近年来积极推广分布式能源。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有序推动绿电直连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鼓励建设绿电直连项目。简单地说,就是新能源发电不接入公共电网,直接点对点输送至电力用户。
记者16日从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局获悉,截至今年5月底,内蒙古自治区新能源总装机达到14309万千瓦,占全区电力总装机的52%,成为全国首个突破1.4亿千瓦的省区,继续在全国新能源发展中保持领先地位。
记者从中国石油获悉: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东缘的国家级深层煤岩气田——大吉气田,自2019年8月投产以来累计生产煤岩气超36亿立方米,折合油气当量超280万吨。
渤海最大油气平台——垦利10—2油田群开发项目(一期)中心处理平台8日完成浮托安装。
记者近日从国家管网集团获悉:西气东输管道系统累计向长三角地区输送天然气达5500亿立方米,折合替代标煤7.1亿吨,可减少排放二氧化硫1399.2万吨、粉尘3.98亿吨和二氧化碳8.04亿吨。
截至今年4月底,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已突破20亿千瓦,达到20.17亿千瓦,这约等于90个三峡电站的总装机,同比增长58%。
6月5日,国家能源局副局长宋宏坤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为进一步帮助民营企业降低生产经营成本,国家能源局将指导供电企业免费提供电能监测、能效诊断、能效咨询等公共服务,通过推广“能效账单”等服务模式,帮助民营企业优化用电结构,减少电费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