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人民财经网

首页 > 金融 > 列表
  • 7月LPR继续“按兵不动”

    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新一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

  • 权益基金股票仓位提升 青睐通信银行国防军工

    公募基金二季报披露完毕,多项数据指标创历史新高,公募基金吸引力持续提升。

  • 深耕“硬科技”培育沃土 浇灌7万亿创新生态

    六年前的7月22日,随着上交所交易大厅一声锣响,科创板正式开市交易,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这一资本市场重要改革任务正式落地。

  • 亚投行最新熊猫债发行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7月重返中国债券市场,首次发行2年期熊猫债,募集20亿元人民币,投资者结构更加多元化。

  • 首批新型浮动费率基金募集资金超240亿元

    首批与业绩挂钩的新型浮动费率基金产品近期顺利结束募集并正式成立。该批产品通过创新的费率设计,深度绑定基金管理人与投资者利益,获得市场积极响应,标志着公募基金行业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迈出重要一步。

  • 发挥“稳定器”功能 保险让生活更美好

    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保险作为金融领域的重要力量,承担着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的功能。

  • 债券回购质押券“解冻”有利于提高债市深广度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就修改部分规章公开征求意见,其中,拟取消对债券回购的质押券进行冻结的规定引发债市广泛关注,消息一经公布,短端利率债收益率迅速翻红。

  • 中小银行“跑步”入场科创债

    自5月债市“科技板”落地以来,科技创新债发行主体已扩展至中小银行。7月1日-3日,长沙银行2025年第一期科创债将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预计发行规模为40亿元,债券期限为5年。

  • 有色金属涨幅领跑市场!年内白银大涨30%,多家机构上调目标价

    铂金领跑,白银紧跟,几乎所有的有色金属都在上涨。

  • 两大险资巨头提前布局,三年股权投资迎“高光时刻”

    7月16日,伴随着响亮的鸣锣声,华电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正式登陆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成为今年以来A股市场上规模最大的IPO项目。

  • 首单数据资产赋能ABS在上交所发行

    据上交所消息,首单数据资产赋能资产证券化产品——“天风中投保应收账款2期中小微企业融资支持资产支持专项计划(数据资产赋能)” 于7月17日在上交所成功发行。

  • TMT行业为何频出十倍牛股?

    最近A股市场上新易盛、胜宏科技等一些公司的表现引起广泛关注,这些昔日尚不太知名的公司股价最近不仅屡创新高,而且成交频频“霸榜”,单日成交额位列A股市场5000多只股票的前几名。这些公司均属于TMT(Technology Media Telecom,科技、媒体和通信)行业,且在短短几年时间里,股价均已涨了10倍以上。

  • 助力民企培育新优势

    在宁夏共享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车间内,一台台无人铸造3D打印设备高效运行,一个个生产参数在电子显示屏上不断闪烁,不同类型的机器飞速运转。

  • 中国证监会同意丙烯期货和期权注册

    近日,中国证监会发布通知,同意郑州商品交易所丙烯期货和期权注册。

  • 建设银行大力发展绿色金融

    近日,建设银行湖北省分行联合建设银行集团子公司建信股权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在武汉成功举办湖北省绿新领航股权投资基金发布会。

  • 农民身边有了金融助理员

    在广袤田野山乡,金融活水如何精准直达千家万户、更好支持经营主体发展?金融助理员搭起了桥梁。记者走进福建省宁德市,探访当地金融助理员机制的生动实践。

  • 提升资金向“新”力 首批10只科创债ETF今日上市

    首批科创债ETF在快批快发、一日募结之后,火速进入到上市环节。7月17日,科创债ETF广发(511120.SH)等首批10只科创债ETF在沪深交易所同步上市。不到一个月,科创债ETF完成了从申报、获批、发行、成立到上市的全流程。

  • 频现提前结募 科技主题基金又“热”起来了

    7月以来,多只科技主题新发基金出现提前结束募集的情况,显示出市场对成长型赛道的高度关注。

  • 公募基金十年蝶变:机构化进程加速 被动型基金崛起

    近年来,中国基金市场发生了诸多结构性变化,这些变化影响着投资者的选择和收益,也关系到整个金融市场的发展走向。

  • A股投资者已超2.4亿 近十年年均新增超0.1亿

    近日,中国结算发布了2024年统计年报。中国结算的数据显示,2024年底投资者总数为2.37亿。

  • 金融不良资产市场多元化发展特征日趋明显

    今年上半年以来,伴随着此前的政策优化调整,金融不良资产收购范围有序拓展,可收购的非金融机构不良资产标准进一步细化,金融不良资产处置行业已形成多元化发展格局,包括全国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地方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金融资产投资公司等多种经营主体,在防范金融风险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作用。

  • 呵护中期流动性 央行开展1.4万亿买断式逆回购

    为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中国人民银行7月14日发布预告称,央行将在7月15日以固定数量、利率招标、多重价位中标方式开展1.4万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分别为3个月(91天)8000亿元、6个月(182天)6000亿元。

  • 二季度经济预期向好 中国资产配置价值持续提升

    近期,证券时报发起“时报经济眼:2025年上半年经济学家问卷调查”,受访者包括政府部门、研究机构、知名院校等的权威经济学家。本期问卷邀请受访经济学家回顾二季度经济运行,展望下半年内外部经济金融形势,建言下半年宏观政策施策。

  • 探寻亚投行的“成功密码”

    2015年12月25日,亚投行正式成立。10年来,亚投行的成员数量从最初的57个增至目前的110个,覆盖世界81%的人口和全球65%的GDP。“朋友圈”越来越大、赢得广泛赞誉,走过10年,亚投行有哪些“成功密码”?

  • 消费金融公司贷款余额增长16.66%

    中国银行业协会近日发布《中国消费金融公司发展报告(2025)》。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末,消费金融公司资产规模及贷款余额分别达1.38万亿元和1.35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4.58%和16.66%,业务实现稳步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