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截至4月23日,A股上市公司数据资产入表规模已达22亿元,其中参与的央国企数量与金额均呈快速增长态势。
根据财政部对2025年超长期特别国债的发行安排,4月24日有两期超长期特别国债进行招标,这也是今年20年期、30年期超长期特别国债首次发行。
中国人民银行4月23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进一步提升跨境金融服务便利化行动方案》有关情况。
“自由现金流ETF早就卖完了,一点也不愁卖。”近日,某公募从业人士这样告诉证券时报记者。
基金一季报已披露完毕,个人养老金Y份额成绩单也随之出炉。截至一季度末,全市场个人养老金Y份额合计规模达到113.9亿元,突破百亿,较2024年底增幅超过24%。
2025年基金一季报近日披露完毕,券商资管旗下的最新公募管理规模及基金经理观点出炉。
经过9个交易日大涨17%后,黄金市场大幅调整。
最近,房企债务重组不断传来好消息,这些房企经过与投资者的一番拉锯之后,推出了相对可行的化债方案,其中“债转股”成为一个关键词。
随着“并购六条”落地见效,A股并购重组市场持续活跃。
近期,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国家外汇局、上海市人民政府联合印发了《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进一步提升跨境金融服务便利化行动方案》。为便于外界更好理解《行动方案》的政策举措,4月23日,央行召开新闻发布会对新政“划重点”。
自2024年9月“并购六条”发布以来,A股市场医药行业并购重组活跃度持续提升,华润三九、千金药业、圣湘生物等企业相继发布收购公告。
近日,央行、金融监管总局、国家外汇局、上海市政府联合印发《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进一步提升跨境金融服务便利化行动方案》。昨日,A股市场对此有积极反应,跨境支付概念股大幅上涨,新晨科技、拉卡拉以20%的幅度涨停。
近日,央行公布的两个期限品种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与上月相比均保持不变,此前市场所期待的“降息”未能实现。
截至昨日,已有26家上市券商发布了2024年年报,其中大型券商悉数披露完毕,新前十强名单浮出水面。
公募基金一季报已全部披露完毕。在一季度A股震荡行情大背景下,公募基金展现出强韧性。
4月22日,国际金价再创历史新高,COMEX黄金一度突破每盎司3500美元的重要整数关口。国内市场方面,黄金价格持续大涨,更引发了期权市场“末日轮”效应。
国家外汇管理局4月22日公布的2025年3月银行结售汇和银行代客涉外收付款数据显示,一季度外汇市场交易理性有序,跨境资金呈现净流入;企业、个人等非银行部门跨境资金净流入517亿美元,处于同期较高水平。
记者从市场监管总局获悉:为提振消费,切实清理整治群众反映集中的广告市场乱象,市场监管总局近日印发《关于维护广告市场秩序 营造良好消费环境的通知》,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广告市场秩序整治工作。
国家外汇管理局22日公布了3月银行结售汇和银行代客涉外收付款数据:3月,银行结汇1896亿美元,售汇1916亿美元;银行代客涉外收入6920亿美元,对外付款6428亿美元。
近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以下简称“金融监管总局”)公布2025年规章制定工作计划,将制定《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管理办法》《金融机构信息披露管理办法》等纳入其中。
4月以来,中小银行又掀起新一轮“降息潮”。
4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新一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其中,1年期LPR为3.1%,5年期以上LPR为3.6%,两个品种报价继续保持不变。目前,LPR已连续6个月“按兵不动”。
今年的超长期特别国债将于4月24日开闸,首期聚焦20年、30年期品种。同时,专项债“自审自发”试点也在多地密集落地。
稳定股市是资本市场当前的关键词。日前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持续稳定股市”,延续了此前中央政治局会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等重要会议和政策中的表述,体现了国家层面对股市的呵护之意。
中国人民银行21日对外发布消息,近日中国人民银行等三部门与上海市政府联合发文,推出18条重点举措强化金融对“走出去”企业和“一带一路”建设的支持能力,进一步提升上海跨境金融服务便利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