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人民财经网

首页 > 金融 > 列表
  • TMT行业为何频出十倍牛股?

    最近A股市场上新易盛、胜宏科技等一些公司的表现引起广泛关注,这些昔日尚不太知名的公司股价最近不仅屡创新高,而且成交频频“霸榜”,单日成交额位列A股市场5000多只股票的前几名。这些公司均属于TMT(Technology Media Telecom,科技、媒体和通信)行业,且在短短几年时间里,股价均已涨了10倍以上。

  • 助力民企培育新优势

    在宁夏共享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车间内,一台台无人铸造3D打印设备高效运行,一个个生产参数在电子显示屏上不断闪烁,不同类型的机器飞速运转。

  • 中国证监会同意丙烯期货和期权注册

    近日,中国证监会发布通知,同意郑州商品交易所丙烯期货和期权注册。

  • 建设银行大力发展绿色金融

    近日,建设银行湖北省分行联合建设银行集团子公司建信股权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在武汉成功举办湖北省绿新领航股权投资基金发布会。

  • 农民身边有了金融助理员

    在广袤田野山乡,金融活水如何精准直达千家万户、更好支持经营主体发展?金融助理员搭起了桥梁。记者走进福建省宁德市,探访当地金融助理员机制的生动实践。

  • 提升资金向“新”力 首批10只科创债ETF今日上市

    首批科创债ETF在快批快发、一日募结之后,火速进入到上市环节。7月17日,科创债ETF广发(511120.SH)等首批10只科创债ETF在沪深交易所同步上市。不到一个月,科创债ETF完成了从申报、获批、发行、成立到上市的全流程。

  • 频现提前结募 科技主题基金又“热”起来了

    7月以来,多只科技主题新发基金出现提前结束募集的情况,显示出市场对成长型赛道的高度关注。

  • 公募基金十年蝶变:机构化进程加速 被动型基金崛起

    近年来,中国基金市场发生了诸多结构性变化,这些变化影响着投资者的选择和收益,也关系到整个金融市场的发展走向。

  • A股投资者已超2.4亿 近十年年均新增超0.1亿

    近日,中国结算发布了2024年统计年报。中国结算的数据显示,2024年底投资者总数为2.37亿。

  • 金融不良资产市场多元化发展特征日趋明显

    今年上半年以来,伴随着此前的政策优化调整,金融不良资产收购范围有序拓展,可收购的非金融机构不良资产标准进一步细化,金融不良资产处置行业已形成多元化发展格局,包括全国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地方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金融资产投资公司等多种经营主体,在防范金融风险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作用。

  • 呵护中期流动性 央行开展1.4万亿买断式逆回购

    为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中国人民银行7月14日发布预告称,央行将在7月15日以固定数量、利率招标、多重价位中标方式开展1.4万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分别为3个月(91天)8000亿元、6个月(182天)6000亿元。

  • 二季度经济预期向好 中国资产配置价值持续提升

    近期,证券时报发起“时报经济眼:2025年上半年经济学家问卷调查”,受访者包括政府部门、研究机构、知名院校等的权威经济学家。本期问卷邀请受访经济学家回顾二季度经济运行,展望下半年内外部经济金融形势,建言下半年宏观政策施策。

  • 探寻亚投行的“成功密码”

    2015年12月25日,亚投行正式成立。10年来,亚投行的成员数量从最初的57个增至目前的110个,覆盖世界81%的人口和全球65%的GDP。“朋友圈”越来越大、赢得广泛赞誉,走过10年,亚投行有哪些“成功密码”?

  • 消费金融公司贷款余额增长16.66%

    中国银行业协会近日发布《中国消费金融公司发展报告(2025)》。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末,消费金融公司资产规模及贷款余额分别达1.38万亿元和1.35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4.58%和16.66%,业务实现稳步增长。

  • 为改革提供“试验空间” 科创板“1+6”配套规则引热议

    上交所7月13日正式发布的《科创成长层指引》《预先审阅指引》和《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指引》等科创板改革配套业务规则,引发多位专家学者、机构负责人的热议。

  • 资本市场改革显效 各路资金投下信任票

    A股市场总市值突破百万亿元、常态化稳市机制不断健全、服务实体经济效能明显提升、对外开放大门越敞越大……今年以来,资本市场全面深化改革步伐加快,对内改革与对外开放并重,政策红利激发出的市场活力,正逐步传导至资本市场每个角落,各路资金争相投下信任票。

  • 顶层设计领航 证券业奋力书写“五篇大文章”

    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是当前我国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金融“五篇大文章”不仅为证券行业带来业务增量,更推动其从传统通道业务向综合金融服务转型,成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和“稳定器”。

  • 财政部引导国有商业保险公司长期稳健投资

    财政部近期印发通知,调整国有商业保险公司长周期考核相关指标内容,持续引导国有商业保险公司长期稳健经营,更好发挥保险资金的市场稳定器和经济发展助推器作用。

  • 上交所:着力引导沪市上市公司提升ESG评级水平

    近日,上交所举办“对话国际投资者:ESG赋能上市公司”培训,邀请了来自挪威央行资管公司(NBIM)、MSCI的代表进行授课。30余家上市公司董秘、证代及ESG负责人参加。

  • 财政政策“非常积极” 稳增长扩内需资金充足

    今年以来,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大支出强度、加快支出进度、优化支出结构,用“真金白银”支持稳增长、惠民生、增后劲、防风险。

  • 中小金融机构“瘦身健体”提速 年内已有84家村镇银行获批解散

    2025年进程过半,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仍在提速,村镇银行“瘦身健体”更进一步。

  • 保供稳链,“价格发现者”舞台更宽了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石化产品生产和消费国,市场规模超过全球总量的40%。日前,中证商品指数公司发布了国内首个板块类商品期货系列指数——中证能源化工产业期货系列指数,以更加客观反映中国能源化工行业及其细分板块商品价格整体走势和产业周期变化。

  • 资本市场生态持续优化 重回报声浪越来越响

    2015年以来,A股市场经历深刻变革,随着各项制度完善,上市公司回购积极性提高、分红金额增长,同时,重要股东净减持下降、退市力度加大,市场生态获得良性发展,投资者信心大幅提高。本文为《数说A股这十年》之市场生态篇,从四大维度展现A股近十年变化,并探讨其背后驱动因素及未来趋势。

  • 沪深两市专精特新系列指数即将发布

    沪深交易所昨日分别宣布,将于7月21日正式发布上证科创板专精特新指数、上证专精特新指数、中证专精特新100指数和深证专精特新指数、创业板专精特新指数。这一系列指数的推出,旨在为市场提供更丰富的专精特新上市公司表现基准,引导资金流向创新驱动型中小企业,助力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

  • 中国外储规模为33174亿美元

    国家外汇管理局7日发布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6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3174亿美元,较5月末上升322亿美元,升幅为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