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人民财经网

首页 > 金融 > 正文

国债期货创近6个月新低 机构再度平衡股债配置

记者 魏书光  2025-09-11 15:46:44  证券时报

9月10日,国债期货创下近6个月新低,且长期债券价格出现较为明显的回撤。其中,30年期主力合约报114.76元,跌幅1%;10年期主力合约报107.49元,跌幅0.27%,均创下3月24日以来新低。同时,10年期国债活跃券收益率也在时隔5个多月重回1.8%上方。

当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通胀数据成为国债市场进一步调整的重要诱因之一。数据显示,8月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下降0.4%,环比持平;PPI(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同比下降2.9%,环比结束连续8个月下行态势,由上月环比下降0.2%转为持平,引起市场高度关注。通胀数据走强,通常利空债市。

“低基数和反内卷政策共同支撑PPI同比降幅收窄。”财信研究院伍超明团队认为,受益于相关行业“反内卷”行动开启,煤炭开采和洗选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黑色金属采选业价格环比均由负转正,对PPI增速回升形成主要支撑。

其实,6月底以来债市震荡走弱,进入8月份之后更是显著下跌。与过去的债券市场调整不同的地方在于,此次债市调整的主要原因是股票市场持续上涨带来的风险偏好提升,以及“反内卷”政策带来通胀预期的升温。

债券市场多空因素交织,震荡加剧,与2024年单边牛市显著不同,也让债券投资者今年收益率明显不如预期。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9月9日,中证综合债指数(全部债券)今年以来累计收益率仅为0.45%。这个收益率水平让债券基金经理尤其纯债基金经理压力颇大,短久期策略成为越来越多基金经理配置的主流。

中泰证券固收首席分析师吕品认为,债券已经是“弱势资产”,建议以“弱势思维”来对待。而股强债弱的本质,源于机构对股债进行再平衡配置的诉求,这一诉求决定了资金在两类资产上的偏好。

(责编:李茜)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央行开展3040亿元逆回购操作 中标利率1.4%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财经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财经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财经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财经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财经网”及/或标有“人民财经网(www.peoplecen.com)”“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财经网”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财经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