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8月13日,A股延续上攻步伐,上证指数盘中突破3674.40关键点位,收盘涨幅0.48%,报收3683.46点,创2024年“9·24”行情以来的新高,年内累计涨幅接近10%。
8月13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消息,近期,2025年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设备更新的1880亿元投资补助资金已下达完毕。
过去一个月,金融总量增速保持在较高水平。人民银行8月13日发布的2025年7月金融数据显示,截至7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增长9%;广义货币供应量(M2)同比增长8.8%,继续体现出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取向。
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7个月,我国人民币贷款增加12.87万亿元,截至7月末,我国本外币贷款余额272.48万亿元,同比增长6.7%,人民币贷款余额268.51万亿元,同比增长6.9%,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有力有效。
记者从金融监管总局获悉,今年上半年全国普惠型涉农贷款、粮食重点领域贷款投放均保持较快增长,利率水平则继续下降。
非标信托单一融资模式即将终结。证券时报记者获悉,中国信登自2025年9月1日起,将执行新的信托预登记审查标准。
在两项贷款贴息政策发布后,农业银行、邮储银行等多家银行迅速公告,明确将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推进个人消费贷款贴息工作。
A股市场并购重组潮持续升温,近一周已有超过40家上市公司披露重组进展,立讯精密、滨海能源、光库科技等企业均在稳步推进。据统计,今年以来,首次披露并购重组事项的上市公司已突破百家。
江苏省东台市条子泥湿地景区,草木繁茂、候鸟翩跹。得益于金融支持,这片滨海湿地正焕发新活力。
2025年以来,并购重组市场明显提速,涉及公司数量显著增加。从大背景来看,无论是政策端的大力推动,还是市场主体的积极参与,都使得并购重组愈发活跃。
8月11日,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公告,为落实中国人民银行相关要求,进一步简化境外央行类机构入市投资流程,中央结算公司决定,自8月11日起不再要求境外央行类机构提供协议签署承诺书。
2024年我国保险业原保险保费收入较2020年增长超25%,2025年6月末总资产较2020年末增长68%。“十四五”期间,保险业风险保障能力与服务实体经济质效不断增强,经济减震器、社会稳定器功能凸显。
科创债新政落地已满3个月。据证券时报记者统计,在这3个月时间里,科创债新发规模高达8831.59亿元(含拟发行金额)。其中,银行、券商等金融机构新发债券规模占比近36%。
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作出“加快剥离地方融资平台政府融资功能”部署后,7月30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进一步提出“有力有序有效推进地方融资平台出清”的新要求。
近日,中国上市公司协会发布2025年上市公司现金分红榜单,涵盖现金分红总额、股利支付率、股息率三个维度。该榜单的出炉,不仅是对上市公司分红表现的一次全面盘点,更是资本市场持续完善投资者回报机制的重要体现,具有多方面的深远意义。
在践行“两山”理念的创新实践中,财税金融强化引导、支撑作用,以新机制、新产品和新服务探索支持绿色发展的新路径,为擦亮高质量发展鲜明底色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作为金融体系核心的银行业正加速推进数据基础设施的国产化替代。在“数字中国”政策引领下,信创改造项目正密集落地,无论是国有大行还是区域性银行,都力图实现从底层基础设施到上层应用的全面自主可控。
去年10月以来,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依托工作专班打破各类政务数据共享壁垒,让金融机构能更精准刻画小微企业画像,提高定价能力、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实现风险更可控,推动实现“敢贷愿贷能贷会贷”。同时,金融监管部门还在持续迭代自有数据模型,通过深度挖掘资金账户往来数据,让金融服务更高效、精准地送到小微企业身边。
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涉及面广,各领域金融需求差异较大,金融服务供给情况也不同。《意见》对照新型工业化重点任务,构建全覆盖、差异化、专业性的金融服务体系。受访专家认为,《意见》通过资金供给多元化、风险管理精细化、服务场景生态化、政策引导精准化,实现“科技—金融—产业”良性循环,加快中国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
本报北京8月5日电 (记者吴秋余)中国人民银行、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国家外汇局近日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的指导意见》。
本期《多维度解析“五篇大文章”》系列报道聚焦银行业,呈现其在锚定“五篇大文章”目标中的实践成果,并梳理发展过程中显露出的问题,为银行业更精准地服务国家战略、推动“五篇大文章”落地提供参考。
改革与资本市场的高质量发展相伴相生。公募基金改革、科创板“1+6”政策措施、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等一批标志性改革在上半年一一破题,资本市场通过适配性改革,引导各类要素资源加快向创新领域集聚,新上市的公司中超九成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
向买方投顾转型是券商财富管理业务发展的核心命题,而投顾人才正是答好这个问题的关键一环。目前,证券行业投顾人数已经突破8.28万人。
“以前去企业走访谈金融服务,一些企业会以为我们只为推销贷款,有了这个机制后,政府部门的工作人员和我们一起上门了解企业的金融需求,能获得企业更多的信任,企业和我们的交流也更细致深入。”温州银行平阳支行工作人员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
今年以来,银行间市场熊猫债发行规模已超千亿元。外资愿意来境内债券市场以人民币融资,甚至越来越多的外资投资者到境内认购熊猫债,说明人民币配置价值正日益受到国际资本的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