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半年左右,工信部两次提及低碳氢在冶金、合成氨、合成甲醇、炼化等行业的应用,将对行业产生哪些积极影响?目前清洁低碳氢在这些行业的应用整体进展如何?还有哪些问题待突破?
光伏治沙正成为我国新能源大基地与生态协同发展的主阵地。从内蒙古达拉特光伏基地到宁夏盐池县高沙窝项目、从国家电投磴口项目到青海柴达木沙漠格尔木东基地,截至目前,“五大六小”能源集团在“沙戈荒”区域已投产及在建风光基地遍布三北地区,装机超过250吉瓦。
7月27日,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召开期间,由南方电网公司承办的“‘AI+’电力创新发展”专题论坛在上海世博中心举行。论坛上,国家人工智能应用中试基地(能源领域电力方向)对外发布,将联合电力行业上下游伙伴,共同打通电力人工智能技术成果从研发到应用的“最后一公里”。
湖南省自然资源厅近日披露,湖南省地质院下属的湖南省矿产资源调查所在临武县鸡脚山矿区通天庙矿段探获超大型蚀变花岗岩型锂矿床,共提交锂矿石量4.9亿吨,氧化锂资源量131万吨。同时,伴生铷、钨、锡、铌、钽等多种战略矿产,均达中型以上规模。
近日,生态环境部发布《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建设进展报告(2025)》,系统梳理碳足迹管理体系建设突破性进展,标志着我国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已从顶层设计走向全面施工。
近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等四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促进大功率充电设施科学规划建设的通知》明确,结合当地经济发展水平、新能源汽车推广力度和电力资源分布,以即充即走场景为重点,因地制宜、适度超前、科学合理做好大功率充电设施发展布局。
数据中心有着“不冒烟的钢厂”之称,是能源消耗增速较快的领域之一。在此背景下,推动数据中心绿色转型、提升能效水平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课题。
国家能源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1—6月,全国累计完成市场交易电量2.95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8%,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60.9%,同比提高0.52个百分点。
23日,国网新源控股有限公司增资扩股项目在北京产权交易所签约,增资规模365亿元。
记者从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获悉:截至7月24日,哈密—重庆±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累计输送电量达30.5亿千瓦时。
国家能源局23日发布的信息显示,截至6月底,我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36.5亿千瓦,同比增长18.7%。
记者23日从中国石油获悉:我国最大油气田长庆油田页岩油日产量首次突破1万吨。这意味着长庆油田开发的页岩油已具备365万吨年产能力,相当于给国家新增一个中型油田。
记者从国家电网获悉:上半年,国家电网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超过2700亿元,创历史同期最高,同比增长11.7%。
记者22日从中国海油获悉:位于渤海的亿吨级油田——垦利10—2油田群开发项目(一期)顺利投产。
记者从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获悉:2025全球能源互联网大会将于9月8日至10日在北京举行。
记者从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获悉:今年上半年,由乌东德、白鹤滩、溪洛渡、向家坝、三峡、葛洲坝6座电站构成的世界最大清洁能源走廊综合效益充分发挥。
记者从国家能源局获悉:16日,全国最大电力负荷首次突破15亿千瓦,达到15.06亿千瓦,较去年最大负荷增加0.55亿千瓦。本周全国电力负荷持续维持高位,迎峰度夏能源保供工作已进入关键时期。
不只是产量最大,“深海一号”大气田还是我国迄今为止自主开发建设的作业水深最深、地层温压最高、勘探开发难度最大的深水气田。向深海挺进,意义在哪儿?最大海上气田是如何建成的?
近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正式批复《跨电网经营区常态化电力交易机制方案》。在该机制框架下,广州电力交易中心与北京电力交易中心联合组织,成功达成南方送华东7至9月电力互济交易,成为目前全国规模最大的一次跨经营区市场化电力交易。
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今年1月联合印发《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明确推动所有风电、光伏等新能源项目上网电量原则上全面进入电力市场,上网电价由市场交易形成。此举标志着我国电力领域改革进入新阶段,更好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推动新能源行业高质量发展。
近日,国家发改委办公厅、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印发《关于2025年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及有关事项的通知》,下发2025年、2026年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和重点用能行业绿色电力消费比例。
全球单机功率和风轮直径最大的直驱型漂浮式海上风电机组近日在福建省福清市下线,单机功率17兆瓦,标志着中国在海上风电装备制造领域取得新的突破。
14日10时,中广核广东陆丰核电6号机组穹顶吊装就位,标志着该台“华龙一号”核电机组反应堆厂房成功封顶,工程建设正式由土建施工阶段全面转入设备安装阶段。
7月10日凌晨,新疆和田地区民丰县的沙漠里,飞手胡良桂操作无人机拉着初级导引线从185号铁塔侧的跨越架向南越过和若铁路,到达184号铁塔侧的跨越架,随着一根根封网主绳、一张张网片陆续通过铁路上方,跨越铁路封网工作顺利完成。
记者从中核集团获悉:12日,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的“国铀一号”示范工程生产出第一桶铀产品。这标志着我国铀资源开发迈入绿色安全、智能高效的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