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7月13日,在塔里木盆地南缘的新疆和田地区民丰县,历时15年建设的环塔里木盆地750千伏输变电工程全线贯通。
国际能源署(IEA)最新发布的《沼气与生物天然气展望2025》报告数据显示,目前中国拥有全球最大的生物天然气生产潜力,年资源量高达1350亿立方米。这一数字不仅超过了巴西、印度等资源大国,更相当于中国目前天然气消费量的近1 3。
中国新增海上风电装机已连续七年位居全球首位,累计装机量也占据全球总量的“半壁江山”,中国海上风电产业正勇闯“无人区”,从规模领先走向引领全球。
世界经济论坛日前发布《促进有效能源转型2025》报告指出,全球能源转型指数同比提高1.1%,较过去3年平均增长率增长2倍。在排名前20的经济体中,中国成绩再刷新高,排名升至第12位,在创新和清洁能源投资方面表现出强大领导力。
随着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关于有序推动绿电直连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的发布,绿电直连作为推动清洁能源高效利用、优化电力资源配置的重要举措,正逐步进入落地实施阶段。
记者近日从自然资源部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办公室获悉,今年上半年,全国新发现矿产地38处,同比增长31%,其中大中型25处。
记者近日从湖南省自然资源厅获悉:湖南省地质院下属湖南省矿产资源调查所,在郴州市临武县鸡脚山矿区通天庙矿段探获超大型蚀变花岗岩型锂矿床,共提交锂矿石量4.9亿吨、氧化锂资源量131万吨。
7月8日,全球最大零碳氢氨项目——远景零碳氢氨项目首期32万吨投产仪式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举行。
日前,全球领先的720V高压固态钠盐电池,在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的建亨奥能科技有限公司正式量产,标志着中国成为全球第三个实现固态钠盐电池商用量产的国家。
记者日前从国家能源局获悉,近期,全国多地出现高温闷热天气,叠加经济增长双重拉动,各地电力负荷快速攀升。
记者从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云南电网公司获悉:今年上半年,云南电力市场交易电量突破1000亿千瓦时,达1052.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2%。
随着我国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加速推进,光伏发电,特别是分布式光伏,正被赋予承担主力电源角色的使命。然而,其波动性、间歇性和随机性,成为大规模接入电网并充分参与电力市场的掣肘。
在我国积极推进“双碳”目标的大背景下,航运业作为碳排放大户,其绿色低碳转型迫在眉睫。近日,扬州中远海运重工建造的国内首制16000TEU甲醇双燃料集装箱船“中远海运洋浦”轮成功交付。
记者从中国石化获悉:近日,中国石化青岛炼化全海水环境漂浮式光伏项目在山东青岛投用,装机容量7.5兆瓦,年发绿电1670万千瓦时,可降低二氧化碳排放1.4万吨。
6月中旬,渤海首个千亿立方米大气田渤中19—6凝析气田油气产能再攀升,日产油气当量创投产以来新高,超过5600吨油气当量。
29日凌晨1时15分,“沙戈荒”大基地外送特高压直流工程——“宁电入湘”工程圆满完成168小时试运行,正式具备400万千瓦送电能力。
26日,国家“十四五”石油天然气发展规划重点项目——西气东输四线吐鲁番至中卫段全线贯通投产。这段线路全长1745公里,占西气东输四线总长一半以上。
26日,由中国国家能源局、浙江省人民政府联合举办的上海合作组织能源部长会及配套活动在浙江宁波举办。
6月25日,海南崖城海域,随着最后一口气井开井生产,“深海一号”二期项目实现全面投产。这意味着,“深海一号”大气田23口水下气井全部“上岗”,最高日产能达1500万立方米,成为国内产量最大的海上气田。
自然资源部办公厅近日印发《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先进适用勘查技术推广清单(第一批)》,确定了第一批推广清单及其应用场景,旨在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矿产资源勘查工作的支撑引领作用,促进绿色先进勘查技术在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中得到广泛应用。
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公布《关于有序推动绿电直连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绿电直连的定义、边界与操作路径,鼓励建设绿电直连项目。
6月23日,国家能源局召开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推进会强调,要重点做到“六抓六推进”,确保“2025年初步建成全国统一电力市场”的目标按期完成。
23日,国家能源局发布1—5月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截至5月底,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36.1亿千瓦,同比增长18.8%。其中,“两增一降”值得关注。
作为我国海洋石油工业的发祥地之一,渤海油田是我国最大海上油田,同时也是全国最大原油生产基地。目前,该油田原油日产突破10万吨,且连续4年位居全国原油产量榜首。
记者从南方电网广西电网公司获悉,截至今年5月底,广西新能源装机规模突破5000万千瓦,达5209.2万千瓦,同比增长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