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了《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 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进一步完善新能源参与电力市场的交易和价格机制,引发行业广泛关注。
国家能源局近日修订印发《分布式光伏发电开发建设管理办法》,对分布式光伏发电全生命周期各阶段的管理提出明确要求。
为什么要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这对终端用户用电有什么影响?围绕相关问题,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有关负责人进行了解读。
地方两会近期陆续召开,能源成为高频热词。据《中国能源报》记者统计,31个省(区、市)发布的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均重点提及能源领域规划部署,既包括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智能矿山建设、油气生产加工等传统能源的转型升级,更有新型储能、氢能、虚拟电厂等新兴产业的前瞻布局。
记者29日从中国海油获悉:我国首个自营超深水大气田“深海一号”累计生产天然气超100亿立方米,生产凝析油超100万立方米,天然气产量连续3年在30亿立方米以上,保持高产稳产运行状态。
截至2024年12月底,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约33.5亿千瓦,同比增长14.6%。其中,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约8.86亿千瓦,同比增长45.2%;风电装机容量约5.21亿千瓦,同比增长18.0%。太阳能与风电装机容量之和达到14.07亿千瓦,已逼近火电14.44亿千瓦的装机容量。
记者21日从国家能源局获悉,截至去年12月底,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约33.5亿千瓦,同比增长14.6%。
青藏高原新增铜资源量2000余万吨,锂矿和铀矿找矿均取得重大突破……大宗矿产是制造业的“粮食”。1月以来“三矿连发”,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实现了一系列重大突破,为制造强国奠定资源基础。
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能源低碳发展关乎人类未来。近年来,在“双碳”背景下,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势头强劲,能源结构不断优化,与此同时,在“绿色化”与“智能化”双轮驱动下,能源产业转型升级成效明显。
国家能源局20日发布数据显示:2024年,国内油气产量当量首次超过4亿吨,连续8年保持千万吨级快速增长势头。
业内人士认为,中国储能企业凭借在技术领域的深厚积累和领先优势,获得国际市场青睐,正纷纷加快出海步伐,积极参与全球储能市场竞争,抢抓新兴市场机遇。
深远海丰富的风能资源是欧洲各国实现能源转型的重要支点之一,但面对许可程序推迟、供应链建设缓慢等诸多挑战,欧洲浮式海上风电能否真正实现“突围”?
当前,国内新能源电价呈现周期性下浮态势,部分地区新能源电力结算价格远低于标杆上网电价,电力现货市场价格波动加剧。例如,近期山东光伏均价出现3分 度的价格。
近日,工信部、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公布《加快工业领域清洁低碳氢应用实施方案》,旨在积极拓展清洁低碳氢在工业领域应用,加快技术装备产品升级,促进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记者15日从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西北分部了解到,截至2024年底,西北电网新能源装机达3.05亿千瓦,占西北电网总装机容量的56%,其中风电装机1.27亿千瓦,光伏装机1.78亿千瓦。
德国联邦统计局15日公布的初步统计数据显示,经价格调整后,2024年德国国内生产总值(GDP)比上年实际下降0.2%,为连续第二年负增长。
根据国际能源署日前发布的2024年度《世界能源展望》报告,目前全球仍有超过20亿人无法使用清洁烹饪燃料。国际能源署呼吁国际社会加大政策、技术和资金投入,推动全球清洁烹饪普及。
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实施以来,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联合湖北省人民政府开展鄂西北竹山—竹溪地区庙垭超大型铌—稀土矿综合利用技术攻关,攻克了铌资源高效利用关键核心技术,将盘活铌资源92.9万吨,实现庙垭超大型铌—稀土矿床经济利用。
自然资源部全力推进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取得一系列重大找矿成果,中国大宗紧缺矿产和战略新兴矿产国内保障程度大幅提升,优势资源掌控能力进一步增强,重要矿产自给能力大幅提升,能源资源安全保障基础持续巩固,应对能源资源领域风险和挑战的能力显著增强。
记者从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获悉,2024年,中广核“华龙一号”示范工程在广西防城港建成投产,6台核电机组获得国家核准,境内新能源新增装机1153万千瓦。
保煤电油气,添新年暖意。
14日,记者从自然资源部召开的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重要成果发布会上获悉:通过实施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我国能源资源保障能力持续提升。
近期,全国多地气温降低,能源保供工作进入关键期。各地打出“组合拳”,通过加强煤炭储备、优化电力调度,保障重点地区用电需求和能源供应稳定,同时多方大力推进清洁供暖,加快绿色低碳能源利用,筑牢能源保供“安全墙”。
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实施以来,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联合湖北省人民政府开展鄂西北竹山—竹溪地区庙垭超大型铌—稀土矿综合利用技术攻关,攻克了铌资源高效利用关键核心技术,将盘活铌资源92.9万吨,实现庙垭超大型铌—稀土矿床经济利用。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近日印发《电力系统调节能力优化专项行动实施方案(2025—202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