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人民财经网

首页 > 能源 > 列表
  • 鄂尔多斯盆地泾川地区发现特大型铀矿

    记者从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获悉:日前,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联合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中国核工业地质局等单位,在鄂尔多斯盆地泾川地区取得铀矿找矿重大突破,资源储量规模达特大型。

  • 中国锂矿找矿取得重大突破

    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联合各省地勘单位和矿业企业,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了找矿集中攻坚行动,并在四川、新疆、青海、江西、内蒙古等地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锂辉石型、盐湖型、锂云母型锂矿新增资源量均超千万吨,使中国锂矿储量全球占比由6%提升至16.5%,排名从第六位跃升至第二位。

  • 我国将优化电力系统调节能力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电力系统调节能力优化专项行动实施方案(2025—2027年)》。

  • 我国重要矿产资源开发再创新高

    记者近日从中国矿业联合会获悉:2024年,我国重要矿产资源开发再创新高。

  • 大庆油田去年天然气产量突破60亿立方米

    记者从中国石油大庆油田获悉:作为我国东部第一大气区,大庆油田2024年天然气产量突破60亿立方米,同比增产1.55亿立方米,实现连续14年稳定增长。

  • 铜矿找矿取得重大突破

    记者从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获悉: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实施以来,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不断加大铜矿找矿力度,推动央地企协同,在青藏高原、黑龙江等地区取得一系列重大找矿成果,新增铜资源量为“十三五”新增资源量的2倍。

  • 钢铁行业迎低碳转型新机遇

    当前全国碳市场仅纳入电力行业,行业类型单一,交易规模有限。业内人士一致认为,钢铁行业的纳入将显著增加全国碳市场的覆盖排放量,扩大市场规模,减少同质化,提高市场活跃度,从而增强碳市场的价格信息发现功能,也将使全国碳市场在控制碳排放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 河南力推源网荷储一体化

    近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河南省加快推进源网荷储一体化实施方案》。《方案》明确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实施范围,包括增量配电网场景、工商业企业产业园区等工业场景、整村开发等农村地区场景、旅游景区等服务业场景、学校等公共机构场景等10类场景,并推出1010个试点目标任务。

  • 煤岩气为天然气增产注入新动能

    有一种“爱生气”的煤,埋藏在地下2000米以深,如果把这种煤岩中丰富的“游离气”和“吸附气”开采出来,可以作为热值高、无污染的清洁能源供给千家万户使用。随着能源需求的不断增加和技术进步,煤岩气逐渐走入大众视野。

  • 华龙一号漳州核电1号机组投入商运

    2025年1月1日0时17分,经过168小时满功率连续运行考核,全球最大华龙一号核电基地、由中核集团旗下中国核电投资控股的漳州核电1号机组正式投入商业运行,标志着华龙一号批量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 探矿权交易为山西煤炭市场注入新活力

    山西作为我国最重要的煤炭产地之一,近年不断释放优质产能。2023年产煤达13.78亿吨,同比增长5743万吨。2021年和2022年,山西煤炭连续每年增产约1亿吨。而2024年以来,煤价回归理性,叠加上半年安监从严,煤炭产业的波动牵连着山西的经济表现。

  • 企业用能“产消一体化”势在必行

    日前,施耐德电气与上海交通大学ESG研究院联合发布了《拥抱能源产消一体化——双碳背景下的企业用能转型》(以下简称《报告》),深入分析当前企业用能情况,提出企业用能“产消一体化”的必然趋势,并针对能源转型过程中存在的挑战,给出系统性的解决思路。

  • 绿色金融市场活跃度持续提升

    在“双碳”目标下,绿色金融是推动我国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引导金融机构按照市场化、法治化的原则为相关项目提供资金支持,将更大地发挥资金放大效应,促进能源结构优化,助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 分布式光伏发展势头猛后劲足

    分布式光伏已成为光伏发电的重要发展方向。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10个月,我国光伏发电新增装机规模为181.3吉瓦,同比增长27.27%,保持高位装机态势。

  • 节能与综合能源服务市场化激活空间大

    记者近日在采访中了解到,“十一五”至“十三五”期间,我国通过市场化节能服务累计实现年节能能力超过3.46亿吨标准煤,合同能源管理投资额累计接近万亿元。

  •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提零碳园区带来哪些新机会?

    近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紧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立一批零碳园区,推动全国碳市场建设,建立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碳标识认证制度。记者注意到,这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明确提到零碳园区概念。

  • 健全回收利用体系 动力电池有了“身份证”

    近日,由汽车工业节能与绿色发展评价中心主办、中汽数据有限公司承办的“2024年中国电池ID成果发布会”在北京召开。

  • 中国重要矿产资源开发再创新高

    30日,记者从中国矿业联合会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24年,我国重要矿产资源开发再创新高。

  • 黄河流域海拔最高水电站将全机组并网发电

    记者今天从国家能源集团获悉:青海玛尔挡水电站2号机组将于31日正式并网发电。

  • 今年我国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超三亿千瓦

    记者从国家能源局获悉:今年我国能源安全保障能力和绿色低碳发展水平进一步巩固提升,能源自给率保持在80%以上,全国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超3亿千瓦,占全部新增装机85%以上。

  • 长春巨型“充电宝”并网投运

    在国网长春供电公司积极推进建设下,吉林长春五棵树220千伏变电站内的磷酸铁锂储能电站项目日前顺利并网投运。

  • 西北电网年度新能源外送电量首超千亿千瓦时

    记者从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西北分部获悉,2024年西北电网新能源外送电量达到1005亿千瓦时,年度新能源外送电量首次突破千亿千瓦时,创历史新高。

  • 能源转型向“绿”而兴 彰显高质量发展生态底色

    近年来,我国能源领域发展成就亮眼,供能结构持续优化,在减排增效方面取得显著成效。新型储能技术、风光发电等新兴领域蓬勃发展,产业转型升级正朝着绿色、低碳的方向加速推进。

  • 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已获核准

    近日,中国政府核准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

  • 青海羊曲水电站实现全容量投产发电

    12月24日,位于青海省黄河上游的羊曲水电站最后一台(3号)机组通过72小时试运行正式并网发电,标志着羊曲水电站按期实现全容量投产发电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