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民生二字,重若千钧。当时光的指针划过“十四五”的宏伟蓝图,一份沉甸甸的财政“民生账本”徐徐展开。
记者专访清华大学全球证券市场研究院院长助理,中国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研究、ESG研究负责人迟永胜,解析证券化率背后的驱动逻辑与发展机遇,探讨城市如何借助资本市场,推动产业升级与资源优化。
“中国是诺和诺德全球第二大市场、全球重要研发中心以及战略性生产基地所在地,是诺和诺德全球价值链上的关键环节。”诺和诺德全球高级副总裁兼大中国区总裁周霞萍日前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植根中国31年来,诺和诺德与中国医药卫生事业共同发展,也见证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市场的不断扩大。
在第二十五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期间,证券时报记者围绕在华投资、技术输出、供应链布局及行业展望等话题对采埃孚集团执行副总裁、中国区总裁汪润怡进行了采访。
一个个可喜的数据记录着我国物流业由“大”到“强”的迈进,折射出我国经济发展的蓬勃活力。
入围企业年营收迈上270亿元新台阶,总研发投入突破万亿元大关……日前,“2025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发布,中国民营企业持续做强做优做大,在复杂形势下展现出活力与韧性。
近日,南方科技大学副校长金李接受证券时报记者独家专访,就如何打通堵点、破除壁垒,构建更具活力、韧性和国际竞争力的科技创新生态,从顶层设计、制度突破、机制创新等多个维度提出系统性解决思路。
今年恰逢中国银河证券成立25周年。在亮丽半年报发布之际,证券时报记者专访了中国银河证券党委副书记、总裁薛军。他通过三组核心数据,解码中国银河证券与资本市场同频共进的成长之道。
用电量再创新纪录!国家能源局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7月份全社会用电量1022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6%。这是我国月度用电量首次突破万亿千瓦时,在全球也属首次。
“天气预报精度的提升要靠我们自己实现,空间探测领域也该有中国人自己的商业气象星座。”天津云遥宇航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李峰辉的话语透着自信。
近日,国家数据局发布消息:截至2025年6月底,我国算力总规模位居全球第二!我国数字基础设施在规模、技术等方面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截至今年6月底,5G基站总数达455万个,千兆宽带用户达2.26亿户。
《习近平经济文选》第一卷中的多篇著作都对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作出深刻论述,为新时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创造更加良好的就业环境和劳动条件,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提供了科学指引。
河南许昌胖东来,一家企业带火一座城,被网友称为“没有淡季的‘6A级景区’”。围绕一些热点话题,记者近日与胖东来商贸集团董事长于东来进行了面对面交流。于东来分享了他对高质量发展的理解和对服务品质的追求。
“全国持社保卡人数达13.9亿人!”日前,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新闻发布会上的这个数字引人注目,披露了我国民生网底建设的最新进展。
在全球政治经济格局深度调整、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加速演进的关键期,未来五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方向与核心路径选择,不仅关乎国运民生,更牵动世界目光。
新征程上,我们要以习近平经济思想为指引,用好用足我国经济韧性强的优势,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进一步增强我国的生存力、竞争力、发展力、持续力。
物流,连接生产和消费,是畅通国民经济循环的关键一环,也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数据显示,上半年,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与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率降至14%,较一季度下降0.1个百分点,意味着每创造100元GDP的物流成本降至14元。
6年间,资本市场改革的“试验田”不断开花结果,共支持589家硬科技企业上市,合计募集资金超1.1万亿元,逐步成长为科技发展的“新高地”。资本市场如何更好托举科技创新?打开科创板6年成绩单,从三组数据中能够找到关键“密码”。
一台“身形瘦小”的人形机器人缓缓走向置物台,伸出右手一抬,20公斤的重物就被轻松提起……江苏苏州高新区的苏州西恩科技有限公司研发室内,一场产品测试正在进行。“小小的机器有大劲,靠的是发达的‘肌肉’。”公司董事长杨明说。
叶丽君,1982年2月出生于浙江省台州市。现任腾达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杭州市工商联副主席、杭州市工商联直属商会党委副书记等。荣获年度新锐杭商、浙商青年榜样等荣誉称号。
作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权威教材,《习近平经济文选》第一卷收入习近平总书记2012年11月至2024年12月期间关于经济建设最重要、最基本的著作,为做好新时代经济工作指明了正确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浙江杭州钱塘区的圣奥智造基地电商产品包装区,员工正打包一批升降桌。“最近订单回暖。”圣奥跨境电商部门总监叶敬凡说。
在全球经济充满不确定性、通胀阴霾挥之不去的当下,质量可靠、性价比高的中国产品以其强大的供给能力,满足世界各国需求,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成为全球商品价格的“稳定器”。
当前,中国市场销售增长呈现提速态势。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5458亿元,同比增长5.0%,增速比一季度加快0.4个百分点。在以旧换新等政策带动下,上半年限额以上单位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30.7%,新能源汽车零售量突破500万辆,同比增长33.3%。这些数据充分表明,中国不仅是制造大国,更是消费大国,国内市场蕴含着巨大的潜力,所谓“只制造,不消费”的论调纯属无稽之谈。
随着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落地显效,这样的场景在全国各大卖场频繁上演。方寸大小的智能穿戴设备,正成为观察消费升级的又一独特窗口。政策持续加力扩围,今年,手机、平板、智能手表手环等数码产品纳入补贴范围,推动相关产品销售——今年以来,超6900万名消费者购买数码产品超7400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