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人民财经网

首页 > 专题 > 列表
  • 张彦:破壁者的光影人生

    张彦,男,安徽六安人,新加坡国立大学博士,现任宁波激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浙江省政协委员、宁波市工商联执委会副主席、浙江省海高会材料与工程分会会长、宁波市海高会会长、浙江省欧美同学会副会长、浙商总会常务理事、甬商总会联席会长及宁波市侨联青年创业联合会会长。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 尺素金声丨这张“晴雨表”里,有中国经济向新向好的节拍

    财政部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1—5月,全国税收收入79156亿元,下降1.6%,降幅比1—4月收窄0.5个百分点。税收是经济的“晴雨表”。税收收入累计降幅继续收窄,说明经济活动活跃度不断提升,企业生产经营状况也在持续改善。

  • AI将是金融创新最大驱动力 应对数字货币挑战各国要加强合作

    近年来,区块链和分布式账本等新兴技术推动央行数字货币、稳定币蓬勃发展,也对各国金融监管工作提出巨大挑战。今年以来,美国和中国香港陆续推出稳定币相关规则,引发社会各界对稳定币发展与监管的广泛关注。

  • 中国转型经验为世界“打样” 今年继续发挥稳定器作用

    6月24日是2025夏季达沃斯论坛首日。当天,世界经济论坛执行董事萨迪娅·扎希迪(Saadia Zahidi)接受证券时报记者专访。扎希迪在采访中强调了合作共赢与新兴技术对于全球经济复苏的重要意义,指出中国仍在持续发挥全球经济增长中的“稳定器”作用,同时呼吁各国将目光重新聚集于可持续发展目标。

  • 尺素金声丨专项国债加持,筑牢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

    前段时间,面对台风“蝴蝶”,海南气象部门提前研判其生成位置和发展趋势,分类开展靶向“7+31631”递进式气象服务,为全省有效防御应对提供了精准支撑。海南气象部门的提前研判,依托的正是增发国债气象项目,新建的X波段相控阵雷达和升级完善的海南气象智慧防灾减灾业务系统。

  • 坚定不移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

    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是我们主动作为,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的战略举措。习近平总书记一贯倡导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习近平经济文选》第一卷中的多篇著作都对此作出深刻论述。

  • 董煜谈“十五五”规划:为世界提供确定性的“中国方案”

    证券时报记者近日专访清华大学中国发展规划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董煜,他以多次五年规划编制工作参与者的视角,详谈五年规划的意义和影响,并对“十五五”规划的编制建议详谈自己的思考与见解。

  • 尺素金声丨工业企业效益恢复向好,向新向高步伐加快

    增长加快!日前,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4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3.0%,较3月份加快0.4个百分点;1—4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1.4%,较1—3月份加快0.6个百分点,延续恢复向好态势。

  • 尺素金声|总量突破10万亿元!解码海洋经济三大支点

    从单纯的鱼盐之利、舟楫之便,到如今向大海要食物、要绿电、要淡水,海洋经济正成为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 以人民城市理念引领人民城市建设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科学把握城市发展大势,深刻洞察城市发展规律,围绕城市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其中不少在《习近平经济文选》第一卷中都有体现。

  • 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新质生产力的核心标志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要深刻把握全要素生产率的涵义,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尽快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 陶春风:开辟“生态石化”绿色通道

    陶春风,男,浙江嵊州人,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高级经济师。现任民革宁波市委会委员、常委,宁波长鸿高分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科元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第十四届浙江省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甬嵊新经济发展促进会会长等职。

  • 大幅提高全要素生产率:重大意义与实践路径

    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要把发展新质生产力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大幅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推动经济发展尽快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 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既包括城市的现代化,又包括农业农村现代化。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社会主义现代化就是不全面的。《习近平经济文选》第一卷中不少著作都对农业农村现代化作出深刻论述。

  • 加快形成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客观上要求加快形成新型生产关系。《习近平经济文选》第一卷中不少著作都对发展新质生产力、形成新型生产关系作出深刻论述。

  • 在希望的田野上双向奔赴

    从黄土高原到江南水乡,从东北大地到南海之滨,广大民营企业牢记嘱托,带着资金、技术、人才和创新理念,在希望的田野上干事创业,为亿万农民创造发展机遇,为广袤乡村注入澎湃活力。

  • 破解“首贷难”是支持小微企业的重要抓手

    政策组合拳将如何发力?民营企业融资还有哪些方面需要政策持续用力?记者采访了招联首席研究员、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董希淼。

  • 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的深刻内涵和实施重点

    内需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扩大内需是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基本立足点,也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重要内容。《习近平经济文选》第一卷中不少文章都对扩大内需作出深刻论述。

  • 尺素金声 | “小院高墙”挡不住中国创新发展步伐

    近年来,美方打着维护国家安全的幌子,构筑“小院高墙”,企图封堵中国科技上升路径,阻滞中国产业升级。面对无理打压,中国用行动证明,美方行为阻挡不了中国的发展。那些压不倒我们的,只会让我们更强大。

  • 胡济荣:创新强盛民族企业,自强推动实业发展

    胡济荣,1953年9月出生于浙江省永康市。现任星月集团有限公司总裁,浙江省企业家联合会副会长、浙江省休闲运动车行业协会终身名誉会长、金华市企业家联合会副会长等。

  • 发展养老金融 打造长者友好型银行

    金融活,经济活;金融稳,经济稳。近年来,交通银行坚守国有大行职责使命担当,围绕国家战略导向,聚焦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着力将“五篇大文章”做实做细。

  • 推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作为我国第一部专门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法律,民营经济促进法把党和国家对民营经济发展的基本方针政策和实践中的一些有效做法用法律形式确立下来,充分彰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坚定决心。

  • 为科技创新注入更强金融动力

    如何为科技创新注入更强的金融动力,记者采访了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杨涛。

  • 尺素金声|为世界经济注入更多确定性和稳定性

    在瑞士日内瓦举行中美经贸高层会谈达成重要共识,取得实质性进展,国际舆论对此予以高度评价。这再次证明,维护中美经贸关系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符合两国和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也有利于全球经济增长。

  • 尺素金声|和中国“脱钩断链”无异“痴人说梦”

    和中国“脱钩断链”?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中国已成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关键一环”的今天,美方一些政客的这一荒谬言论,无异于“痴人说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