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人民财经网

首页 > 专题 > 列表
  • “十五五”锚定三大主线 治理体系改革破局结构转型

    在全球政治经济格局深度调整、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加速演进的关键期,未来五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方向与核心路径选择,不仅关乎国运民生,更牵动世界目光。

  • 发挥我国经济韧性强的优势统筹发展和安全

    新征程上,我们要以习近平经济思想为指引,用好用足我国经济韧性强的优势,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进一步增强我国的生存力、竞争力、发展力、持续力。

  • 尺素金声丨这0.1个百分点里,有高质量发展大文章

    物流,连接生产和消费,是畅通国民经济循环的关键一环,也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数据显示,上半年,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与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率降至14%,较一季度下降0.1个百分点,意味着每创造100元GDP的物流成本降至14元。

  • 尺素金声丨这六年,科创板从“试验田”迈向“新高地”

    6年间,资本市场改革的“试验田”不断开花结果,共支持589家硬科技企业上市,合计募集资金超1.1万亿元,逐步成长为科技发展的“新高地”。资本市场如何更好托举科技创新?打开科创板6年成绩单,从三组数据中能够找到关键“密码”。

  • 年中经济微观察:企业成长路上,投资方一路陪跑

    一台“身形瘦小”的人形机器人缓缓走向置物台,伸出右手一抬,20公斤的重物就被轻松提起……江苏苏州高新区的苏州西恩科技有限公司研发室内,一场产品测试正在进行。“小小的机器有大劲,靠的是发达的‘肌肉’。”公司董事长杨明说。

  • 叶丽君:传承与创业并进,创新与发展同在

    叶丽君,1982年2月出生于浙江省台州市。现任腾达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杭州市工商联副主席、杭州市工商联直属商会党委副书记等。荣获年度新锐杭商、浙商青年榜样等荣誉称号。

  • 人民日报整版刊文:习近平经济思想是扎根中国、放眼世界、引领未来的科学理论

    作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权威教材,《习近平经济文选》第一卷收入习近平总书记2012年11月至2024年12月期间关于经济建设最重要、最基本的著作,为做好新时代经济工作指明了正确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 年中经济微观察:这家外贸企业用大数据稳订单

    浙江杭州钱塘区的圣奥智造基地电商产品包装区,员工正打包一批升降桌。“最近订单回暖。”圣奥跨境电商部门总监叶敬凡说。

  • 尺素金声丨中国出口增长,是比较优势和全球需求共同作用的结果

    在全球经济充满不确定性、通胀阴霾挥之不去的当下,质量可靠、性价比高的中国产品以其强大的供给能力,满足世界各国需求,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成为全球商品价格的“稳定器”。

  • 尺素金声丨既制造,更消费,中国市场是全球发展最快增量市场

    当前,中国市场销售增长呈现提速态势。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5458亿元,同比增长5.0%,增速比一季度加快0.4个百分点。在以旧换新等政策带动下,上半年限额以上单位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30.7%,新能源汽车零售量突破500万辆,同比增长33.3%。这些数据充分表明,中国不仅是制造大国,更是消费大国,国内市场蕴含着巨大的潜力,所谓“只制造,不消费”的论调纯属无稽之谈。

  • 年中经济微观察:一块智能手表折射消费新变化

    随着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落地显效,这样的场景在全国各大卖场频繁上演。方寸大小的智能穿戴设备,正成为观察消费升级的又一独特窗口。政策持续加力扩围,今年,手机、平板、智能手表手环等数码产品纳入补贴范围,推动相关产品销售——今年以来,超6900万名消费者购买数码产品超7400万件。

  • 经济全球化与发展新质生产力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必须加强国际科技创新合作,积极主动融入全球科技创新网络,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 尺素金声 | 财政资金精准发力,“两新”政策持续显效

    统计数据显示,上半年,“两新”工作加力扩围实施的政策效果持续显现,在提振消费需求、扩大有效投资、促进转型升级以及改善社会民生等多个维度发挥了关键作用,对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形成有力推动。

  • 做差异化高端“玩家” 将硬核“东北风”吹向世界

    近日,证券时报独家采访了金晨伟业创始人王彤,这家东北中小企业的“出海”路,藏着中国制造业“走出去”的坚韧与智慧。

  • 尺素金声丨这个9.1%,温暖着你我的“健康账本”

    日前,国家医保局公布的一组数据温暖人心:“十四五”期间,全国基本医保参保率稳定在95%左右,医保基金累计支出12.13万亿元,年均增速9.1%,为广大人民群众看病报销提供了坚实的资金保障。这是14亿多中国人“病有所医”的民生答卷,也是健康中国战略不断推进的生动注脚。

  • 尺素金声丨无序竞争不可取,练好“内功”是正道

    应当看到,无论是外卖还是即时配送,背后都有庞大、真实的市场需求,消费者对更优惠的价格、更快捷的速度、更好的服务体验有期待,平台竞相提供相关服务,本是好事,但无序竞争不利于行业健康发展。

  • 蔬果产量世界首位,何以实现?

    中国蔬菜、水果产量位居世界首位,背后是哪些因素在支撑?新科技、新工艺等如何助力?

  • 尺素金声丨上半年绿色贷款余额增长14.4%,“贷”动美丽中国建设

    中国人民银行日前发布二季度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统计报告。盘点这份金融领域“成绩单”,金融总量合理增长,信贷结构持续优化,更好支持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进一步提升。其中一项数据颇为打眼——二季度末,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42.39万亿元,比年初增长14.4%,上半年增加5.35万亿元。

  • 周典静:以爱为翼,助力学前教育

    周典静,1979年11月出生于安徽省合肥市。现任贝乐教育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安徽省政协委员、合肥市政协常委、中国青年企业家协会第十二届常务理事、全国工商联女企业家商会常务理事等职。

  • 尺素金声丨育儿补贴,3600元背后的三重深意

    生孩子,国家发补贴了!中办、国办近日印发《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 完善收入分配机制与发展新质生产力

    新质生产力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重要理论成果,标志着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认识的重大突破和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习近平经济文选》第一卷中的多篇著作对发展新质生产力、形成新型生产关系作出重要论述。

  • 尺素金声丨从知识产权“成绩单”,看创新中国的强劲脉动

    7月17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十四五”知识产权“成绩单”,一项数据尤为引人关注:我国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已达到15.3件,再创新高。

  • 尺素金声丨老乡的腰包里,藏着乡村全面振兴的“密码”

    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936元,比上年同期名义增长5.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2%。农村居民收入名义增速和实际增速分别快于城镇居民1.2个和1.5个百分点,也快于同期GDP5.3%的增长。

  • 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与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新质生产力是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发展新质生产力,围绕什么是新质生产力、如何发展新质生产力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反复强调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习近平经济文选》第一卷中的多篇著作,都对此作出深刻阐释。

  • 尺素金声丨超680万监测对象稳定消除返贫致贫风险,要诀在“精准”二字

    近日,农业农村部发布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新进展:截至6月底,全国已累计帮扶超过680万监测对象稳定消除返贫致贫风险,剩余的也都落实了帮扶举措,经过一段时间可以稳定脱贫——我国牢牢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的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