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新的一年,上海将如何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的更大成效,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充分发挥龙头带动和示范引领作用?本报记者采访了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龚正。
新的一年,湖北如何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扛起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的责任担当,奋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记者采访了湖北省委书记王忠林。
近日,《中国能源报》记者专访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党委书记、副局长贾春曲,请他介绍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在“双碳”目标和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背景下,探索保障能源安全和推动能源转型方面的经验,以及对矿产资源勘查工作的思考。
跨入2025年的安徽,如何把总书记为安徽擘画的蓝图变为现实?怎样落实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日前,记者采访了安徽省委书记梁言顺。
新的一年,作为经济大省的山东如何坚定扛牢“走在前、挑大梁”的使命担当?如何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奋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记者采访了山东省委书记林武。
在全国经济版图中,广东占有重要分量,经济总量、外贸进出口总额、海洋生产总值、文化产业增加值、区域创新能力等长期位居全国前列。
新的一年,福建省如何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本报记者采访了福建省委副书记、省长赵龙。

国家统计局1月17日公布数据:初步核算,2024年国内生产总值1349084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0%。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顺利完成。

为什么说数据是特殊的生产要素?

如何看待中国经济表现?读懂2024年中国经济年报,不妨从三个维度入手。

如何区分数据治理与数据管理?
内蒙古聚焦高质量发展,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主线,建设我国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弘扬蒙古马精神,经济发展取得可喜成果。内蒙古在新的一年如何做好工作,把祖国北疆这道风景线打造得更加亮丽?记者采访了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孙绍骋。
记者从全国总工会了解到,截至2024年底,全国已建成工会驿站18.61万个,覆盖服务职工群众1.93亿人、日服务230.97万人次,全年累计服务职工群众约8亿人次。其中,建成智能化驿站1.18万个、24小时驿站1.21万个。

银行业如何通过数据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
记者从海关总署广东分署获悉:2024年广东进出口总值为9.11万亿元,同比增长9.8%,占全国进出口总值的20.8%,对全国外贸增长贡献率达38.7%,体现了经济大省“挑大梁”的责任担当。

银行业数据治理政策是如何发展的?

在1月13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海关总署副署长王令浚展示了一张报关单:这是2024年全年8838万份报关单中的最后一张,记录了深圳一家民营企业的出口信息,为去年中国外贸进出口画上了一个圆满句号。
记者从2025年全国水利工作会议上获悉:2024年水利建设投资创历史新高,新开工国家水网重大工程41项,实施水利工程项目46967个,完成水利建设投资13529亿元、同比增长12.8%,创历史新高。
来自2025年综合运输春运工作专班数据显示,1月14日春运首日,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预计超1.7亿人次。

为何金融业对数据有着高度的依赖性?

近日,证监会澄清,网上流传的“监管部门指导上市公司1月15号之前释放全部利空”等消息都是谣言,已依法追查消息来源,并将依法严厉打击编造、传播股市谣言的行为,持续净化资本市场信息传播环境。

当前,我国科普成效如何,不妨先看两个数据:2023年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为14.14%,较2015年提高了1倍多;2012年我国现代科技馆体系启动建设以来,服务线下公众的总人次突破10亿。

首次突破40亿吨大关!交通运输部长江航务管理局数据显示,2024年,预计长江干线港口货物吞吐量40.2亿吨,同比增长3.9%。至此,自2005年起,长江干线货运规模已连续20年位居世界内河首位。
据农业农村部最新农情调度,目前全国在田蔬菜面积8300多万亩,同比增加80多万亩,2024年12月中旬蔬菜产量2170万吨。

2024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含绿量”持续提升,成绩单亮眼,推动着经济社会加紧全面绿色转型,不断塑造着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