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聚焦“电算筑基·可信互联:构筑电碳算协同与能源数据要素流通新范式”交流活动——
记者 董梓童 2025-09-04 11:26:17 中国能源报
8月29日,2025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以下简称“数博会”)“电算筑基·可信互联:构筑电碳算协同与能源数据要素流通新范式”交流活动在贵州省贵阳市举行。该活动由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南方电网公司”)主办。
作为今年数博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活动旨在联合产业各方深入探讨电碳算的深度融合,可信数据空间在能源领域的创新应用,推动全国一体化算力网高效协同建设,释放能源数据要素价值,赋能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当前,数字革命与能源革命呈现深度融合态势,电、碳、算三大要素的协同创新已成为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和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在国家数据局等部门的积极推动下,《可信数据空间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8年)》《数据中心绿色低碳发展专项行动计划》等政策相继出台,为行业发展指明方向。南方电网公司积极响应国家战略,在电碳算协同和能源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创新实践,取得显著成效。
共话电碳算协同与数据要素新机遇
当前,面对“东数西算”发展机遇,贵州积极推动电力与算力深度融合,加快构建能源可信数据流通机制,持续释放数据要素价值,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贵州省政府党组成员、副省长罗强表示,我们与南方电网紧密携手,推动电力与算力协同融合,构建能源数据可信流通新机制,加快建设能源数据流通基础设施,现阶段在这些方面已经取得了一些积极成效。
在推动能源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统筹推进算力基础设施建设和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已成为重要方向。国家数据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余英指出,要统筹推进算力基础设施建设,深化数据资源开发利用和开放共享。为构筑算电协同与能源数据要素流通新范式,坚持基础先行,构建算电协同发展新格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整合算力资源与电力资源,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坚持可信互联,培育能源数据要素新生态;坚持融合创新,激发绿色算力产业新动能。
随着数字技术与能源产业深度融合,电网企业正在数字化转型中发挥重要作用。南方电网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吴小辰表示,“十四五”以来,南方电网公司坚定推进数字强企建设,以数字电网为关键载体,数字化、绿色化紧密协同,有力促进新型电力系统和新型能源体系的建设。目前南方5省区新能源装机已达到2.4亿千瓦,成为南方电网第一大电源,新能源利用率达到97%,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6个百分点。未来,南方电网公司将紧密联系各方进行合作创新,推动算力产业与能源电力行业形成深度协同的市场运营和产业发展模式,促进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和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的高质量建设和协同发展。
探索电碳算协同运营新路径
在中国工程院院士刘韵洁看来,人工智能的发展推动算力需求爆发,电力是算力的基石。需构建数算网能协同的新型基础设施,通过确定性网络、光电融合等技术,实现算力与绿电高效联动,破解时空错配难题,为全国一体化算力网注入绿色动能。
南方电网电算科技数字工程(广东)有限公司技术总工钱琳表示,推动电碳算协同发展,不仅是一场深刻的产业变革,更是一场绿色革命。去年,南方电网公司率先发布电算协同行动计划,在电碳算协同领域积极探索,截至目前取得了一系列实践成效。“我们以电碳算计量、电碳算映射模型、电碳算协同调度策略、算网调度4项核心技术构建了电碳算协同运营系统。系统为用户提供了统一算力服务接口,让用户像使用打车软件一样,快速提交算力任务,并根据性能、价格、低碳等任务偏好,选择最优算力中心进行计算。”
目前,南方电网公司电碳算协同运营系统已上线试运行。钱琳介绍,7月20日,苏州用户提交的第一个yolov5(yolov5是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目标检测算法,可以广泛应用于各种计算机视觉和人工智能领域——编者注)目标检测训练任务迁移至贵安南方能源大数据中心并完成了108小时的训练,迁移后节约了10%算力综合成本,同时促进了113.4kWh绿色电力资源的消纳。
人民日报社中国能源汽车传播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编辑兼中国能源报总编辑谢戎彬认为,电碳算协同不仅是技术融合的创新实践,更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助力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路径,对于构建新型能源体系、重塑算力资源配置意义重大。电碳算协同模式深度融合电能量流、算数据流与碳价值流,恰似一把钥匙,能精准破解我国能源资源与算力需求分布存在的显著时空错配难题,为全国一体化算力网建设提供可复制的范式。
同期,会议还举行了IEEE PES电力系统通信与网络安全技术委员会(中国)电碳算协同技术分委会(筹)筹备启动仪式。
打造可信数据空间新基座
中国科学院院士梅宏指出,数据治理是释放数据价值、保障数据安全与隐私的重要基础。数据空间作为数据治理的关键载体,为构建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促进跨行业数据融合应用提供了基础设施支撑,对能源等领域的数据协同与价值释放具有深远意义。
随着数据正式被列为第五大生产要素,其市场化流通已成为驱动产业升级与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数据要素的价值释放,高度依赖于安全、可信、高效的流通环境。建设可信数据空间,正是破解数据“不愿开放、不敢开放、不会开放”难题,确保数据“供得出、流得动、用得好、保安全”的新型基础设施和关键机制创新,对于构建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发展新质生产力具有全局性意义。
活动期间举行了能源领域行业可信数据空间创新发展试点启动仪式。南方电网公司于去年8月在数博会正式启动南方能源行业可信数据空间建设。今年7月,南方电网公司成功入选国家数据局“2025年可信数据空间创新发展试点”,成为行业可信数据空间(能源)方向唯一试点单位。通过试点,旨在打造数据流通利用的标杆示范,为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构建提供助力。
南方电网公司数字化部副总经理禤亮表示,南方电网公司将按照“2025上线运营、2026成熟运转、2027生态繁荣”三个阶段,推进可信数据空间创新发展试点建设,全力打造行业可信数据空间样板工程。未来,南方电网公司将进一步向大家开放更多元的数据、提供更丰富的数据产品和服务、建设更先进的技术平台、形成更完备的运营管理体系,探索更具有市场竞争力的运营模式,构建更活跃的产业生态,积极融入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建设。
会议期间还举行了可信数据空间互联互通倡议签订仪式。在国家数据局的指导以及可信数据空间发展联盟的支持下,南方电网公司联合贵阳城市可信数据空间、国家管网集团油气储运行业数据空间、中汽研汽车行业可信数据空间等8个试点空间建设单位共同发布了“关于推进可信数据空间互联互通 共筑数字经济新生态的合作倡议”,率先启动可信数据空间互联互通工作。
(责编:李茜)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中国新型储能规模跃居世界第一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财经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财经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财经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财经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财经网”及/或标有“人民财经网(www.peoplecen.com)”“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财经网”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财经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