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中央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基金29日在北京成立,首期募集510亿元。
借助指数基金产品,公募FOF的赚钱效应与弹性显著提升。
截至三季度末,中央汇金投资、中央汇金资产等持有的ETF规模单季增长超2000亿元,达到约1.55万亿元。
时至10月末,一年一度的“双11”购物节已近在眼前。记者注意到,近日,多家银行抢抓时点,力推信用卡与储蓄卡“绑卡”、支付分期、满额立减或返现等优惠。
10月29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关于进一步便利外汇资金结算 支持外贸稳定发展的通知》,从推动便利化政策优化扩围、支持贸易新业态等创新业务健康发展、提升服务贸易企业资金使用效率三个方面推出9项政策措施,进一步便利市场经营主体办理跨境贸易业务。
如何通过金融创新更好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壮大,是2025金融街论坛年会上的一大讨论热点,与会嘉宾认为,要通过制度设计和数据基础设施建设,破解不同政务部门之间协调数据难的问题,从而更好为中小微企业的融资增信;而在支持民营企业进行科技创新方面,则需要让政府部门本身更具耐心地优化营商环境,为耐心资本成长壮大提供土壤。
设立四年多的北交所迎来改革的关键期。证监会主席吴清近日在2025金融街论坛年会上表示,将坚持打造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的定位,持续推动北交所高质量发展,健全新三板市场差异化的挂牌、信披、交易制度,畅通三、四板对接机制,筑牢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塔基和底座。
10月29日,证监会副主席李超在出席2025金融街论坛年会时表示,证券期货业将坚持积极推进和防控风险相结合,加快人工智能(AI)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资本市场各项业务的深度融合,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数字化转型,助力资本市场“十五五”时期高质量发展。
10月28日,禾元生物、西安奕材、必贝特三家未盈利公司正式上市,成为科创板科创成长层首批新注册公司。截至收盘,上述三只新股分别上涨213.49%、198.72%和74.41%。
10月28日,上证指数盘中突破4000点,最高触及4010.73点,创下十年新高,收报3988.22点。自2024年9月24日以来,上证指数累计上涨45.08%。
2025年6月18日,科创板“1+6”改革启动,证监会宣布在科创板设置科创成长层。7月13日,上交所发布科创板科创成长层等配套业务规则,32家存量公司于规则发布当日纳入科创成长层。
10月28日,科创板科创成长层将迎来首批新注册企业上市。证券时报记者从上交所获悉,科创成长层技术系统改造如期完成,顺利上线股票(或存托凭证)的证券简称添加“U”标识、加“成1 成”标签。
10月28日,禾元生物、西安奕材、必贝特三家未盈利公司将登陆科创板,成为科创板科创成长层首批新注册公司。这标志着未盈利的硬科技企业上市路径进一步畅通。
10月27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2025金融街论坛年会上作题为《中国宏观审慎管理体系的建设实践与未来演进》的主题演讲。
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的指导支持下,农发行高效设立并精准投放农发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目前已完成1500亿元基金投放任务,预计可拉动项目总投资超1.93万亿元。
中国证监会近日在传达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时,就资本市场改革提出了“五个着力”,明确了下一步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路线图,即进一步深化投融资综合改革,持续增强我国资本市场的包容性、适应性和吸引力、竞争力。
中国人民银行日前发布的2025年三季度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统计报告显示,今年以来,我国绿色贷款快速增长,截至三季度末,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43.51万亿元,比年初增长17.5%,前三季度增加6.47万亿元。

为创业就业添动力,为小微企业增活力,为乡村全面振兴送“活水”……近年来,我国普惠金融发展取得长足进步,多层次普惠金融供给格局逐步确立,金融服务覆盖率、可得性、满意度明显提高。
中国人民银行发布数据显示:截至三季度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70.39万亿元,同比增长6.6%,前三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14.75万亿元,普惠小微、涉农、科创等重点领域贷款支持力度较大。
据中国人民银行网站消息,中国人民银行今日以固定利率、数量招标方式开展了168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操作利率1.4%。
近五年,中国私募股权二级市场交易在交易比数和交易规模上都逐年攀升,买方卖方需求强烈,市场生态也逐渐完善。
随着A股三季报的密集交卷,以保险资金、公募基金等为代表的中长期资金的入市轨迹日渐清晰,为更好地迎接中长期“活水”,资本市场深耕产品多样化,不断完善市场生态,以长期投资、价值投资为主导的资本市场投资氛围正逐步形成。
在10月23日2025外滩年会圆桌讨论环节,中外嘉宾一致认为,AI在金融领域的应用仍处于早期阶段,AI在提升效率的同时也带来增量风险,应谨慎评估与AI相关的利弊。
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23日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截至今年三季度末,银行理财市场共存续产品4.39万只,同比增加10.01%;存续规模32.13万亿元,同比增加9.42%。
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落地步伐加快。近日,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公布了投放进展。据已披露数据,目前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已投放近3000亿元,超过国家发展改革委此前明确的总额5000亿元一半以上,预计可拉动项目总投资超4万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