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户外运动产业为推动“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提供了新路径,能够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多赢。
加速成长为原始创新的组织者、核心技术的供给者、市场应用的先行者,央企才有可能在夯实大国经济根基、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中担当更大责任、发挥更大作用。
今年以来,我国经济运行总体稳定,物流需求稳步回升,物流市场增速加快,折射出中国经济强劲动力。
能源绿色发展,并非不要煤炭,而是要立足国情,推动煤炭清洁化利用。向高端化升级,涨身价、拓销路;向智能化转型,增安全、提效率;向绿色化发展,添“颜值”、更低碳。
以破解制约高质量发展的卡点堵点为发力点,以生态环境和民生领域的痛点难点为突破口,废弃物循环利用的产业链创新链就能更好融合。
培育新质生产力是实现新旧动能转换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也将不断为全球发展增添新活力、注入新动能。向世界讲好新质生产力的中国故事,有利于让各国更好了解中国、认识中国,为发展新质生产力营造良好国际环境。
如果说以“智”促变可以增强内生动力,那么向“绿”而行则能提升发展质效。
2023年,中国外贸“新三样”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全年合计出口突破万亿元大关,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双双突破900万辆,连续9年位居全球第一。
进一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提升休闲度假产品的文化味,让人们在休闲度假的同时感悟传统文化之美。
进一步完善算力供需有效对接机制,降低适用门槛,提升应用强度,有助于推动产业发展形成良性循环。
莳花弄草、簪花乘马,鲜花的浪漫自古延续至今。采取新思维、新技术和新模式,深耕市场,用心浇灌,以“一朵花”赋能“一条链”“一座城”,鲜花产业必将越来越繁茂,催生更多经济增长点。
进一步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要从全社会、全要素、全链条系统考虑,从经济总量和物流成本双向发力,做好供给端和需求端两篇文章。
“鲜花经济”繁荣的背后,是超大规模市场的澎湃动能,是中国高水平开放的政策效能,是更加畅通高效的国内国际双循环。迈向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14亿多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将推动释放更澎湃的市场活力,也为全球经贸发展注入更多新动能。
改善经营主体预期、增强发展内生动力,同样需要进一步激活耐心资本,助力构建多层次、广覆盖、供需更匹配的金融支持体系。
能源是工业的粮食、国民经济的命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能源保障和安全事关国计民生,是须臾不可忽视的‘国之大者’。”我国是世界最大的能源消费国。如何有效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有力保障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始终是我国能源发展的首要问题。
强化县域综合治理,做好服务提质工作,就能为文旅热起来、火起来提供有力支撑,让游客更满意。
做好取与舍,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才能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既谋一域,也谋全局,既关注发展前沿,也守住民生产业,综合研判、科学取舍,才能以新质生产力更好推动高质量发展。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统筹融资信用服务平台建设提升中小微企业融资便利水平实施方案》,就更好统筹融资信用服务平台建设、完善以信用信息为基础的普惠融资服务体系作出重要部署。
2023年,福建林下经济利用面积3229万亩、产值830亿元。实践证明,资源在哪里,哪里就是拓展食物的空间。
最近一段时间,消费市场活力十足。从餐厅到电影院,从旅游到休闲,从线上到线下,消费各领域多点开花,新场景、新业态、新模式层出不穷。消费交出一份亮眼成绩单,为观察中国经济打开了一扇窗。
发展新质生产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先立后破”,这是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也是解决改革发展稳定一系列问题的重要方法论。
5月17日,全国旅游发展大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对旅游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充分肯定我国旅游业取得的突出成就,强调“着力完善现代旅游业体系,加快建设旅游强国”“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
数字技术的创新赋能对在线文旅行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融合传播、新媒体传播、短视频直播等已成为在线文旅的传播新业态。
透过广交会这一“外贸风向标”,可以看到中国外贸正不断涌现新增长点,“中国制造”正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引领,向着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转型。
实践证明,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实现良性互动,就能破解发展难题,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