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每一辆中国新能源汽车,每一个中企承建的可再生能源项目,每一项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中外合作,都是中国新能源产业向世界提供优质产能的最好例证。
因地制宜推动风电就地就近开发利用,将产生一举多得的效益,对壮大村集体经济、助力乡村全面振兴、促进农村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等具有重要意义。
走进第四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展区,只见人来人往、热闹非凡。作为消博会的“头回客”,浙江企业“葳芸”展出了自主设计的8套旗袍——或时尚飘逸,或华美绚丽,或雅致端庄,成功抓住各国观展人士的眼球。
坚持走内涵式发展路子,秉承“稳中有进”的理念,加强韧性安全城市建设,积极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实现城市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
作为交通运输部第一批智慧公路试点项目,京雄高速去年底全线通车运营。它拥有敏锐的“五官”、密集的“神经网”、会思考的“大脑”……借助智能化、信息化、数字化技术,这条高速公路不再只是简单的通行设施,更是可感可知、能听会言的智慧体,是“智慧的路”。
各展其长,同向发力。让“看得见的手”握好“看不见的手”,就能既发挥政府集中力量、统筹协调的作用,又运用市场化方式盘活资源、激发活力,形成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强大合力。
高水平对外开放的中国充满着新机遇,这是许多外国投资者的共识。投资中国,就是投资未来,更多外资企业正持续加码“投资中国”。
据预测,以汽车、家电为代表的更新换代将创造万亿元规模的市场空间。如何在广阔的市场中占据先机,吸引消费者积极参与并让政策充分发挥促进城乡居民提升生活品质的作用,是对市场各方的重要考验。
今年一季度,我国新设外资企业数量达到1.2万家,同比增长20.7%。这不仅是外资企业对我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投下的信任票,更是我国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与经济发展韧性显著的有力证明。
今年以来,从黑龙江哈尔滨冰雪旅游到甘肃天水麻辣烫,再到全国各地的踏青赏花,在假日效应的带动下,文旅市场春潮涌动、活力澎湃,带动餐饮、住宿、交通等服务消费快速增长。
实施大规模设备更新行动,落实落细支持政策,有效激发设备更新潜力,变“机遇”为“机会”,既进一步拉动有效投资、扩大内需,也促进技术进步、提升发展质效,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点亮屋顶的光,照亮绿色发展之路。一个个光伏设备建设落成,传递着阳光之“暖”,在守护绿水青山的同时,也给群众带来了金山银山。
推动更多硬招实招落地见效,促进更多专利成果与国家战略、产业需求紧密衔接,就能为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必须理性全面看待我国经济发展的量与质、形与势。要继续加大宏观政策实施力度,处理好新与旧、稳与进、立与破的关系。
时下,不少老年人选择离开原来的居住地,搬到周边环境良好、生活成本较低的地方生活。跨城养老正成为养老新趋势。
不拒众流,方为江海。打通堵点、填补空白,加强制度创新与模式创新,夯实相关政策和法律基础,才能迈向对外开放新境界。
今年一季度,新能源汽车国内销量达178.3万辆,同比增长33.3%。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新能源汽车产销两旺,正是推动供需实现更高水平动态平衡的缩影,也是坚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着力扩大有效需求协同发力的成果。
近年来,科学技术全面赋能文化产业,使得文化供给侧和消费端发生深刻变革,一大批文化新业态、新产业、新场景应运而生。
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座谈会时指出:“要协同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绿色低碳发展,加快建设美丽中部。”实践中,如何增强系统思维,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中部地区崛起?
共享菜园并非第一次走入公众视野。近年来,多地开展了此类尝试。在上海,一些商业用途的共享菜园已经进入精细化运营阶段。除了提供土地租用外,这些菜园还一站式售卖种子、化肥等农资,并针对上班族的生活节奏提供不同程度的托管服务,让相关群体能轻松参与。
找准自身优势,推动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以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突破带动全局,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就一定能让“创新花”源源不断结出“发展果”。
改善经营主体预期、增强发展内生动力,要细化政策落实,强化预期管理,做好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确保同向发力。
前不久,《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公布,全面加大对消费者安全权、知情权、自主选择权、公平交易权、安宁权、个人信息等的保护力度,重点在细化经营者义务、强化国家保护、完善争议解决等方面作出一系列规定。
普惠信贷,“普”指覆盖面,是“题眼”;“惠”指融资成本,是关键。统筹兼顾“普”与“惠”,普惠信贷才能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和实体经济多样化的金融需求
在文旅大蓝图中描绘民生工笔画,让外地游客和本地居民都在文旅热潮中享受到发展红利,凸显出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的互促共进、相得益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