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推动研发,悉心“培土”;促进转化,注重“松土”;强化监管,有效“夯土”。
越来越多的低碳环保产品从“备选”成为“必选”,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理念受到越来越多人的推崇,绿色消费已经成为举足轻重的消费新趋势。
短短20天,全国手机等数码产品购新补贴申请人数突破2000万。这一数据,启人思考。
研发经费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科技投入的重要构成,也是衡量其科技实力和发展竞争力的重要指标。
下大力气突破关键技术、核心元器件,同时建设良好的信息基础设施,有助于促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
开辟新场景、运营精细化,增加体验感、提高新鲜度,农村大集更加暖意融融、人气旺盛。
外国游客对中国的新体验、新认知,不断赋予中国故事更加鲜活的力量,形成了口耳相传、相互推荐的良性传播,展现了真实、多元、亲切的中国形象。
越来越多的外国友人看见了一个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感受了一个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进而成为了中国故事的讲述者、中国声音的传播者,化身为“新时代的马可·波罗”。
春节经济红火兴旺,展现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澎湃动力;春节经济创意不断,展现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新潮涌动;春节经济惠及世界,展现中国扩大高水平开放积极效应。
前段时间,地方两会密集召开,“新质生产力”“未来产业”“科技创新”“现代化产业体系”等成为地方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关键词。
一年多前的“小砂糖橘勇闯哈尔滨”,使广西与黑龙江结下文旅缘分。两地以此为纽带,开启了“双向奔赴”。“串门”式文旅如此“出圈”,为两地文旅交流合作带来了哪些机遇?
蛇年春节,中国人工智能(AI)企业深度求索公司(DeepSeek)的最新模型DeepSeek-R1,成为了海内外热议的焦点。
跨出从免费模式向“付费者得”这一步,必须提供足够的价值增量,在保障消费者权益方面向上兼容。
数字技术推动消费场景创新、消费环境向好,破解了制约消费的堵点痛点问题,为提振消费、扩大内需提供了有力支撑。
比起各种吸睛的噱头,良好的产品和服务才是真正可靠的竞争力。做好这个基础题,首发、首秀才能走得更远。
打火机、镜片、牙刷、卷尺……一个个看似不起眼的小商品产业,在大江南北星罗棋布、茁壮成长,为制造业发展提供了有益启示。
不足之中蕴新机、空白地带有蓝海,只要保持创新姿态、拼搏状态,商场和商贸零售业就会加速破局、焕发新生。
我国经济正处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坚持用科学方法谋划和推进经济工作,把新时代经济发展规律全面贯彻落实到经济工作各方面、全过程,我们必将赢得战略主动。
要更好支持科技企业特别是处于初创期、成长期的中小科技企业,银行就必须加快业务模式和服务方式转变,多看“专利”少看“砖头”。
从诸多看似不相关的“首次”“突破”中,从经济规模到文化产业,蓦然发现:今天的中国,早已不是昨日的中国;今天的中国经济,秀木成林,当以新视角观之。
狗尾巴草编成戒指,高粱秆插成眼镜,马齿苋做成项链……这些小时候就地取材的手工玩意儿,你还记得吗?最近,助力农作物“抬高身价”的创意“爆改”,在短视频平台上红火起来,打开了农产品跨界“出圈”的新思路。
两方面的感受,折射家政业现状:行业发展迅速,但与群众美好生活需要还有差距。怎样瞄准短板、找准抓手,促进家政业提质扩容?
读懂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文化需求,在增加优质产品和服务供给上下功夫,有助于将文化资源优势源源不断转化为文化发展优势、经济发展优势。
时下年味渐浓,“春节游中国”成为不少国际游客的新选择。携程最新报告显示,蛇年春节假期入境游订单预计同比增长203%,其中,韩国入境游预订量大增452%。
CR450动车组样车的下线,既是“点”上的技术突破,更是“面”上的产业升级,映照着新型工业化的新气象,折射出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