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近期,广东省有关部门召开深入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推进会。会议提出,抓好52个乡村地名重点镇建设,完成乡村地名排查、命名、设置地名标志、信息采集、信息入库上图、制设“一镇一图”“一村一图”、地名文化挖掘保护应用等任务。
以茶促旅、以旅兴茶,茶文化旅游让旅行增添了绿色、生态、健康元素,满足消费者休闲、养生等多样化的需求。
要通过政策举措助力广大经营主体降低成本、见到效益、稳定预期、增强信心,推动实体经济轻装上阵,让高质量发展的微观基础更加稳固。
这些年,农业科技在农业生产、储备、流通、加工等各环节赋能提质增效,粮食仓储设施更是实现跨越式发展,储运减损关键技术不断提质升级,绿色科技在守护大国粮仓、守牢国家粮食安全底线中扮演重要角色。
拥有强大的基础软件,信息产业、数字经济的“大厦”才能建得高。反之,如果缺少强大的基础软件,其他软件和信息服务的发展也将受到制约。
博物馆等场所延长开放时间至夜间,让市民和游客更容易接触到文化艺术瑰宝,也活跃了夜间消费氛围。以此为起点,做好相关服务和文化产品的供给,夜间经济必将更加繁荣。
把全面深化改革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动力,坚持用改革开放这个重要法宝解决发展中的问题、应对前进道路上的风险挑战,统筹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
推动商品要素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畅通流动,让经营主体在更广空间里施展拳脚,打造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招标投标市场是重要着力点。
当前,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加速重构,我国产业体系完整性和产业链安全稳定面临新的挑战。同时,区域发展平衡性协调性有待增强,产业发展战略纵深优势尚未充分发挥,急需立足资源环境、要素禀赋、产业基础等,引导产业有序转移,促进形成区域合理分工、联动发展的产业格局。
粮食产量再创新高,粮食单产达449.5公斤 亩,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66.84%……2023年,山东粮食生产取得优异成绩,让“齐鲁粮仓”更加充实、成色更足。
起于创新,成于实干,让“有形之手”与“无形之手”形成合力,定能呵护好一束束创新“微光”,汇聚成培育新质生产力的耀眼“霞光”。
在江苏苏南区县采访调研时,一位负责招商引资的同志告诉记者,过去他们的招商工作以“葡萄串效应”闻名。现如今,随着科技革新、消费升级以及全球价值链的重构,产业链招商的“葡萄串效应”需在新的条件和视角下重新审视。
传统文化与中国制造的碰撞,为中国外贸增添新亮色,在世界舞台上展现中国制造魅力。
在创新中蜕变、在转型中升级,更多有实力、有能力、有后劲的中国企业和中国产品将扬帆出海、实现更大发展。
战略性新兴产业既代表科技创新的方向,也代表产业发展的方向,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本期大家谈刊发3篇稿件,从不同角度探讨如何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新媒体在乡村的应用,让农民得以通过电商渠道销售农产品。这种销售模式的演变,与媒介技术的更新迭代关系密切。
今年以来,我国商业航天发射捷报频传。作为中国航天事业的重要补充,商业航天已从初创期迈入快速发展期,凭借较为灵活多元的技术探索和创新实践,切实拉动了航天科技整体进步,服务于经济社会和百姓生活,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作出重要贡献。
本期大家谈聚焦全面贯彻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方针,为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凝聚众智。
从突破“卡脖子”到为其他产业赋能,是不断超越自我的过程。这个过程中,持续向难而进,才有机会突破“极限值”。这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事情,需要艰苦卓绝的努力、久久为功的耐心和坚持不懈的创新。
前段时间,交通运输部等三部门公布第四批“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名单,195个县级行政单位入选。近年来我国“四好农村路”建设加快推进,已累计命名545个“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
国潮风化妆品吸引消费者驻足,国产彩妆产品受到青睐,同仁堂、片仔癀等老字号推出护肤新品……前不久,第二十八届中国美容博览会在上海落幕,国产美妆产品颇受欢迎。参观者感慨:“国货美妆存在感更强了。”
仲夏时节,四川省邻水县秀安家庭农场的水稻基地里,负责人何玉安正组织工人施肥,“种粮最担心干旱、洪涝等灾害,今年给700多亩水稻投了‘全险’,每亩地缴10多元保费,能享受1000多元保障,这下心里踏实多了。”
湖南吉首市新湾村的75户菜农,去30多里外的八月楼菜市场卖菜,以前都是包车,成本很高。近期,在各方共同努力下,途经村子的城乡公交开通了到菜市场的延长专线。付2元票价,即可一车通达,菜农们高兴地称其为“菜农公交专线”。
通过互联网平台销售农产品,开设乡村特色餐厅,开发乡村特色旅游项目……当前,越来越多青年返乡创业,大显身手,为乡村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为老年人出游创造更好的条件,不仅仅是一种公益性投入,也将为旅游市场打开新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