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记者从自然资源部获悉:国内首个千吨级、低品位超大型金矿床——大东沟金矿,日前在辽宁省成功探明。目前该矿已通过开发利用经济性论证,预期效益良好。
长长的巨型“风筝”也能发电!日前,世界最大5000平方米高空风力发电捕风伞在内蒙古阿拉善左旗试验场开伞,完成全部预定试验内容并成功实现空中收伞,标志着我国高空风力发电技术在工程化应用方面迈出坚实一步。
国家能源局近日发布《关于促进新能源集成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30年,集成融合发展成为新能源发展的重要方式,新能源可靠替代水平明显增强,市场竞争力显著提升。
由国网陕西省电力有限公司联合河南平高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西安交通大学、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中国电气装备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等研制的800千伏 80千安大容量断路器,日前通过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的新产品技术鉴定,标志着国际首台800千伏 80千安大容量断路器研制成功。
国家能源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宋宏坤11月5日在第八届虹桥国际经济论坛“新型储能高质量发展促进全球能源转型”分论坛上表示,作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关键技术,新型储能在中国快速发展,截至今年9月底,装机规模突破1亿千瓦,成为促进新能源消纳、保障电力可靠供应的重要力量。
“以前国庆返乡,高速服务区充电要排3小时队。现在沿途充电桩又多又快,‘里程焦虑’彻底没了!”家住安徽合肥的新能源汽车车主方先生,近期的出行体验让他对新能源车的信心倍增。这一变化的背后,是国家层面补强充电设施短板的坚定决心。
我国再生有色金属产量预计将首次突破2000万吨。
日前,世界坝体最高的抽水蓄能电站——国网新源江苏句容抽水蓄能电站全面投产发电。
11月10日,我国最大的储气库——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呼图壁储气库正式启动第十三周期采气工作,全力保障今冬明春天然气供应。
十五运会实现100%绿电驱动点燃开幕式火炬。

浙江省舟山市岱山县秀山岛海域,潮涨潮落,风光秀丽。空中俯瞰,形似“小提琴”的发电站总成平台映入眼帘,湍急的潮流穿过涡轮机组,将动能转化为电能。
国家能源局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9月底,我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超过1亿千瓦,与“十三五”末相比增长超30倍,装机规模占全球总装机比例超过40%,居世界首位。
11月5日举行的第八届虹桥国际经济论坛“新型储能高质量发展促进全球能源转型”分论坛上,国家能源局能源节约和科技装备司副司长边广琦表示,中国新型储能保持平稳较快发展,截至2025年9月底,中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超过1亿千瓦。
目前,我国约70%的待发现油气资源蕴藏在深层超深层、复杂构造及非常规等新领域。如何找到这些宝贵的油气资源,精准绘制“藏宝图”?记者近日走进中国石油集团东方物探公司,寻找答案。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发布的《2025年三季度全国电力供需形势分析预测报告》显示,预计今年四季度用电量增速高于三季度,全年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5%左右。

江北内河大港山东济宁港航梁山港是连接西部煤炭产地和长江经济带的重要港口物流枢纽。随着供暖季的到来,该港加强煤炭“采储运销”,构建保供机制,确保冬季煤炭供应。
站在能源变革的潮头浪尖,我国特大城市正以“开源拓绿、节流提效、协同共生”的三维实践,破解能源安全与低碳转型的双重命题。
记者3日从国家能源集团获悉:经过168小时满负荷试运行,浙江北仑电厂9号100万千瓦燃煤机组正式投入商运。至此,北仑电厂的火电装机规模达到734万千瓦,预计年发电量超400亿千瓦时,成为中国装机规模最大火电厂。
23日,在2025中国国际矿业大会上,自然资源部发布《中国矿产资源报告(2025)》。报告显示,2024年,我国地质勘查投资1159.94亿元,连续四年实现正增长,“十四五”以来累计投入找矿资金近4500亿元;全国新发现矿产地150处。
近日,国家能源局发布最新数据,截至9月底,我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枪)总数达1806.3万个,同比增长54.5%。其中,公共充电设施(枪)447.6万个,同比增长40%;私人充电设施(枪)1358.7万个,同比增长60%。
近日,生态环境部发布《全国碳市场发展报告(2025)》指出,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顶层设计进一步完善,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制度框架初步建成,全国碳市场构建起多层级法规制度体系,为市场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近日,商务部与海关总署联合发布第58号公告,决定对锂电池及其制造设备、人造石墨负极材料等物项实施出口管制,自2025年11月8日起正式生效。这一决定同步更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两用物项出口管制清单》,被业界视作我国在新能源装备制造领域首次实施“技术级”出口审查。
为期三天的2025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即将落幕。

10月17日,长江干流由乌东德、白鹤滩、溪洛渡、向家坝、三峡和葛洲坝六座大型电站构成的世界最大清洁能源走廊累计发电量突破4万亿千瓦时,通过“六库联调”技术累计增发超1680亿千瓦时。

据中核集团发布消息,10月16日,全球首个陆上商用模块式小型堆——海南昌江多用途模块式小型堆科技示范工程“玲龙一号”一回路冷态功能试验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