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加速,数智化正通过技术基因的重构与治理模式的创新,为破解能源安全、经济、清洁的“三重挑战”提供实践路径,展现了数字经济时代能源革命的创新图景。
虚拟电厂领域首份国家级政策文件出炉,为行业指明了发展方向。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加快推进虚拟电厂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加快提升虚拟电厂的发展规模和水平,充分发挥调节作用,健全支持虚拟电厂发展的政策和市场体系。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了《新一代煤电升级专项行动实施方案(2025—2027年)》,进一步深化拓展煤电技术指标体系,指导现役机组改造升级、新建机组建设运行和新一代煤电试点示范。
国家能源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至3月,全国新增发电装机容量8572万千瓦,同比增加1629万千瓦。
21日,宁德时代在上海举行超级科技日活动,并发布骁遥双核电池、钠新电池、第二代神行超充电池3款产品。
具备毫秒级响应速度的飞轮储能系统,功能灵活的液冷一体式移动储能车,可提前超15分钟预报燃爆等事故的新型储能安全监测平台……在日前举办的第十三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上,新型储能技术“多点开花”,不少企业亮出“看家”产品。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新一代煤电升级专项行动实施方案(2025—2027年)》提出,推动一批现役机组改造升级,力争全面提升新建机组指标水平,积极有序开展新一代煤电试点示范。
在河北邯郸,运达储能设备生产基地,一个个外形酷似冰箱的户外储能柜正在集中出库,这些“超级充电宝”采用半固态电解质技术,为电池铸就一层“防泄控热”的“盔甲”。
近期,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交通运输部公示了《2025年县域充换电设施补短板试点县备案名单》,26个省份共75个试点县入围。
今年一季度,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海南等南方五省区绿证绿电交易规模达1289亿千瓦时,对应绿证交易1.289亿个,交易总量已超越前两年之和,跨省份交易占比达81%,单独绿证交易规模占全国75%,绿色资源全国范围优化配置特征凸显。
我国最大超深油田——富满油田传来喜讯:累计生产油气产量当量突破2000万吨,成为我国在8000米以深复杂领域高质量勘探开发的“深地标杆”。
英国能源智库“未烧尽的煤”日前发布最新报告说,2024年全球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实现创纪录增长,助推清洁能源(包括可再生能源和核能)发电量在全球发电总量中占比超过40%。
华能霍尔巴30兆瓦光储发电项目和华能茶巴拉50兆瓦光储发电项目4日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加上3月29日并网发电的西藏已建最大光储发电项目——华能加娃一期光储电站,西藏近期已有3座光储发电项目建成投运。
记者从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获悉:截至今年2月底,我国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规模首次迈上20亿千瓦台阶,同比增长23.3%。
储能电池技术正经历革命性突破,锂离子电池、固态电池、钠离子电池、液流电池等不同类型的储能电池加速发展,重塑能源存储版图。本期我们走近新型储能电池,揭秘“能源容器”的科技密码。
2025国际氢能大会暨国际氢能及燃料电池产业展览会日前在北京开幕。
国家能源局近日印发《关于进一步组织实施好“千家万户沐光行动”的通知》提出,各地在“千家万户沐光行动”组织实施中,要充分发挥市场作用,不得指定经营主体,不得强制要求配套产业,不得以特许经营等方式搞垄断开发,不得侵害农户利益,促进分布式光伏健康有序发展。
胜利济阳页岩油国家级示范区油气勘探取得重大突破,位于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内的新兴油田樊页平1区块,页岩层系石油探明地质储量达1.4亿多吨,技术可采储量达1135.99万吨。
2024年,“发展新型储能”首次写入中国政府工作报告。2025年2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门又发文推动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新型储能为何受到关注?“新”在何处?有哪些应用场景?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
记者20日从国家能源局获悉:截至2月底,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超34亿千瓦,同比增长14.5%。
据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介绍:日前,甘肃至浙江±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甘1标)基础首浇顺利完成,陇电入浙工程甘肃段开工。
国家电网3月18日宣布,大同—怀来—天津南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工程当日开工建设,这是我国“西电东送”的新通道,计划于2027年6月建成投运。
记者从国家能源局获悉:2月份,全社会用电量743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6%。
近年来,宁夏银川市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充分利用光照资源禀赋,在沙漠、戈壁、荒滩上大力发展光伏、风电等清洁能源产业,当地供电部门积极服务新能源并网消纳,实现资源的有效综合利用,不断助力绿色发展。
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全国发电总装机容量为33.5亿千瓦,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占总装机容量的比重为5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