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记者 孙璐璐 2025-07-21 17:19:56 证券时报
作为全球第二大债券市场,我国债市提质扩量,需要持续提升市场交易活跃度和扩大参与主体的多样性。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就修改部分规章公开征求意见,其中,拟取消对债券回购的质押券进行冻结的规定引发债市广泛关注,消息一经公布,短端利率债收益率迅速翻红。
根据现行的银行间债市登记托管结算相关要求,债券登记托管结算机构可依法为债券持有人提供债券质押登记服务,对相应债券进行冻结。由于质押式回购的债券所有权不发生转移,通过冻结质押券,可以防范违约风险,保护资金融出方的利益。但是债券回购期内大量利率债,尤其是短期债券被冻结,无法在二级市场流通交易,降低了债市整体的流动效率和交易活跃度。随着债券登记托管结算体系的日益强大,以及针对债市参与主体杠杆率、风险抵补等监管制度的完善,债市交易的违约风险已大为降低,通过冻结质押券的方式为资金融出方“上保险”的必要性已不强。相反,为质押券“解冻”可以提高债市流动性,便利外资机构参与回购业务。
一方面,债券回购业务中大量被质押的债券是短期利率债。今年以来,银行间债市月度质押式回购的成交规模在100万亿元左右,大量短期利率债“解冻”,将增加债券供给,提高债市的“深度”,更多潜在的交易需求将被释放,有利于提高债市流动性和发挥“价格发现”功能。这不仅为金融机构的负债管理提供更多便利,也有利于央行更顺畅地开展公开市场国债买卖的货币政策操作。市场“深度”增加了,也有利于减少波动性。
另一方面,我国债券回购业务以质押式回购为主,而海外成熟市场的主流回购模式是买断式。若质押券不冻结且在回购期间可以由资金融出方支配再利用,给资金融出方所带来的效果类似于买断式回购,可以兼顾境内债券市场现行回购业务格局与便利外资交易习惯,吸引更多外资参与境内债券市场,提升债市的“广度”。
取消对回购质押券的冻结还可能产生深远的涟漪效应。人民银行、香港金融管理局近日在“债券通周年论坛2025”上公布的对外开放优化举措中,就包括优化债券通项下的离岸回购业务机制安排,取消对回购质押券的冻结,进一步盘活质押券。境内银行间市场若同样如此,有利于进一步统一在岸和离岸人民币债市的交易规则,推动两个市场良性循环,促进人民币债券市场更好地与国际接轨。
(责编:李茜)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中小银行“跑步”入场科创债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财经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财经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财经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财经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财经网”及/或标有“人民财经网(www.peoplecen.com)”“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财经网”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财经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