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记者 张淑贤 2025-07-01 15:32:52 证券时报
沪深300指数问世已有20年。20年来,沪深300指数跟随A股市场历经多轮牛熊转换,其角色的变迁,深刻折射出我国资本市场功能的演进。
作为我国资本市场中首条A股跨市场指数,沪深300指数的编制方法与国际主流指数编制逻辑基本保持一致,指数问世之初即作为投资者观测市场的定价基准。随着我国资本市场改革的持续深化,沪深300指数的功能边界也随之拓展,逐步成为资源配置的核心枢纽。
这一进阶并非偶然,而是市场生态与制度设计协同作用的结果。一方面,万亿级产品跟踪规模、立体化对冲策略,让指数具备撬动资源的能力;另一方面,编制规则的动态优化,如成份股的动态调整、科创企业逐步纳入,在夯实指数定位的同时,进一步提升市场表征性。
“规模吸引资金,资金提升定价权”的正向循环,让沪深300指数成为机构资产配置的“默认选项”。目前,社保、养老金持有沪深300ETF规模超过3000亿元。这类长期资金的深度参与,进一步强化了指数的资源配置功能,让“定价—配置”的传导链条愈发畅通。
沪深300指数也是外资机构配置中国资产的重要标的。以沪深港通为例,2019年一季度末,北向资金持有沪深300成份股的市值占比为2%左右,而到2025年5月末,这一比例上升至近3%。
从引导国内资金流向,到衔接国际资本布局,沪深300指数有望从“本土枢纽”升级为“全球资产配置锚”。
(责编:李茜)
相关热词搜索:
人民财经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财经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财经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财经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财经网”及/或标有“人民财经网(www.peoplecen.com)”“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财经网”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财经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