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人民财经网

首页 > 金融 > 列表
  • 前11月全国实际使用外资7497亿元

    商务部14日发布数据显示,今年1至11月,全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7497亿元。11月当月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同比增长6%。

  • 做好养老金融大文章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等九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中国式养老事业 服务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从支持不同人群养老金融需求、拓宽银发经济融资渠道、健全金融保障体系、夯实金融服务基础、构建长效机制等五方面提出16项重点举措,明确养老金融发展“规划图”,推动做好养老金融大文章。

  • 前11个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7.1万亿元

    中国人民银行13日发布金融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11个月我国人民币贷款增加17.1万亿元,其中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13.84万亿元。

  • 险资频频举牌上市公司 长期资金支持市场发展

    11月,瑞众人寿举牌龙源电力H股,新华保险举牌国药股份A股、上海医药A+H股;12月以来,新华保险举牌海通证券H股、中国太保举牌中远海能H股……近期,多家险资机构频频举牌上市公司。

  • 纳入85只指数基金!个人养老金基金迎重磅新品种

    证监会官网显示,新纳入个人养老金基金名录的指数产品共有85只,包括跟踪沪深300指数、中证A500指数、中证500指数、中证800指数、创业板50指数、科创50指数、红利指数等多类指数基金。

  • 5G进入“下半场” 业绩高增公司受关注

    近期,5G领域利好消息频出。

  • 大消费板块持续活跃 行业复苏前景可期

    本周以来,大消费板块明显上涨。从行业指数涨幅来看,商贸零售以7.96%的涨幅居首,盘中创近一年半以来新高,美容护理、食品饮料、纺织服装行业累计涨幅均在5%以上。

  • 个人养老金扩容 引发三大猜想

    12月15日起,个人养老金将从36个试点城市推开至全国,可投资产品也新增了国债、养老储蓄、指数基金等。全面实施之后,我国第三支柱养老保险会迎来什么变化?发展空间有多大?

  • 2万亿元特殊再融资专项债下周发完

    根据中国债券信息网披露,北京市计划在12月18日招标发行2024年北京市第十一批政府债券。届时,年内“置换存量隐性债务”的2万亿元地方政府再融资专项债券发行任务将完成。

  • 增加更多稳定收益投资品种

    12月12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5部门发布《关于全面实施个人养老金制度的通知》。

  • 增强个人养老金保险产品吸引力

    自2022年11月启动以来,个人养老金制度正式实施已满两周年,即将面向全国推行。从保险公司的角度来看,与市场头部的互联网平台合作,让个人养老金触达更多年轻消费者、增强个人养老金保险产品吸引力,抢抓个人养老金全面铺开的历史性机遇迫在眉睫。

  • 个人养老金开户年末“冲刺”

    年末将至,多家银行开展个人养老金开户揽客“冲刺”,纷纷为在12月31日之前首次开户者发放立减金、贴金券、红包等。

  • 中证A500ETF迎来首只分红产品

    12月11日,工银瑞信基金宣布,工银中证A500ETF拟进行分红,成为首只分红的中证A500ETF。

  • 个人养老金制度扩围在即 全面构筑养老保障第三支柱

    近日有消息指出,在36地先行试点的基础上,个人养老金制度即将在全国范围内推行。

  • 国家网信办集中整治网上金融信息乱象

    国家网信办集中整治网上金融信息乱象。

  • 科技提升保险保障能力 做好养老金融大文章

    日前,在2024年度中国保险鼎峰50人论坛上,与会嘉宾表示,在数字化时代,保险业高质量发展必须适应数字化浪潮。要以科技提升保险业服务民生保障水平,做好养老金融大文章。

  • 财政部将发行400亿元贴现国债

    据财政部网站消息,财政部拟发行2024年记账式贴现(七十二期)国债,期限182天,总额为400亿元。

  • 抢抓新机遇!万亿级低空经济蓄势高飞,超三成财险公司已布局

    由于低空经济涵盖众多新兴领域,技术迭代速度快、应用情景广泛,风险状况也更为复杂。如何有效提升低空经济业务相关的综合风险管理能力,是保险业目前共同面临的课题。

  • “债牛”发动 多个国债期货品种创新高

    昨日,债券市场再次走牛。12月10日,30年期、10年期、5年期、2年期国债期货均创下有记录以来新高。

  • 年内A股回购金额已超1600亿元 “注销式”成主流

    A股上市公司回购潮持续升温。Wind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已有2446个回购方案实施完毕,涉及金额超过1600亿元,远超去年全年水平。

  • 涉农贷款累计投放超3600亿元

    近年来,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湖南省分行秉承服务“三农”、城乡居民和中小企业的市场定位,持续在民营小微、乡村全面振兴、民生服务、绿色普惠等领域发力,助力湖南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AI应用暴风眼:变革与洗牌共存

    寒武纪调入上证50指数,引发市场高度关注。近期,二级市场被资金追捧的AI概念股多数却面临着营收少等不确定性的挑战,这究竟是泡沫还是产业变革前夜的胎动?

  • 外资金融机构看好中国经济前景

    外资金融机构近期密集发声,认为9月下旬以来中国政府发布的一揽子增量政策,叠加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等存量政策,有力提振了市场信心、稳定了市场预期。

  • 1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全部安排完毕

    记者近日从国家发展改革委获悉,截至目前,用于“两重”建设的70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已分三批全部安排到项目,另安排3000亿元用于加力支持“两新”工作。至此,全年1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已全部安排完毕,正在加快推进实施。

  • 推动农业发展 带动农民增收

    把金融势能转化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动能,是湖北金融机构的一项重要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