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随着第二批中证A500ETF的陆续成立,A股市场再迎240亿元增量资金。
今年以来,宠物经济维持高速增长态势,进入四季度业内继续保持高预期。近期,多家宠物食品上市公司接受投资者调研,对四季度国内外业务均释放积极信号。
自9月一系列超预期政策出台以来,A股市场活跃度显著提升。作为活跃资金的典型代表,龙虎榜上榜资金受市场各方关注。本文通过大数据分析,多维度透视龙虎榜呈现的新特征及其蕴含的风险和机会。
11月18日,备受关注的华为年度高端旗舰系列华为Mate 70系列正式开启预订。华为官方商城显示,截至11月19日17时,预约人数已突破230万。据了解,华为Mate 70将搭载新麒麟芯片且首发搭载华为纯血鸿蒙操作系统。
今年以来,保险资金累计举牌达17次,涉及被举牌公司15家,举牌次数创2021年以来新高。
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新版LPR报价:1年期品种报3.10%,上月为3.10%;5年期以上品种报3.60%,上月为3.60%。
11月19日,华夏、华泰柏瑞、易方达、嘉实、南方、华安等多家基金管理人官网披露,将旗下大型宽基股票ETF(交易所交易基金)管理费率、托管费率调降至0.15%、0.05%。这包括6只规模超千亿元的股票ETF,其中华泰柏瑞沪深300ETF单只规模接近4000亿元。
今年以来中小银行改革化险节奏明显加速,包括村镇银行、地方农村信用社、小型农商行在内,被收购后合并解散或改为旗下分支机构的中小金融机构数量远超去年。
记者从财政部获悉,截至10月末,各地今年累计发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3.9万亿元。其中,8—10月发行2.1万亿元。今年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已基本发行完毕。
11月18日,中国气象局国家气象信息中心联合郑州商品交易所共同研发的气温指数正式发布。
证券时报记者从财政部了解到,财政部已将6万亿元债务限额下达各地,指导督促地方抓紧履行法定程序。部分省份已经启动发行工作,加快政策落实落地。
10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国家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设立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有关事宜的通知》,正式设立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同日,中国人民银行与中国证监会联合印发《关于做好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SFISF)相关工作的通知》,正式启动互换便利操作。
财政部18日公布10月份财政收支运行数据。
11月15日,财政部国债招标室公布2024年超长期特别国债(六期)第三次续发行招标情况,标志着今年1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完毕。同日,地方政府启动新一轮存量隐性债务置换债券发行工作。
经过最近十多年发展,以普惠信贷为代表的普惠金融有长足进步。
为引导信贷资金快速直达基层小微企业,由金融监管总局、国家发展改革委牵头,建立了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地方相应建立工作机制,从供需两端发力,统筹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和银行放贷难的问题。
国家产融合作平台是部署在工业和信息化部“数字工信”系统下的公共服务平台,主要用于汇聚金融资源、对接产融信息、帮助企业融资,为企业和金融机构提供政策引导、融资对接、咨询培训、智能评价等服务。
当前,有关部门和金融机构多措并举提升科技金融服务水平,为企业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提供有力支持,助力做实做强做优实体经济,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
2024年11月16日,以“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助力中国式现代化”为主题的第八届财经发展论坛在人民日报社举行。论坛由上海财经大学中国公共财政研究院、人民日报《人民周刊》杂志社联合主办,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上海财经大学北京研究院协办。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进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长期护理保险被誉为社保“第六险”,启动试点以来,已运行8年时间,覆盖人口超过1.8亿。
近年来,随着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和监管政策的逐步放宽,并购支付工具也呈现出日益丰富和多元化的趋势。
11月14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进一步提升金融服务适老化水平的指导意见》。
越来越多的“硬科技”企业通过并购重组做大做强。今年上市的企业中,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占比超八成;创业投资、私募股权投资“募投管退”在政策支持下出现了新变化。
移动支付空前便利的今天,一些特殊人群的支付问题也随之出现。上海国际化程度高,老龄人口多,一“老”一“外”遇到的支付难题尤其明显。近年来,上海各金融机构不断优化产品、完善服务,努力让老外支付“不见外”、老人支付“无障碍”。
近期,资本市场并购重组进入活跃期,其中,国有控股的上市公司更是成为并购重组的主要参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