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人民财经网

首页 > 金融 > 列表
  • 提高内贸险供给水平和服务质量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商务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等七部门联合对外发布《关于发挥国内贸易信用保险作用 助力提高内外贸一体化水平的意见》,提出加大对重点行业企业内贸险服务力度,丰富内贸险产品和制度供给。

  • “一年融资三四次”频现:香港再融资规模将连续四年超越IPO

    “去香港上市并非一锤子买卖,香港的再融资制度相比其他市场有着巨大优势。”一家港股上市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证券时报记者,对于亟需资金出海或进一步扩张的企业而言,赴港上市不仅能在IPO时募集资金,后续的再融资制度更能及时缓解企业的“不时之需”。证券时报记者发现,在香港市场,一家公司一年融资三四次的案例并不鲜见。

  • ETF配置占比不断攀升 震荡行情公募FOF也有好收成

    证券时报记者注意到,被称为“基金买手”的FOF,在显著波动的市场中积极调整资产配置,特别是增加了ETF的比重,利用被动投资工具实现灵活布局。展望2025年,多位基金经理表示将继续优化资产配置,尤其是在价值红利和成长风格方面,通过灵活运用ETF等多元化工具,抓住市场机遇,实现持续的稳健增长和超额收益。

  • 外资参与度大幅提升 熊猫债点心债齐放量

    今年以来,熊猫债、点心债发行量增长显著,发行人中纯外资主体数量明显增多,债券期限进一步拉长,这些积极变化显示出人民币债券融资吸引力提升,人民币债券市场活跃度升温。展望明年,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央行将适时降准降息,保持流动性充裕。明年是中资企业境外债到期的“大年”,熊猫债、点心债市场仍有望保持较高的发行热度。

  • 2025年贵金属纪念币都有啥?人民银行发行计划来了

    据人民银行官网消息,人民银行2025年贵金属纪念币项目发行计划共包括10个项目、56个品种。

  • 12月LPR维持不变:1年期3.1% 5年期以上3.6%

    据中国人民银行官网消息,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2024年12月20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为:1年期LPR为3.1%,5年期以上LPR为3.6%。与上月相比均维持不变。

  • 金融监管总局:加强保险资金运用内部控制建设

    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官网消息,为加强保险资金运用内部控制建设,提升保险机构内部控制管理水平,金融监管总局近日印发了《保险资金运用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4号-第6号)》。

  • “1+1”推进速度超预期 分析师看好明年券业并购主题

    时至年末,多家券商发布非银行业2025年年度策略,不少券商明确看好明年券业并购整合的主题机会。

  • ETF适合哪些类型的投资者?

    ETF适合哪些类型的投资者?ETF正逐渐成为市场投资者的重要投资工具,其所具备的天然优势也正在被多种类型的投资者所接受。

  • 港交所拟修改IPO定价等关键规则

    12月19日,香港交易及结算所有限公司全资附属公司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刊发咨询文件,就有关优化首次公开招股(IPO)市场定价及公开市场的建议征询市场意见。咨询期为三个月,于2025年3月19日(星期三)结束。

  • 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同比增长11.2%

    记者19日从商务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获悉,1至11月,我国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1286.3亿美元,同比增长11.2%。

  • 业界:推动AIC股权投资 实现资本与科创“双向奔赴”

    一直以来,科技创新具有投入大、周期长等特点,从基础研究到成果落地转化,需要大量长期、稳定的资金投入。如何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为其提供更多资金支持?

  • 政策与内需齐发力 外资公募看好中国市场

    在全球政治经济环境日益复杂的背景下,海外政策的波动对中国资本市场构成了新的挑战。不过,随着国内利好政策持续落地和结构性行业的崛起,外资公募认为投资者有望在2025年捕捉到更多优质的投资机会。

  • 选成长还是选红利 跨年行情下基金分歧加大

    尽管成长风格在当前基金业绩来源上仍占主导,但有关成长与红利的策略分歧在加大。

  • 利率下行低风险资金“搬家” 红利主题ETF规模破千亿

    Wind数据显示,中证红利低波指数最近一个月出现明显反弹,从11月18日到12月18日上涨了超5%,同时,红利主题ETF强势吸金,近一个月获得了近200亿元的净流入,截至今年12月17日的总规模已经突破千亿元大关。

  • 充电行业掀IPO热潮 盈利难题成最大障碍

    在政策利好和新能源汽车需求的双重刺激下,充电行业掀起了一股上市热潮。星星充电、挚达科技等企业纷纷冲刺IPO,特来电也曾筹划分拆上市,这一系列举动表明,充电企业对进军资本市场充满了期待。

  • AI眼镜概念股大涨 上市公司集中提示风险

    近段时间以来,受多公司发布AI眼镜新品等刺激,A股AI眼镜概念股大涨,12月18日,相关概念股热度不减,其中博士眼镜、润欣科技、明月镜片、卓翼科技、中光学、瀛通通讯、比依股份等多只概念股涨停,恒玄科技、佳禾智能、云天励飞、星星科技、宇瞳光学等多只个股跟涨。在此背景下,上市公司纷纷针对公司AI眼镜业务发声。

  • 从“不感兴趣”到“大力欢迎” 险企养老社区布局与地方政府终“同频”

    在老龄化加速,养老产业和养老服务供给受到关注之际,“险企系”养老社区成为养老服务市场重要组成部分。

  • 高质量并购要追求1+1>2

    据数据宝统计,2014年~2023年,A股公司已完成的并购事件总体业绩未达成率为30.41%,反映实现成功的并购绝非易事,凸显并购活动的复杂性和挑战性。那么,企业该如何提高并购成功率,实现1+1>2的并购效果呢?

  • 政策给力企业发力 2024年并购重组呈现七大特征

    今年以来,在一系列重磅政策的支持下,资本市场并购重组风起云涌,不仅激发了市场的活力,也为企业发展带来新机遇。本文通过分析2024年以来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呈现的新特征,甄别相关风险点,为各市场参与方洞察趋势和应对挑战提供决策参考。

  • 董监高责任险投保升温 高管对冲“无心之失”有了安全垫

    今年以来,公开发布董监高责任险购买计划的上市公司已超过400家,投保数量创历史新高,即便是非上市公司也开始加入购买行列。

  • 锚定新质生产力 资本市场向“新”而行大有可为

    光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高瑞东表示,资本市场已成为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主阵地之一,预计将进一步引导资本向新质生产力领域聚集,提升制度包容性,充分发挥资源配置功能,支持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提升资本市场服务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能力。

  • 证券纠纷普通代表人诉讼再添两例 切实保护投资者利益

    2020年新《证券法》实施以来,继“飞乐音响”案、“五洋债”案后,证券纠纷普通代表人诉讼再添两例。

  • 服务银发之需 养老金融更贴心

    养老公寓承担了老人的养老服务,也面临着养老公寓设施设备老化、失能失智老人护理院升级的问题。为充分响应养老服务的刚性需求,养老公寓亟需资金注入。

  • 金融大模型商业化尚需周期

    近日,在马上消费承办的“2024数字产业生态伙伴大会”上,马上消费推出全面迭代升级的天镜大模型2.0版本,展示了其在金融大模型技术领域的前沿成果与创新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