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据海关统计:前8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28.58万亿元,同比增长6%。其中,出口16.45万亿元,增长6.9%;进口12.13万亿元,增长4.7%。
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为了深入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本报记者采访了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党组书记、局长罗文。
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中秋假期(9月15日至17日),全国国内出游1.07亿人次,较2019年同期增长6.3%;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510.47亿元,较2019年同期增长8.0%。
第四十七届世界技能大赛15日晚在法国里昂闭幕,中国代表团在本次大赛中表现出色,在全部59个项目中,共获得36枚金牌、9枚银牌、4枚铜牌和8个优胜奖,位居金牌榜、奖牌榜和团体总分首位。

为什么中国金融改革滞后于经济改革?

数据如何成为社会运行的重要一环?

9月13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决定》。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改革怎么延、如何改?这段时间,全社会都很关心,也有不少议论。相关专家认为,理解和认识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改革,把握“321”很关键。
就现阶段推进延迟退休改革的意义,南开大学经济学院教授、中国人口学会副会长原新接受了记者采访。

科技革命怎样赋能金融行业变革?

为什么说数据安全关系国家安全?

数据显示,2014年以来,我国共有1.5亿农业转移人口平稳有序进城落户,全国户籍人口城镇化率由2014年的35.9%提高到2023年的48.3%。新型城镇化建设稳步实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扎实推进,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动能。
理论研究与实地调研相结合,关注经济运行中的实际问题,一直是黄益平秉持的工作方法。国资创投如何更好发挥作用?地方招商引资如何更好推进?如何有效提振信心、刺激消费?如何迎接和拥抱AI时代?针对一系列当下的热点经济话题,黄益平接受了《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专访。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近日发布了《2024年全球创新指数(GII)报告》先期报告,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报告显示,中国的全球百强科技创新集群数量连续第二年位居世界第一位,美国位居第二位,其次是德国、印度和韩国。

在数据流通利用环节,如何体现权责一致的安全责任?

如何理解数据持有者享有数据使用权?

从数据看,今年民航暑运可谓“热辣滚烫”:7月份我国民航运输规模创月度历史新高,进入8月,单日旅客运输量再创历史新高,截至8月31日,民航暑运累计运输旅客1.4亿人次,又创历史新高……
民革中央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全国政协委员何杰长期从事金融证券问题的研究,在推动绿色金融发展、可持续金融、碳交易所设立等领域做了大量开创性工作。近期他在接受证券时报记者专访时指出,要大力发展绿色金融,深度赋能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什么是数据治理?

与知识经济相比,数据经济具有哪些特征?
值此第六届外滩金融峰会召开之际,证券时报记者专访了本届峰会执行主席、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常务理事、上海新金融研究院理事长屠光绍,分享他对中国金融业未来之路的看法。

越来越多外国游客选择“China Travel”,近距离、全方位地感受新时代中国之美,拍摄发布的旅游见闻成为全球社交平台的“顶流”。

记者从交通运输部获悉:今年前7月,货运量、港口货物吞吐量等交通运输主要指标均保持增长。
记者从工业和信息化部获悉:今年前7月,我国通信行业运行总体平稳。截至7月末,我国已累计建成5G基站399.6万个,比上年末净增61.9万个;5G移动电话用户达9.5亿户,比上年末净增1.28亿户。

新质生产力在中国加快发展,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等特征的高技术制造业欣欣向荣、增长强劲,成为中国经济新动能新优势的一个生动注脚。
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工业企业利润数据显示:7月,随着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新动能持续培育壮大、工业生产保持稳定,工业企业利润延续恢复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