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7月28日,国家税务总局有关负责人出席“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时介绍,“十四五”时期我国税收收入规模稳步增长、结构持续优化,税收收入与GDP增速大体匹配。
近日,中国省级“双碳”指数2022—2024年度评价报告在京发布。本次评价报告表明,中国绿色低碳转型行动展现出强大韧性,对外坚守气候承诺,对内积极引导各省区市全面绿色转型,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正稳步推进。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商务部等部门印发《关于实施鼓励外商投资企业境内再投资若干措施的通知》,推出多项具体措施,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鼓励外商投资企业境内再投资。
从2025年1月1日起,每孩每年发放育儿补贴3600元,至其年满3周岁——国家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28日公布。这是一项全国性的重要民生政策。
国务院国资委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正式发布人工智能“焕新社区”平台,打造面向全社会的人工智能开源开放创新载体。目前,“焕新社区”已正式上线,提供“算力、模型、数据、国产、场景、专区”六大类核心功能。
7月27日,农业农村部等十部门发布促进农产品消费实施方案,明确9方面23条举措,从优化供给端、创新流通端、激活市场端等共同发力,扩大农产品消费。这一实施方案的发布释放出拓消费、扩内需的积极信号,对持续推动经济稳中向好具有重要意义。
今年上半年,中国财政运行情况如何?财政政策“更加积极”有何体现?财政部有关司局负责人在7月25日举行的上半年财政收支情况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今年以来,财政运行总体平稳,民生等重点领域支出得到有效保障。
今年3月以来,司法部部署开展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近日,司法部会同相关部门组成的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指导组深入多地指导评估工作,现场为各地涉企行政执法工作“把脉问诊”。
产业体系建设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也是大国竞争的战略焦点,在经济体系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今年下半年,工业和信息化领域将落实扩大内需战略,全力巩固工业经济基本盘。
7月2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税收改革与发展有关情况。
记者从国铁乌鲁木齐局获悉:截至7月28日,今年新疆阿拉山口、霍尔果斯铁路口岸通行中欧(中亚)班列超过1万列,阿拉山口铁路口岸过货量完成977.8万吨、同比增长3.7%,霍尔果斯铁路口岸过货量完成796万吨、同比增长20.3%。
农业农村部近日印发《关于稳步推进稻渔综合种养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从规范提升、转型升级、富民增收、保障措施4个方面提出10项要求。
扭住实体经济不放,安徽着力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超前布局未来产业,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
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外资企业相关人士认为,面对更趋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中国经济顶住压力、迎难而上,中国大市场展现强大韧性,成为支撑高质量发展向优向新的关键力量。
7月26日至28日,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在上海举办。“智能时代 同球共济”的主题贯穿始终,为全球人工智能领域带来一场思想与创新碰撞的盛宴。
“今天中午就餐人数有100多人。米饭蒸4盘,辣椒炒肉备量增加15%,水煮鱼不用那么多。”在湖南长沙市长沙县金井镇政府的机关食堂,管理员陈磊看着“刷脸认证就餐”系统反馈的用餐情况和就餐人数,通知后厨按需备餐。
这阵子,我和一些朋友都买了新家电。近期看到有一项数据,说今年以来家电以旧换新已经超过1亿台。补贴多、消费热,是不是因为“投资于人”政策在发力?它还能从哪些方面惠及全社会?
由农业农村部、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山东省人民政府共同举办的2025年国际粮食减损大会25日在山东济南开幕。
7月22日,大暑节气。安徽大剧院会堂,安徽省科技型外向型企业高质量发展交流推进会现场成了“考场”,800名企业负责人集中对30多个省直部门进行满意度测评。
7月24日,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数字丝路发展论坛在福建泉州开幕。本次论坛主题为“数智海丝 共迎未来——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来自全球49个国家和地区,及13个国际组织的600余名嘉宾参会。
7月25日,财政部召开2025年上半年财政收支情况新闻发布会。
据青岛海关统计:上半年,黄河流域9省区进出口总值达到3.12万亿元,创历史同期新高,占全国总值的14.3%,同比增长8.2%,连续17个月保持增长,高于全国整体增速5.3个百分点。黄河流域正在成为外贸发展的重要引擎之一。
这个夏天,演艺市场热度不断上升,各地创新形式,联动多元消费业态,文旅市场亮点纷呈。
牢记嘱托,吉林以实干为谱、创新为弦,在希望的田野上,奋力奏响现代化大农业新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