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人民财经网

首页 > 要闻 > 列表
  • 生成式人工智能爆发,未来“人工”会被取代吗?

    写诗写得比我好,画画水平比我高,能剪视频,能做PPT,最近人工智能是真“能”了,我想知道:未来我会被AI取代吗?

  • 建设沿江铁路,打造高铁“走廊”

    崇明岛畔,江海交汇。水面下,“领航号”盾构机正以每天16至28米的速度向江苏太仓方向掘进,沪渝蓉沿江高铁上海经南京至合肥段崇太长江隧道建设如火如荼。

  • 当人工智能来“推门”

    今年全国两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指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本路径。”作为未来产业,“具身智能”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人工智能,成为今年全国两会热度最高的词语之一。

  • 中央空管办部署开展防范无人机扰航工作

    针对多地出现的无人机干扰民航航班运行问题,为进一步加强民用运输机场及周边区域安全防控工作,经报中央空中交通管理委员会审批,中央空中交通管理委员会办公室近日会同中央和国家机关、军队有关单位研究印发专项措施,推进民用运输机场防范无人机干扰航班运行工作。

  • 农业生产科技范儿(春耕进行时)

    在今年的春耕生产中,各种新技术、智能化农业机具纷纷“上岗”,一幅幅“科技春耕图”在各地铺展开来。

  • 消费品售后服务新标准发布

    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近日批准发布新版《消费品售后服务方法与要求》国家标准,新标准将于2025年5月1日起实施。

  • 国家高新区,攀“高”向“新”为何能

    国家高新区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方面优势明显。截至2024年底,国家高新区聚集了全国33%的高新技术企业、46%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67%的独角兽企业。大量高端创新资源,产出了一批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

  • 预付式消费总“踩坑”,难题咋解?

    今年全国两会有人大代表说:“预付式消费,我也踩过‘坑’”,我和我身边一些亲友也都有过类似经历。“3·15”又到了,我想问预付卡经营者卷钱跑路为啥一直存在?有没有办法根治?

  • 推动更多资金资源“投资于人”

    开年以来,一个个民生“红包”聚焦解决百姓急难愁盼,一项项务实举措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政策力度正转化为民生温度。

  • 数读“国家账本”:1.3万亿超长期特别国债怎么花?

    3月14日,《关于2024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25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全文正式公布。翻阅这个“国家账本”,可以发现今年政府债券安排规模明显增长。

  • 智能驾驶加快向我们走来

    近期,智能驾驶加速走进现实——长安、比亚迪、吉利等车企先后发布智驾普及战略。

  • 提升跨境投融资便利化水平

    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13日发布通知,持续扩大跨国公司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业务试点,进一步拓展试点范围。

  • 全国颁发有效认证证书415万多张

    记者13日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获悉,截至2024年底,我国共颁发有效认证证书415.8万余张、获证组织约110万家,为营造安全、优质的放心消费环境提供了切实保障。

  • 春风行动累计发布岗位3100万个

    记者13日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获悉,近期各地持续开展春风行动,强化劳务对接,举办招聘服务活动,帮助劳动者实现就业。

  • 不动产统一登记改革便企惠民

    记者近日从自然资源部获悉,今年是《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正式施行十周年,不动产登记从“分散”到“统一”,从“纸质证书”到“电子证照”,服务各行各业、造福千家万户,实现了从量变到质变的跨越式发展,有效服务和支撑了经济社会发展。

  • 消费者有哪些维权渠道?(聚焦315·服务港)

    生活中,消费者遇到消费纠纷,应该如何维权?

  • 旅居养老:远处安家,生活添彩

    旅居养老,老年人体验如何?服务怎么样?如何保障服务质量?记者近日在北京、云南进行了采访。

  • 全国将新增1000万亩再生稻

    近日,农业农村部印发《促进再生稻发展重点工作导引(2025—2030年)》,提出围绕品种、农机、技术、基础保障、政策支撑等方面制定再生稻全产业链问题清单,指导各地进一步抓好再生稻生产。

  • 招投标改革,9000项目“双盲”评标

    2021年9月起,河北石家庄市在工程建设、政府采购领域实施招标投标“双盲”评审改革,通过盲抽评标专家、盲评投标文件等举措,构建统一规范、阳光高效的招标投标平台体系。

  • 人民论坛:涵养创新的“热带雨林”

    “支持大模型广泛应用,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手机和电脑、智能机器人等新一代智能终端以及智能制造装备”……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新质生产力的相关表述引发广泛关注。如何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大家的讨论很热烈。

  • 前两月汽车产销实现两位数增长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得益于新一轮以旧换新政策加力扩围和早早落地、企业技术升级和产品焕新刺激需求,今年前两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455.3万辆和455.2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6.2%和13.1%。汽车行业的良好开局,为实现一季度开门红奠定了基础。

  • 前两月国家铁路发送货物6.22亿吨

    记者从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获悉:今年前两月,国家铁路累计发送货物6.22亿吨,同比增长2%;日均装车17.5万车,同比增长3.5%。

  • 统筹“硬投资”“软建设”,“两重”建设良好开局

    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两重”建设,是党中央着眼全局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推动高质量发展、把握发展主动权的重要抓手。

  • 交通运输部部署公路服务区提质升级任务

    据交通运输部官网消息,近日,交通运输部印发《2025年全国公路服务区工作要点》,要求各地统筹做好公路服务区建设改造、运营管理、服务保障等6个方面工作,明确22项重点任务,全面提升公路服务区服务水平,推动服务区高质量发展。

  • 世界首条环岛高铁累计运输旅客破3亿人次

    据中国铁路微信公众号消息,海南环岛高铁自2010年12月30日东段建成开通以来,累计发送旅客突破3亿人次,单日最高发送旅客17.8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