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下团组”并发表重要讲话。在全国两会胜利闭幕之际,本报摘编习近平总书记上述重要讲话的部分内容,与海内外读者一起重温、学习和领悟。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优化就业创业服务,拓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渠道”。面对怀抱梦想步入社会的年轻人,代表委员围绕拓宽青年就业创业渠道共同支招、畅想未来。
3月10日上午,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第三场“委员通道”在人民大会堂举行,9位委员接受了记者采访。
为优化就业创业服务,拓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渠道,郑州航空港区充分发挥自身产业优势,积极挖掘新的就业增长点,实施稳岗位扩岗位行动,2024年为先进制造业企业提供就业岗位15万个。
创新、试点、探索,再复制推广到全国,推动自由贸易试验区高质量发展,打造制度型开放新高地,是新形势下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新要求。
“在全面深化改革中,我们要坚持守正不迷失方向,坚持创新把握时代。”福建省三明市委书记李春代表表示,要始终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始终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使改革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大国重器持续“上新”,重大科技成果不断涌现,创新成果加速转化……我国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新质生产力蓄势赋能。代表委员表示,要坚定发展信心,锐意进取,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千里之外,两村相牵。在浙江省长兴县新川村的结对共建村——贵州省台江县台盘村,附近就是新川村设立的企业,智能车间里,工人们熟练地操作数字化系统,12条全自动生产线全速运转,机械臂精准组装电池组件。
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很多关乎经济的信息引起国际社会广泛关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国际人士积极评价过去一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成就,认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一系列目标举措令人鼓舞,中国经济有望保持持续向好势头,为世界经济注入更多动力和确定性。
外贸、外资,联通国内国际,对稳增长稳就业、构建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支撑作用。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形势,稳外贸、稳外资如何再发力?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各界人士围绕这一话题建言献策。
“新能源汽车年产量突破1300万辆”,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亮出成绩单。面对广阔的市场需求和多样的用户期待,来自产业一线的代表委员围绕提升新能源汽车驾驶体验谈问题、论趋势、想法子。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我们的社会群体正在细化分化,对这些年出现的快递小哥、网约车司机、电商从业人员等,在管理服务上要跟上,填补好这个空白。要既有管理,又有服务。”日前,记者采访了几位代表委员,请他们谈谈如何做好新就业群体的服务凝聚工作。
消费市场新变化,给企业发展提出了新课题。记者连线会内会外,探讨如何进一步释放青年消费巨大潜力。
去年以来,我国部署推进消费品以旧换新,带动汽车、家电、家装厨卫等相关产品的销售额超过1.3万亿元,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因地制宜推动兴业、强县、富民一体发展,做好‘土特产’文章”。乡村旅游的流量,如何变成乡村产业发展的“增量”?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持续推进城市更新和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如何统筹推进好房子、好小区、好社区、好城区“四好”建设,不断提升城市的业态、功能、品质,会内会外展开热议。
“资源型城市转型,关键要做到‘无中生有’。”辽宁省阜新市市长周鹏举代表说,要坚持强化科技创新、推动数字化融合、因地制宜发展的方向,寻找和发掘增量资源,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带动传统产业转型和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和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去年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5.75万亿元,同比增长17.1%,同时我国免签入境外国人人次实现翻番,文旅业已经成为拉动消费、提振内需的重要引擎。”厦门航空党委书记、董事长赵东委员表示。
“推动创新优势转变为发展胜势,关键在于科技成果的高效转化应用,切实用科技创新的‘关键变量’催生高质量发展的‘最优增量’。”山东省枣庄市委书记张宏伟代表建议。
“加快构建国家水网是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在更高水平上保障国家水安全的重要举措。”水利部总工程师仲志余委员说。
物流,一头连着生产,一头连着消费,是实体经济的“筋络”。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实施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专项行动。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对于增强产业竞争实力、畅通国民经济循环具有重要意义。
在武汉经开区,无人驾驶汽车平稳行驶在路上;在深圳北站,乘客可搭乘直升机飞往深圳各区……随着科技发展,未来交通将呈现出怎样的图景?代表委员一起畅想。
预算报告被称为“国家账本”。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如何持续用力、更加给力?支持扩大国内需求、改善民生,财政政策有哪些举措?代表委员和会外专家展开热议。
“两个赞”不一般,一个赞的是开放,一个赞的是创新。从中,我们更能看到发展的包容性。
各地各部门推出一系列政策举措,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齐发力,充分释放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潜力,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推动建设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