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3月的北京,春意渐浓。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北京开幕,参加全国两会的代表委员认真审议讨论政府工作报告。
“老破小”怎么“爆改”、筹资比例怎么定、如何用新工艺打造高品质住房……为了让“好房子”从暖心愿景变成舒心日常,代表委员积极建言献策。
两会说“新”。
3月5日上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首场“部长通道”在人民大会堂举行,4位部长接受了记者采访。
3月5日上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首场“代表通道”在人民大会堂举行,6位代表接受了记者采访。
中国全球创新指数排名提升至第11位,制造业总体规模连续15年全球第一,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今天的中国,新旧动能加快转换,绿色发展活力十足,在高质量发展之路上稳步前行。
划重点!政府工作报告里提到了这些新词热词。
3月5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就解读《政府工作报告》举行吹风会。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这些KPI与你有关。
政府工作报告里的惠民政策都有哪些?戳图了解!
3月5日,李强总理向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要点如下。
娄勤俭表示,会议期间将举行3场记者会,届时国务院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将分别就外交、经济、民生主题回答记者提问。根据人大会议新闻中心同日公告,经济主题记者会将于3月6日下午举行。
今年全国两会,围绕人工智能(AI)与产业融合等话题,多位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建言献策。其中,建立健全AI在细分行业的使用标准,加快AI人才培养的讨论声量最大。人工智能日益突出的安全问题、造假问题等也被代表委员高度关注。
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过去一年,中国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依托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在扩大国际合作中不断提升开放能力,取得积极成果。
过去一年,各领域深化改革情况如何?未来又该在哪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持续发力?代表委员建言献策,畅抒己见。
科技创新取得突破、消费潜力持续释放、高端制造业蓬勃发展……开年以来,中国多领域传来“稳”“进”“好”信号,高质量发展持续保持稳中向好态势。国际机构也看好中国经济,以实际行动为中国发展前景投下“信任票”。
百姓身边的新变化,蕴含着奋力打开改革发展新天地的大道理。
向着宏伟目标接续奋进,就要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牢记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确保党中央的决策部署落地生根。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持干字当头、奋发有为,高质量发展成为主旋律,实践中亮点纷呈。
新就业群体工作环境复杂,送外卖时路上车水马龙,上门提供家政服务可能面对各类未知状况,如何完善相关保障措施?
3月4日的“委员通道”上,听到记者关于江苏扬州仁丰里城市更新项目的提问,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江苏省委会主委周岚说,仁丰里城市更新项目,“是政府、百姓、市场三方携手共建的结果。”
“可别小瞧这一个百分点。每一个百分点都弥足珍贵、来之不易,每多一个百分点,我们就多一分底气,多一分保障。”严建兵坚定地说,“希望为我国粮食安全多作点贡献,让每一个中国人都吃得饱、吃得好、吃得放心。”
数据,是观察经济发展的重要视角,蕴含着丰富的信息与故事,汇聚出中国经济全景图。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 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近日发布,从健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激励机制、推行由常住地登记户口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保护进城落户农民合法权益、强化乡村全面振兴要素保障等方面,对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作出部署。
3月3日,出席2025年全国两会的代表委员陆续现身驻地酒店。证券时报记者从现场了解到,今年全国两会不少代表委员特别关注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并就上市公司如何通过并购重组做大做强等建言献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