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当越来越多的竹吸管替代塑料管,越来越多的竹篮走进菜市场,我们改变的不仅是消费习惯,更是在重塑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方式,形成文明健康的生活风尚。
如今的麦收,真是越来越有科技范儿了。收割机装上北斗导航,开得笔直;人工智能平台瞅准收割时机,指挥机器下地;全国的收割机在哪儿忙活,调度平台上一目了然;麦粒掉得也少了,丰收的底气更足了。今年夏收,80多万台收割机在田里跑,效率比5年前提高了30%以上。
一个城市如何找准自身定位、做大做强自身优势?不妨以山东潍坊为案例一探究竟。
去年11月,联合国粮农组织发布《精准农业技术与中国最佳实践》报告,分析了我国精准农业的多个优秀案例。大江南北、沃野田畴,精准农业实践正结出越来越多硕果。
新质生产力代表先进生产力的演进方向,向“新”而行的中国经济将行稳致远,为全球发展增添新活力、注入新动能。
食品安全大于天,干净卫生是行业的底线。立规矩、强管理,以治理创新护航新业态健康发展,必能守护好消费者舌尖上的安全。
“人民性”正是人民城市的根本属性。活力蕴藏在人气之中,城市运营要始终眼中有人,用接地气的办法吸引人、凝聚人。
推动内外贸一体化,是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
中欧班列不仅沟通中国制造与全球市场,也连接世界制造与中国市场,中国与世界同频共振、共同发展。
小鹏等车企最新启动与供应商签署协议,重点车企“供应商支付账期不超过60天”承诺从纸面走向现实。这是行业“反内卷”的关键标志之一,对维护市场公平、保障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走进上海南京东路的百联ZX创趣场,仿佛穿越“次元壁”,瞬间被拉入全新时空。动漫商店前购物者排长龙,年轻人在不同IP场景前拍照,大屏共创等活动吸引众多观众……
“袁老师,您的种子在冈比亚生根了,我们不再挨饿了。”前不久,曾受教于袁隆平团队的非洲农民穆萨,带着丰收的新米来到袁老墓前悼念。不少人因这袋1.2万公里外的新米而动容。
人才带动技术创新,技术开拓市场,市场反哺人才培养,这样的正向反馈,为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构建了新的人才“蓄水池”。
今年上半年,我国汽车产销量首次双超1500万辆,同比均实现两位数增长。得益于持续整治“内卷式”竞争,车企生产节奏稳定,压库存状况得到改善,产业活力持续释放。
因地制宜探索适合自己的发展模式,让更多的乡村在全面振兴的道路上像“桃花村”一样,绽放出美丽与活力,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
在视频平台追剧、看电影,时不时发两句弹幕,是许多网民的日常。可你或许想不到,“发弹幕”也能变成“职业”。
7月10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今年夏粮产量达到2994.8亿斤,总体保持稳定。克服前期旱情等不利气象因素影响,夏粮丰收来之不易,为稳定全年粮食生产奠定了坚实基础。
从螺丝钉到发动机,从传统机械部件到智能化电子电气系统,功能各异的汽车零部件,共同支撑起整车这个复杂的“移动机器”。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强势崛起,正在加速融入并重塑全球汽车工业体系。
“实业兴国,实干兴邦。”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山西考察时,指出“传统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把握市场需求,加强科技创新,让传统产业焕发新活力”,强调“我国的工业发展,过去是靠一榔头一锤子地敲,今天要靠先进技术和装备来提升水平”。
小小荔枝在文旅活动加持下,让“甜蜜经济”火出新高度。
制度规定越细化,反浪费越有据可依、有章可循,就越能有效防止“跑冒滴漏”。
据统计,今年端午假期,河北全省接待游客人次、旅游总花费同比分别增长9.3%和9.1%。京津游客占比15.5%,游客人次同比增长20.2%。
在不少地方,“票根经济”新模式正以润物无声之势,激发城市消费活力,塑造文旅新格局。
善用制度优势凝聚共识,依托技术手段打破藩篱,在合作协同中挖掘存量潜能,正是应对挑战、激活发展动能的破局之道。
中美伦敦经贸会谈举行以来,双方加紧落实伦敦框架有关成果,在一些问题上取得了积极进展,对外释放了积极信号。这充分说明,只要中美双方坚持通过平等对话协商解决分歧,不断增进共识、减少误解、加强合作,就能找到妥善解决争端的办法,就能为两国各自发展和世界经济发展注入更多积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