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人民财经网

首页 > 评论 > 列表
  • 今日谈:破除“内卷式”竞争,夯实发展之基

    今年上半年,我国汽车产销量首次双超1500万辆,同比均实现两位数增长。得益于持续整治“内卷式”竞争,车企生产节奏稳定,压库存状况得到改善,产业活力持续释放。

  • “桃花村”为什么这样美

    因地制宜探索适合自己的发展模式,让更多的乡村在全面振兴的道路上像“桃花村”一样,绽放出美丽与活力,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

  • 纵横:“职业弹幕人”套路当休矣

    在视频平台追剧、看电影,时不时发两句弹幕,是许多网民的日常。可你或许想不到,“发弹幕”也能变成“职业”。

  • 从三农“压舱石”看中国稳定性和确定性

    7月10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今年夏粮产量达到2994.8亿斤,总体保持稳定。克服前期旱情等不利气象因素影响,夏粮丰收来之不易,为稳定全年粮食生产奠定了坚实基础。

  • 中国汽车零部件军团强势崛起的蕴意

    从螺丝钉到发动机,从传统机械部件到智能化电子电气系统,功能各异的汽车零部件,共同支撑起整车这个复杂的“移动机器”。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强势崛起,正在加速融入并重塑全球汽车工业体系。

  • 人民论坛:“实业兴国,实干兴邦”

    “实业兴国,实干兴邦。”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山西考察时,指出“传统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把握市场需求,加强科技创新,让传统产业焕发新活力”,强调“我国的工业发展,过去是靠一榔头一锤子地敲,今天要靠先进技术和装备来提升水平”。

  • 评论员观察:一颗荔枝里的人文经济学

    小小荔枝在文旅活动加持下,让“甜蜜经济”火出新高度。

  • 人民时评:反浪费,向制度创新要动力

    制度规定越细化,反浪费越有据可依、有章可循,就越能有效防止“跑冒滴漏”。

  • 连线评论员:发挥“近”的优势 做足“美”的文章

    据统计,今年端午假期,河北全省接待游客人次、旅游总花费同比分别增长9.3%和9.1%。京津游客占比15.5%,游客人次同比增长20.2%。

  • 票根何以成为消费“新钥匙”

    在不少地方,“票根经济”新模式正以润物无声之势,激发城市消费活力,塑造文旅新格局。

  • 人民时评:把“紧日子”过出“大智慧”

    善用制度优势凝聚共识,依托技术手段打破藩篱,在合作协同中挖掘存量潜能,正是应对挑战、激活发展动能的破局之道。

  • 钟声:共同营造开放、包容的国际贸易环境

    中美伦敦经贸会谈举行以来,双方加紧落实伦敦框架有关成果,在一些问题上取得了积极进展,对外释放了积极信号。这充分说明,只要中美双方坚持通过平等对话协商解决分歧,不断增进共识、减少误解、加强合作,就能找到妥善解决争端的办法,就能为两国各自发展和世界经济发展注入更多积极因素。

  • 纵横:交旅融合 前景广阔

    盛夏时节,山西太原再掀演唱会热潮,“歌迷专列”更被人们津津乐道,交旅融合“融”出了新场景、新气象、新活力。

  • 纵横:让技术演进与就业促进双向奔赴

    在未来数十年,熟练使用人工智能很可能成为大多数职业的必备技能,并深刻影响就业市场。就业市场变革的本质,从来都是技术演进与人力资本价值重估的双向奔赴。

  • 时间观与方位感

    福建厦门的发展史上,一份300多页的“攻略”刻下鲜明印记。习近平同志领导制定的《1985年—2000年厦门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不仅成为厦门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蓝图,也是一座蕴藏战略思维、思想方法的宝库,对当前科学谋划“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诸多启示。

  • 从歼十的“三滴油”故事看科技创新

    回溯歼—10飞机研制历程,从立项、首飞到定型,历经数十载,“三滴油”看起来微不足道,却更加说明创新需要点滴用心、长期耕耘。

  • 从“卷王争霸”转向“协同共赢”

    “反内卷”绝非“躺平”或蛮干,而需系统重构竞争规则,在“卷”与“破”间开辟新路。

  • 评论员观察:让“敲门之声”化作共赢鼓点

    当区域发展规划与企业发展方向高度契合,合作便水到渠成。学会换位思考,从企业的角度考虑“为什么要来”“来了能得到什么”,在市场、环境、服务等方面有针对性地改进提升。

  • 现场评论:活态传承激发新活力

    北京中轴线是一条物理轴线,也是一条文化轴线、发展轴线。这条有着壮美秩序的轴线,正书写着经济与文化相互促进、共生共荣的时代篇章。

  • 从一颗荔枝看现代物流体系

    从枝头到舌尖,一颗荔枝的现代旅程,是快递企业整合陆运、航空冷链、仓储等全链条资源进行高效运输的一个缩影,也成为我国现代流通体系建设成就的生动注脚。

  • 读懂穿越百年的两个故事

    从邀请投资被拒,到对方主动上门寻求合作,中国制造完成了从一穷二白到享誉全球的巨大飞跃。重要的是,中国制造从不设“小院高墙”,而是坚持开放合作、追求互利共赢。

  • 纵横:现象级IP是如何炼成的

    近期的一场展出与一项赛事,很有可能在你的朋友圈出现过——“开放的六月”和“苏超”。

  • 新知:如何看待AI“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

    使用人工智能大模型时,不少人或许都遇到过类似问题:它们有时会捏造细节,甚至“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比如,让它推荐书,给出的却是一堆压根不存在的书名;人物身份张冠李戴,还能给出一些并不准确的链接……这些现象都可以归为AI幻觉。

  • 人民时评:过度包装治理的“破”与“立”

    拆包装像“闯关游戏”,纸箱里面是泡沫盒,泡沫盒里有礼盒,礼盒里面是铁盒,铁盒里面还有拉菲草和塑料袋……商品包装追求“高端”“奢华”,看似精美,实则无用,令消费者备受困扰。

  • 评论员观察:改革越深入,越要有主动性创造性

    今天的中国正处在不进则退、非进不可的关键时期,改革步入深水区、无人区,每向前一步都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