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人民财经网

首页 > 评论 > 列表
  • 把握中国经济的新变化与新机遇

    中西部作为战略腹地,发展潜力正被激活,向内挖潜正在打开新的发展空间,拓展了经济循环的深度和广度。

  • 从“来到中国”到“爱上中国”

    品尝传统美食、沉浸式体验中国文化,外国游客购物清单不断拓展丰富,各种创新创造元素在“中国游”“中国购”中得到充分体现,在体验中增进对中国的认知与认同。

  • 主动外资转向净流入 人民币资产吸引力提升

    全球资金流向监测机构EPFR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8月14日至8月20日,配置型外资转向净流入69.8亿元,其中被动配置型外资净流入68.4亿元,主动配置型外资净流入1.4亿元。

  • 人民论坛锐评 | 警防给个案贴上群体标签

    在事件细节尚未完全查清的当下,网络上的讨论已悄然蔓延,有人盯着涉事者的年龄标签唏嘘不已,有人借着性别话题争执不休。其实越是这种时候,我们越要守住一个基本认知:个案就是个案,不该让其拖着群体标签,在标签化的舆论场里打转。

  • “未来之城”的进阶之路

    今日之深圳,以位居全国城市第三的经济体量、位居榜首的外贸进出口总额、超2.5万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的创新集群、1000多项“全国第一”的改革举措,在世界城市发展史上刻画下一个巨大的惊叹号,用自身的生动实践诠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勃勃生机。

  • 为AI输出系上“安全带”

    随着AI(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AI应用已渗透社会生活各领域。从智能客服到内容创作,从医疗辅助到金融分析,AI正重塑我们的信息获取方式和决策模式。然而,AI“信口开河”现象,也给这项技术的健康发展蒙上了一层阴影。

  • 大有大的担当,经济大省如何挑大梁

    决胜“十四五”,时间紧、任务重,如何更好发挥经济大省的作用?作为稳住全国经济基本盘的“压舱石”、拉动经济增长的“火车头”,经济大省如何挑好大梁?使命感、着力点、带动力,是三个关键词。

  • 精准用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

    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能够进一步提升金融服务对经济结构调整、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适配性和精准性,要坚持“聚焦重点、合理适度、有进有退”的原则,突出支持科技创新、提振消费等主线,进一步提升对促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型升级、新旧动能转换的效能。

  • 择“高”处立 向“特”处行

    从直面问题的清醒,到因地制宜的探索,再到战略定位的坚守,西藏的发展实践为后发地区蹚出一条启示之路:发展没有 “标准答案”,只要锚定自身禀赋、涵养长远格局,就能走出属于自己的高质量发展路径。西藏成为中国经济新的增长亮点,道路就在脚下,行动正在当下。

  • “城市伴手礼”中的人文经济学

    别具一格的“城市伴手礼”,能满足游客“带走一座城记忆”的情感需求,更能提供独特的审美体验和精神享受,创造新的消费场景、业态和模式。

  • 从“一个尊重、五个统筹”到“一个优化、六个建设”

    从“一个尊重、五个统筹”到“一个优化、六个建设”,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有认识上的深化,也有目标上的跃升,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工作的重要论述为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城市现代化新路子提供了科学行动指南。

  • 理性投资ETF方能收获满满

    近期,股市交投活跃,部分主题ETF凭借极致风格和高弹性斩获较高收益,吸引大量资金跟风涌入。

  • 反“内卷”需多方协同发力

    清理叫停超常规优惠政策后,一些落户河南焦作武陟县的企业反映:“发展得更好了!”“更有信心了!”

  • 增收益也要优权益

    努力实现商家与游客、致富与游玩的双赢,不仅是消费话题、旅游话题,更是彰显以人民为中心价值取向的发展课题。

  • 从新职业看中国经济活力

    职业变迁背后,有经济结构的深层调整,也有人力资本价值的动态重估。

  • “战略支点”的底气为何更足

    各地经济半年报湖北表现亮眼,不仅6.2%的经济增速居于中部首位、排在全国第三,而且出口、消费、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等都实现了大幅增长。

  • 机器人奔赴赛场 新技术迎来市场

    近期,人形机器人运动会上笑料百出的视频片段,在互联网上形成刷屏效应。

  • 以认知升维打开发展思路

    以认知升维打开发展思路,正是一个跳出自身、着眼全局、从更大视野谋划发展思路的过程。

  • 国产动画用文化自信打动人心

    浪浪山下,籍籍无名的小猪妖拉起蛤蟆精、黄鼠狼精与社恐的猩猩怪,组成一支荒诞的“取经拼好团”。它们踉跄西行,未得真经也无姓名,却意外在大银幕之外掀起风暴。

  • 乡村产业如何“特而强”

    要因地制宜,在科技化、融合化、开放化“三化”发展上下绣花功夫,助推更多乡村产业早日实现“特而强”。

  • 从“跃升”品悟“逆袭”之道

    “横看成岭侧成峰”,视角不同,发展的潜力大不同。站位高、思路宽,方能创造境遇之变。

  • 中国经济展现强大活力和韧性的密码

    始终坚持稳中求进,以新供给引领新需求、以新需求牵引新供给,中国经济正加快形成更高水平动态平衡,超大规模市场的优势和潜力更加彰显。

  • “出海”又“出圈”的中国品牌

    中国品牌走向世界,见证中国制造由大到强、由强向精,折射万千外贸主体磨砺创新、开拓进取。

  • 于寻常处发掘不寻常的可能

    天津市静海区沿庄镇的旷野上,一座座智能风电机组巍然耸立,传感器实时感知风向变化,巨大扇叶同步调整角度精准“追风”。在风机有节奏的嗡鸣声中,电流注入电网,每年能为镇上带来上千万元税收收入。当地干部打趣说:“这笔钱真是大风刮来的。”

  • 让观众的欢呼激发文旅“复利”

    “演赛经济”乃至人文经济的发育程度,也是一个城市治理精度、温度与科学度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