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人民财经网

首页 > 国际 > 列表
  • 2025澜湄国家青年企业家交流营在丽江启动

    以“青春澜湄、智创未来”为主题的2025澜湄国家青年企业家交流营26日在云南省丽江市启动,80余名澜湄国家青年企业家代表参加。

  • 中国积极参与国际农业合作

    从试验示范到技术培训,从良种选育到智慧农机,近年来中国积极参与国际农业合作,为推动全球南方国家农业转型升级和农村可持续发展持续注入中国动能。

  • 韩国仁川(釜山)—中国桂林往返国际航线将复航

    记者23日从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获悉:韩国仁川(釜山)—中国桂林往返国际航线将于10月1日正式复航,每周4个班次航班,将由韩国真航空、济州航空、釜山航空等3家航空公司执飞,由仁川釜山金海国际机场直飞桂林两江国际机场。

  • 南非—中国贸易投资促进大会在约翰内斯堡举行

    9月23日,南非—中国贸易投资促进大会暨第九届中国—南非贸易博览会开幕式在南非约翰内斯堡举行。

  • 乌拉圭加速推广电动汽车

    在乌拉圭首都蒙得维的亚,一辆白色电动出租车沿拉布拉塔河平稳行驶,不一会儿就驶入附近一处电动汽车充电站。“只需90分钟就能充满电,一次满电能跑300公里,比过去省心、划算太多了。”司机胡安在快充站一边等待,一边向记者介绍,电动出租车每公里的能耗成本只有燃油车的1 6,“既环保又省钱”,在乌拉圭推广电动汽车非常有意义。

  • 古特雷斯呼吁加大努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第80届联合国大会22日进入高级别周。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当天在“可持续发展目标时刻”活动上发表讲话,呼吁各方加大努力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 国外处理电子垃圾,各有妙招

    近年来,德国、日本、比利时等国积极采取行动,制定相关电子回收利用率标准,实施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提升专业拆解和处理技术,提供以旧换新补贴措施,大力普及回收再利用等绿色环保理念,促进了电子产品回收再利用,在减少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同时发展了循环经济,带来环保和经济的双重效益。

  • 助力“高原水乡”农业提质升级

    近年来,在中国—联合国粮农组织—乌干达南南合作项目框架下,中国农业专家组持续助力乌干达农业提质升级——水稻单产增长数倍,小米新品种实现推广,稻田里养鱼增收致富,农业产业园多种经营……合作成果实实在在,成为南南合作的成功典范。

  • 感受鹤岗转型的“国际范儿”

    黑龙江鹤岗市的名字,易让人望文生义——“鹤立山岗”,诗意满满。但鹤岗却有一个别称“中国鹿城”。原来,“鹤岗”源于满语“鹤立冈”,意为“围鹿的栅栏”或译为“马鹿圈”。鹿、鹤寓于一名,倒是平添了几分“仙气”。

  • 塔吉克斯坦推进数字化转型显成效

    塔吉克斯坦经济发展和贸易部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塔吉克斯坦的数字经济已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15%,预计到今年底将超过20%。数据增幅明显,展现出该国数字化转型的积极成效。

  • 中国品牌手机日益走俏拉美市场

    近年来,拉美智能手机市场需求强劲,中国智能手机品牌凭借精良设计、高性价比等覆盖各类消费群体,市场占有率逐年提升,受到当地民众青睐。

  • “北部湾港-越南-新加坡”航线正式开通

    近日,随着集装箱船舶“HAIAN VIEW”轮从广西壮族自治区北部湾港离泊,搭载一批柳州生产的工程机械等货物驶向越南、新加坡,“北部湾港-越南-新加坡”的RCEP新航线正式开通。

  • 钟声:坚持互惠互利,平等协商解决经贸问题

    当地时间9月14日至15日,中美双方在西班牙马德里举行会谈。双方以两国元首通话重要共识为引领,就双方关注的经贸问题进行坦诚、深入、富有建设性的沟通,就以合作方式妥善解决TikTok问题、减少投资障碍、促进有关经贸合作等达成基本框架共识。

  • 合格评定领域人才培养稳步推进

    记者日前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获悉,中国已累计向国际标准化组织合格评定委员会(ISO CASCO)国际标准工作组及政策性工作组推荐国际注册专家140余人次,其中11人次获任国际标准工作组召集人,主导相关国际标准制修订工作。

  • 新丝路上的“甜蜜纽带”

    如今在哈密,一年一度的“哈密瓜节”已成为甜蜜盛宴。《请你尝块哈密瓜》不仅是“哈密瓜节”主题曲,在哈密市也广为流传。巧的是,由此往西,在古丝绸之路重要的东西方文化交汇地——乌兹别克斯坦希瓦古城,有一个热闹的“甜瓜节”。“哈密瓜节”和“甜瓜节”遥相呼应,正成为民心相通、产业互联的“甜蜜纽带”。

  • 全球盐渍土科学利用与发展大会举办

    全球盐渍土科学利用与发展大会暨国际盐渍土网络第四次会议近日在甘肃省敦煌市举办。

  • ​推动非洲国家提升关键矿产价值链

    第三届非洲关键矿产峰会日前在南非约翰内斯堡举行。近千名行业从业者、政策制定者、投资者及研究人员围绕“非洲关键矿产的真正价值”的主题,就行业政策协调、区域合作与技术赋能等展开研讨。

  • 共建“一带一路”助推孟经济社会发展

    “2025‘一带一路’倡议在孟加拉国”展会12日至13日在孟加拉国首都达卡举办。展会期间,中孟政府官员、专家学者、商界代表等高度评价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在孟发展成果,认为双方合作空间巨大。

  • 推动全球汽车产业电动化、智能化、低碳化转型

    9月9日至14日,2025年德国国际汽车及智慧出行博览会(慕尼黑车展)在慕尼黑举行。本届展会以“‘动’悉一切”为主题,吸引30多个国家和地区约750家企业参展。

  • 中国技术,守护柬埔寨万家灯火

    柬埔寨额勒赛下游水电站宛如一块翡翠,镶嵌在豆蔻山脉深处。电站大坝上,用中文、柬文书写的“开发水电 福泽百姓”格外醒目。这座由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水电站已连续安全生产超过4300天,年均发电量约10亿千瓦时,为柬埔寨贡献了年均10%以上安全稳定可靠的电能。

  • 第六届“一带一路”税收征管合作论坛举行

    记者从国家税务总局获悉,第六届“一带一路”税收征管合作论坛9日在尼泊尔加德满都举行。

  • 15国签署太平洋韧性基金成立协定

    太平洋韧性基金成立协定签署仪式于当地时间10日晚在所罗门群岛首都霍尼亚拉举行,太平洋岛国论坛18个成员中的15个国家签署了该协定。

  • 南非提升汽车产业韧性

    南非政府近期设立“出口企业支持平台”,重点为汽车制造领域企业提供“替代市场建议、入市指导、与驻外使领馆对接”一站式服务,助力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和整车工厂打开更多元的国际市场。

  • 多措并举,减少食物浪费

    节约粮食、制止浪费日益成为各国的共识和行动。新加坡、德国、智利等国家从生产、销售、消费等各环节探索减少食物浪费的办法。

  • 挖掘本土资源 发展特色旅游

    近年来,不少国家的乡村日益注重挖掘、用足、用好本土资源,依托当地自然风光、历史建筑、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打造独特乡土名片,寻求差异化发展,推进文旅产业发展升级,吸引众多游客前往体验打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