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人民财经网

首页 > 国际 > 列表
  • 中方将持续优化入境政策 不断扩大免签国家范围

    外交部发言人林剑3日表示,中方将持续优化入境政策,不断扩大免签国家范围。

  • “我们坚信投资中国的决策完全正确”

    从1985年在香港设立首个办事机构,到2024年5月无锡生产研发中心正式投产,工程显示行业巨头比利时巴可公司持续深耕中国市场,不断加大对华投资,与中国携手共进。

  • 中老国际道路运输开启常态化运营

    5月30日,在中老两方代表的共同见证下,中国至老挝国际道路运输发车仪式在云南昆明、西双版纳同步举行,标志着中老国际道路运输进入常态化、高效化运营。

  • 授人以渔 成就梦想

    从非洲北部的摩洛哥,到中南部的赞比亚,再到东部的埃塞俄比亚,一座座现代化工业园区和科技城拔地而起,中国企业有力助推当地人才培养和产业升级,照亮了更多年轻人的梦想和未来,为非洲国家工业化进程、经济多元化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 中方将对沙特、阿曼、科威特、巴林试行免签政策

    中方在东盟—中国—海合会峰会期间宣布对沙特、阿曼、科威特、巴林试行单方面免签政策,外交部发言人毛宁28日在例行记者会上介绍相关情况。

  • 普兰口岸访边民

    唐嘎边贸市场位于普兰县孔雀河以南、彰杰河以东,占地面积约6.27万平方米,其中商铺526间、公寓酒店172间、仓储12套(间),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可以在这里感受中国、尼泊尔的不同文化风情。

  • 2025中德(欧)隐形冠军论坛举办

    北京中德产业合作发展论坛——2025中德(欧)隐形冠军论坛日前在北京顺义举办。

  • 中国—中东欧合作驶入“快车道” 为全球自由贸易体系注入强劲信心

    自2012年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机制成立以来,双方经贸合作驶入“快车道”。

  • 中国—东盟共同探寻矿业绿色转型发展新路径

    近日,2025中国(广西)—东盟矿业合作大会矿业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在广西南宁举行。

  • 德国提出经济振兴系列改革举措

    德国新一届联邦政府日前宣誓就职。由联盟党和社会民主党(社民党)组成的执政联盟,以重振德国经济为核心目标,在基建、税收、能源等领域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旨在激发产业创新活力,重塑德国在欧洲经济中的引领地位。

  • “布隆迪迈向光明未来的重要一步”

    从布隆迪经济首都布琼布拉驱车南行,两个多小时后到达位于鲁蒙盖省的鲁齐巴齐村。村庄因流经这里的鲁齐巴齐河而得名。时值雨季,丰沛的河水不断西流。河的下游,中国援建的鲁齐巴齐水电站机器轰鸣。截至今年3月,该水电站累计发电量已突破2.5亿千瓦时,占该国同期总发电量的20%以上。

  • 推动中欧关系向好、向前发展

    今年是中国和欧盟建交50周年。作为推动多极化的两大力量、支持全球化的两大市场、倡导多样性的两大文明,中国与欧盟加强合作具有战略意义和世界影响。推动中欧关系向好、向前发展,将为中欧人民带来更大福祉,为动荡不安的国际局势注入更多稳定性和确定性。

  • 探访阿曼最大可再生能源项目

    近年来,阿曼光伏产业快速发展。位于阿曼佐法尔省的伊布里二期太阳能发电站,是阿曼最大的可再生能源项目。该发电站拥有进口自中国的约150万块太阳能电池板,总装机容量达560兆瓦,可减少碳排放34万吨。

  • 泰国乳制品出口不断扩大

    泰国商业部近期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泰国乳制品出口同比增长11.5%,总出口额达5.82亿美元,在东盟国家位居第一。

  • 非洲国家加快发展航天事业

    非洲航天局总部近日在埃及首都开罗落成,并在开罗航天城举行揭幕仪式。

  • 中东欧14国已有126种农食产品获准入

    近年来,海关加快中东欧国家农食产品检疫准入进程,截至目前,中东欧14国已有126种农食产品获准入,累计注册3430家境外农产品企业。

  • 和音:开放是破题之钥,合作是前进之道

    历史和现实共同证明,世界经济越是面临不确定性与风险挑战,就越需要通过开放化解困局、以合作凝聚力量。

  • 英国4月CPI涨幅升至3.5%

    英国国家统计局2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英国4月消费者价格指数(CPI)涨幅从3月的2.6%大幅升至3.5%,为2024年1月以来最高水平。

  • 德国加大外资吸引力度

    德国联邦外贸与投资署近期发布的《2024年外国企业在德国投资报告》显示,2024年共有1724个外国直接投资项目落户德国,外国企业在德投资总额达232亿欧元。

  • 非洲国家亟待增强气候韧性和适应性

    世界气象组织近日发布的《2024年非洲气候状况》报告显示,2024年是非洲最热或第二热的年份(取决于不同的数据集),平均地表温度比1991至2020年的长期均值高出约0.86摄氏度。

  • 提升垃圾回收率,这些国家怎么做?

    在巴西巴拉那州特莱马库博尔巴市,市民法比安带着4岁的儿子一起来到名为“好集市”的可回收物兑换点,将家里的牛奶盒、易拉罐等可回收垃圾交给工作人员,换回了香蕉、土豆、橙子等食品。“我们通过兑换活动领取了新鲜蔬菜水果,减少了家庭开支。我希望儿子从小就养成绿色环保的好习惯。”法比安说。

  • 中国新能源汽车走俏拉美市场

    当前,中拉合作正向贸易和投资结构多元化方向迈进,新能源汽车产业成为中拉拓展经贸合作的重要增长点。

  • 中国邮政东盟跨境货运专列首发

    17日,中国邮政集团广西分公司组织一列满载700吨板材的集装箱货物,在广西南宁国际铁路港搭乘中越班列发往越南安员站。这标志着中国邮政东盟跨境货运专列正式开通。

  • 中国天通—手机直连卫星业务落地老挝

    中国电信与老挝通信有限公司(ETL)16日在老挝首都万象举办天通—手机直连卫星业务发布会,标志该业务正式落地老挝。

  • “看见土地的回馈,让人满心喜悦”

    中国援苏里南农业技术合作中心,距苏里南首都帕拉马里博约一个半小时车程。记者来到这里时,中心一期项目组组长、蔬菜引种专家刘德军正在附近的试验田里,带领中国农业专家和当地农民检查作物生长情况。看着团队精心培育的果蔬开花结果,刘德军很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