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人民财经网

首页 > 国际 > 列表
  • “中国的稳定发展意味着信心与机遇”

    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国际人士表示,中国经济展现出非凡的活力与韧性,相信随着中国即将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科学谋划“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中国新质生产力发展步伐将不断加快,期待中国的高质量发展为世界带来更多机遇。

  • “为老挝铁路人才培养贡献力量”

    午后,一早从老挝首都万象发车的K12次列车准时驶入纳磨站。纳磨站负责人布赞已在站台上等候,和其他工作人员一起,引导旅客站在对应车厢前的黄线后等候上车。

  • 欧元区二季度经济环比增长0.1%

    欧盟统计局30日公布的初步数据显示,经季节调整后,今年第二季度欧元区国内生产总值(GDP)环比增长0.1%,欧盟GDP环比增长0.2%。

  • 德国加快无人机商业化应用

    监控发电厂、检查铁路和房屋情况、技术系统维护、向交通不便的地区运送货物和物资……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全球无人机应用领域持续拓展,展现出极大的发展潜力。

  • 中国电动汽车在印尼市场持续热销

    当前,五菱、奇瑞、比亚迪等中国品牌电动汽车在印尼市场持续热销。凭借价格亲民、性能优越、外观时尚等优势,中国电动汽车赢得了越来越多当地消费者的青睐。

  • 喀麦隆可可,藏着“财富密码”

    地处西非的喀麦隆是全球第四大可可出口国。可可果内藏香醇的可可豆,是制作巧克力的原料。国际可可组织去年发布的市场报告显示,喀麦隆出口生可可豆超过18万吨,占全球市场约7.6%。

  • 中美经贸会谈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

    当地时间7月28日至29日,中美经贸中方牵头人、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与美方牵头人、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及贸易代表格里尔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中美经贸会谈。

  • 希腊经济呈企稳向好态势

    希腊政府近期在向欧盟提交的经济年度进展报告中预测,2025年希腊经济增长率将达到2.3%,债务比重有望从2024年的153.6%继续下降至145.7%,投资和出口也将稳步增长。

  • IMF上调全球增长预期 呼吁减少贸易壁垒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29日发布《世界经济展望报告》更新内容,小幅上调今明两年世界经济增长预期。IMF指出,受美国贸易政策等因素影响,当前全球主要经济体持续面临不确定性,世界经济仍较为脆弱。

  • 约旦安曼的“夏日集市”

    从6月到9月的每个周五,约旦首都安曼贾巴尔区彩虹大街上的贾拉市场都会热闹非凡,“夏日集市”活动成为当地民众和游客休闲放松的好去处。

  • 巴西大豆产量与出口持续增长

    巴西国家供应公司近日发布的报告预计,巴西2024—2025农业周期内粮食产量将达到3.396亿吨,同比增长14.2%。其中,大豆是推动增长的主要因素,预计产量将达1.695亿吨,同比增长14.7%,再创新高;2025商业年度,大豆的出口量有望增至1.0622亿吨。

  • 国外一些“老字号”如何历久弥新

    面对竞争压力,一些“老字号”积极传承和创新特色产品,不断提升品牌影响力。本报记者近期走访了马来西亚、日本、埃及的一些百年老店,倾听这些“老字号”创新发展的故事,在“变与不变”之间探寻“金字招牌”越擦越亮的答案。

  • 大阪世博会中国馆山东活动周开幕

    以“隽永齐鲁 青予未来”为主题的2025年日本大阪世博会中国馆山东活动周29日正式拉开帷幕。活动周开幕式暨“2025对话山东——日本·山东产业合作交流会”当天在大阪举行,中日政府和企业代表逾600人出席活动。

  • 欧洲国家加大力度吸引中国游客

    根据欧洲旅游委员会和欧洲铁路公司发布的今年5至8月长线旅游晴雨表,今年夏季全球游客赴欧旅游意愿有所下降,但中国市场展现强劲增长势头。中国计划出境游客受访者中有高达72%的人计划今年夏季前往欧洲旅游,同比上升10%。中国游客成为支撑欧洲旅游市场的重要力量之一。

  • 解读中国经济稳定增长的密码

    近期,德意志银行、摩根士丹利、高盛、巴克莱等国际投行纷纷上调今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我们邀请4位外国专家学者,解读中国经济稳定增长的密码。

  • 今年上半年广西对东盟进出口呈两位数增长

    记者从南宁海关获悉:今年上半年,广西外贸进出口3871.5亿元,同比增长13%,较全国外贸增速高10.1个百分点。其中,广西对东盟进出口超2000亿元,呈两位数增长。

  • 吉隆坡启动“平等包容的绿色城市”计划

    马来西亚政府不久前宣布启动《2040年吉隆坡地方蓝图》,力图将吉隆坡打造成“平等包容的绿色城市”。《蓝图》涵盖约190项具体举措,重点关注城市可持续发展,被当地媒体称为“未来15年吉隆坡城市发展的重要指南”。

  • 中欧新能源汽车合作持续深化

    欧洲汽车市场分析机构Dataforce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中国汽车品牌在欧洲国家的销量同比增长78%。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的数据表明,中国是欧盟第三大汽车出口市场,仅次于英国和美国。作为全球两大重要的汽车市场,中欧以技术合作为纽带、以绿色产能为引擎,在汽车产业电动化、智能化变革中相互学习借鉴、实现互利共赢。

  • 中国政府倡议成立世界人工智能合作组织

    中国政府26日倡议成立世界人工智能合作组织,初步考虑总部设在上海。

  • 钟声:秉持诚意和原则,推动中美经贸相向而行

    中美新一轮经贸会谈即将在瑞典举行。这是继瑞士日内瓦经贸会谈达成一系列重要共识、英国伦敦经贸会谈确立伦敦框架后,中美双方再次就经贸问题举行面对面磋商。

  • 人工智能全球治理行动计划

    7月26日,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发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行动计划》。

  • 170家欧资企业与江苏无锡高新区共成长

    无锡高新区是江苏省外资企业集聚最为密集的区域之一,有来自德国、法国、波兰、荷兰、瑞典等国的欧资企业170家,累计获得欧资企业投资约150亿欧元。记者日前走访无锡高新区,了解多家欧资企业的发展历程,探寻背后的合作密码。

  • 法国发布人工智能国家推广计划

    近日,法国政府发布《勇敢拥抱人工智能:让人工智能在所有企业全面推广计划》,提出到2030年,法国100%的大型企业、80%的中小企业以及50%的微型企业将人工智能融入日常运营。

  • 广西友谊关口岸:上半年进出口货值、货运量双增长达三成

    记者从南宁海关所属友谊关海关了解到:今年上半年,经广西友谊关口岸进出口货值2889亿元、货运量324.8万吨,同比(下同)分别增长30%、31.4%,增长均达三成。

  • “与中国合作,就是投资未来”

    近日,本报记者来到巴州,追寻中国与巴州的合作历程,探访中德产业在这里深度融合、协同发展背后的秘密,见证中德携手打造更可持续、更智能未来的澎湃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