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记者23日从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获悉,近年来,中国华电围绕中亚国家能源需求,与相关国家持续深化合作,投资建设清洁能源项目,其中部分项目预计于今年内投入商业运营或全容量并网投产。
中国铁建国际集团承建的玻利维亚鲁里公路位于玻利维亚西北部贝尼省,总长508.07公里。作为玻利维亚西北线北部出口通道的一部分,公路建成后将为该国农业、林业、牧业以及旅游业等产业提供运输支撑。
据巴西国家通讯社和巴西旅游部相关报道数据显示,巴西旅游业今年以来增长态势强劲。一季度,该国旅游业收入达554亿雷亚尔(1雷亚尔约合1.3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8%;累计接待国际游客约374万人次,创下历年最佳成绩。
6月16日至22日,第五十五届巴黎—布尔歇国际航空航天展览会(巴黎航展)在法国巴黎举行,来自48个国家和地区的2500余家企业齐聚一堂,共展全球航空航天领域创新成果。
第四次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信息通信技术发展部门负责人会议日前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拉玛依市举行,上合组织成员国、对话伙伴有关部门负责人出席会议。
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的研究人员近期在美国《先进材料》杂志上发表论文说,他们开发的一种全新电路材料不仅可回收和可重复配置,而且受损后还能自我修复,同时保留了传统电路材料的强度和耐用性,这为解决电子垃圾问题提供了一个潜在方案。
18日上午,首趟(金华—巴希—巴库)跨里海国际运输走廊班列在浙江金华南站启程。这是浙江中欧班列(义新欧)开辟的又一条全新路径的物流通道。
6月,中国—蒙古国海关AEO互认安排正式实施。AEO即“经认证的经营者”,是世界海关组织倡导的,通过海关对信用状况、守法程度和水平较高的企业进行认证,对通过认证的企业给予优惠通关便利的一项国际经贸规则。
在巴西里约热内卢的大街小巷,经常能看到外卖员骑着摩托车或自行车经过,车身上大多载着红色的“iFood”外卖箱。这家创立于2011年的巴西外卖品牌2022年就已被估值超过54亿美元,是巴西最有价值的初创公司之一。
在阿联酋迪拜世博城入口矗立的“能源树”和展馆巨大的“树冠”顶上,铺设有4912块太阳能电池板,每年产生的电力可为90多万部智能手机充电。在可持续性展馆,大部分展区都位于地下,利用土地隔热和自然通风减少了空调使用。
6月的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阳光明媚,微风和煦。路上车辆川流不息,其中不少都是中国品牌汽车。
记者从15日举行的第四届中国—非洲经贸博览会成果通报会上获悉,本届博览会经组委会审核发布的签约项目176个、金额113.9亿美元,较上一届,项目数量增长45.8%、项目金额增长10.6%。
15日,中蒙甘其毛都至嘎顺苏海图铁路跨境铁路大桥首根桩基顺利开钻,标志着中蒙第二条跨境铁路正线工程进入实质性施工阶段。
中国与中亚五国是实现现代化道路上的同路人。2023年5月,习近平主席在西安成功主持召开首届中国—中亚峰会,中国同中亚国家关系迈入了新时代。
日前发布的《中非经贸合作蓝皮书:中非经贸合作发展报告(2025)》指出,当前,中非贸易模式已发生深刻变化,逐步向多元化、高附加值、技术密集型方向转型。
2023年5月,习近平主席在首届中国—中亚峰会上发表主旨讲话时指出:“中方愿同中亚国家在盐碱地治理开发、节水灌溉等领域开展合作,共同建设旱区农业联合实验室,推动解决咸海生态危机,支持在中亚建立高技术企业、信息技术产业园。”
近年来,哈萨克斯坦将发展和应用人工智能作为国家数字化转型的核心战略之一,通过政策扶持、教育改革以及国际合作等举措,积极培育本土人工智能人才并推动相关产业发展。
自去年11月中国对韩国公民实施免签入境政策以来,“中国游”在韩国持续升温。从年轻人热衷的“周五下班去中国”周末游,到韩国社交媒体上的大量“赴华旅游攻略”等帖子,赴华旅游热潮涌动,更多韩国民众进一步走近中国、了解中国。
欧盟委员会近日表示,保加利亚已满足于2026年1月1日加入欧元区的标准。这意味着在加入欧盟超过18年后,保加利亚将成为欧元区第二十一个成员国,其货币列弗将在6个月过渡期后逐步退出流通。
埃及境内多个绿氢项目相继投产或开工,标志着埃及在可再生能源领域迈出坚实步伐,对推动该国实现减碳目标、加速能源转型具有重要意义。
东南亚地区拥有众多优良深水港,是连接东西方货运的重要通道。根据全球物流和货运协会不久前发布的《2024东南亚货运评估报告》,东南亚国家正加快投资和扩建现代化港口基础设施,以满足日益增长的贸易需求,打造发展新高地。
桑河二级水电站拥有亚洲水电站第一长坝,是柬埔寨目前最大的清洁能源项目,也是中柬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绿色能源合作样板。
圆通快递打通跨境物流,中国商品直达哈萨克斯坦消费者手中;卡拉赞巴斯油田采出水回用项目,推动能源行业绿色转型;爱菊集团深耕本地,助力构建“从农田到餐桌”的完整农业产业链……参加联合采访的中国、中亚媒体记者用多种形式的报道,讲述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激发地区更大发展活力的生动故事。
近年来,中国同南亚国家深化各领域务实合作,经贸往来保持良好发展势头。2024年中国和南亚国家贸易额接近2000亿美元,十年间实现翻番,年均增长率约6.3%。
中拉是携手共进的命运共同体,其鲜明底色是平等相待,强大动力是互利共赢,胸怀品格是开放包容,根本追求是造福人民,具有蓬勃生命力和广阔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