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本报记者 郭梓云 2025-06-26 11:41:47 人民日报
在德国首都柏林,有一座名为EDGE Suedkreuz的大楼,其开阔的中庭、充足的自然采光与多种绿植的布置,加上吸音材料营造的静谧氛围,构建起宜人的室内小气候。这座建筑以独特的设计与环保理念,被德国可持续建筑委员会认证为德国最具可持续性的建筑之一。
联合国相关报告显示,建筑业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占全球碳排放总量的近40%,建筑业是实现碳减排的关键行业之一。绿色建筑强调环境友好与资源高效利用,从规划、建设直至拆除,力求尽可能降低对环境的负面影响。由德国可持续建筑委员会开发编制的第二代绿色建筑评估认证体系,涵盖绿色生态、建筑经济、建筑功能与社会文化等多方面,为德国绿色建筑发展提供了科学、系统的评估标准。
EDGE Suedkreuz大楼是德国绿色建筑的杰出代表。其设计灵感源自德国传统半木结构房屋,采用木材与混凝土混合结构。与传统混凝土建筑相比,这种创新结构使每平方米建筑面积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50%至80%,混凝土消耗量减少2/3。该大楼配备的热电联产系统,通过沼气供电供热,能够进一步削减温室气体排放。
位于海德堡的“列车新城”在发展绿色建筑方面也做了诸多探索。作为欧洲已建成的最大规模被动式房屋居住区,该项目房屋无需传统空调和暖气,通过优异的保温与气密性,借助太阳辐射等自然获热方式,实现恒温恒湿恒氧,还能隔离雾霾。新城家庭的能源消耗实现大幅下降,二氧化碳减排超50%,热能需求减少75%。区域内的燃木发电厂利用绿色废料供热,以满足居民剩余能源需求,实现清洁能源自给。截至2024年6月,新城已入住6055人,居民人均年碳排放仅0.13吨,比该市平均水平低94%。
近年来,德国政府持续出台多项举措推动建筑节能绿色发展。2023年3月推出的“气候友好型新建筑”资助计划,支持“气候友好型住宅”的建造与收购,一经推出便受到市场积极响应。2024年10月启动的“低价位市场气候友好型新建筑”资助计划,着重限制建筑成本、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与优化生活空间。2024年该计划获得3.5亿欧元拨款,2025年拨款额度预计将增至16.5亿欧元。德国媒体指出,这一计划既可以在短期内加速德国廉价住房建设,还可显著提升可负担住房领域气候友好型建筑的占比,助力德国实现到2030年建筑领域温室气体排放量削减至6700万吨的目标。
(本报柏林6月25日电)
(责编:李茜)
相关热词搜索:
人民财经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财经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财经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财经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财经网”及/或标有“人民财经网(www.peoplecen.com)”“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财经网”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财经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