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日前,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的夜间“后备箱集市”开张迎客,吸引众多市民前来打卡。今年以来,当地通过不断调整优化业态,改善消费环境,举办各种夜间经济特色活动,让城市在烟火气中持续焕发活力。
近期,58同城等多家中介机构相继发布了2023上半年住房租赁市场的分析报告,从不同角度揭示了租房市场的新特点和新趋势。整体看,上半年租房市场呈现出“价稳量增”的复苏态势。
眼下正是出游旺季,不少游客发现数字技术加速渗透旅游业,让出行体验大不一样。专家认为,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广泛应用,旅游业数字化转型加快,在交通、住宿、景点等方面充分体现。
为推动上海跨境电商海外仓高质量发展,该市商务委员会会同税务、海关、外管等部门,指导上海跨境电子商务公共服务有限公司运用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搭建了海外仓综合服务平台。日前,海外仓综合服务平台正式亮相,8家企业代表现场签约入驻平台。
中国黄金协会7月25日发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国黄金消费量554 88吨,比去年同期增长16 37%。随着经济社会全面恢复常态化运行,国民经济回升向好,全国黄金消费总体呈现较快恢复态势。
从全国首店、区域首店、城市首店到新概念店、设计师品牌店,首店通过在产品、服务、业态等多个维度的创新,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好的消费体验,推动消费潜力释放,成为各地扩内需、促消费的重要抓手。
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关系我们在未来发展和国际竞争中赢得战略主动。本版今起推出“聚焦现代化产业体系”系列评论,分析形势任务,展望发展前景。
近年来,各地区各部门以适老化改造为抓手,积极打造老年宜居环境,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老年友好型社会建设迈出积极步伐。
24日,首艘国产大型邮轮在拖轮的牵引下,缓缓靠泊于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旗下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的4号码头,圆满完成首次海上试航所有的试验项目。
近年来,福建晋江积极支持产学研合作,搭建产业科研创新平台,打造产品从实验室到工厂大规模生产的完整链条。通过构建“一产业一平台”创新支撑体系,规范创新平台管理机制,持续提升服务水平,晋江产业的竞争力不断增强。
近年来,张掖七彩丹霞旅游景区坚持科学规划和标准化运营,积极打造特色文旅品牌,增强服务水平,不断提升游客的游玩体验。
一门最初养家糊口的“小手艺”,如何壮大为县域经济的主导产业?一个散布村镇的“草根经济”,如何成长为全国行业第一?一个传统小镇,如何走出自己的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之路……盛夏,我们走进源潭刷业产业园,一探究竟。
7月25日,首个国家重大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暨国家轨道交通装备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在江苏常州成立。
7月25日,随着最后一个重170吨、长30米的钢梁放到桥墩上,杭甬(杭州至宁波)高速公路复线宁波段一期滨海互通枢纽工程主体完工。
24日18时许,随着“巨丰3”轮驶入三峡北线船闸五闸室,三峡船闸自2003年6月18日向社会船舶开放通航以来,累计通过船舶达到100万艘次,累计货运量达到19 36亿吨。
北京市广大干部群众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始终把大力加强“四个中心”功能建设、提高“四个服务”水平作为首都发展的定向标,牢牢把握首都城市战略定位。立足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首都各项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
在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智慧养老平台和技术的运用、专业服务专业人才的引进培养,让养老服务真正做到高效配置、触手可及。
记者从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获悉:截至7月20日,主产区各类粮食企业累计收购小麦超3800万吨,完成预计旺季收购量的六成左右。
作为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湖北武汉建设了具有公共服务性质的人工智能算力基础设施——武汉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并以此为依托,服务企业、集聚产业、助力创新。
在长三角,通过产业集群协同发展,一家新能源汽车整车厂可以在4小时车程内解决所需配套零部件供应,形成了体现现代化产业体系特征的“4小时产业圈”。
7月24日,由中国船舶集团旗下广船国际联合中国船舶工业贸易有限公司建造的集装箱船1号船交付。该船船长366米、型宽51米、型深30 2米,设计吃水14 5米,最多可运载16616个标准集装箱,是目前华南地区建造的最大吨位的集装箱船。
记者从海关总署广东分署获悉:今年上半年广东外贸顶住外部市场需求低迷等多重不利因素冲击,实现外贸进出口3 86万亿元,其中出口2 55万亿元,增长3 6%。
近日,记者走进南京智能电网产业集群,走访了3家具有代表性的企业,既有南瑞集团这样有着50年创新发展史的老牌龙头企业,也有英飞源这样初到南京的新生力量,探寻这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的发展密码。
各地区各部门大力推动短板产业补链、优势产业延链、传统产业升链、新兴产业建链,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竞争力强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取得新进展。今年上半年,我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 8%,增速较一季度加快0 8个百分点,工业经济恢复向好,持续改善。
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政策效应逐步显现,市场需求逐步恢复,生产供给持续增加,就业形势总体稳定,民生保障有力有效。上半年,国民经济恢复向好,高质量发展迈出新步伐,为实现全年发展目标夯实基础、注入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