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人民财经网

首页 > 产业 > 列表
  • 小田变大田,种地更方便

    2014年后,公安县开始在麻豪口镇的一些农村试点开展“一户一田”,在保证农户土地承包权不变的前提下,把分散的田块根据相对集中且互相毗邻的原则,通过流转经营权的方式“变大田”。

  • 发展产业促振兴

    近年来,河南省商丘市虞城县积极招商引资,打造产业孵化园,帮助群众在家门口就业。经过培训,普通工人每月可收入五六千元,生活更有奔头。

  • 人力资源服务业 跑出发展加速度

    一头连着亿万劳动者,一头连着广大用人单位,人力资源服务业是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抓手,对促进市场化社会化就业、助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 推动家电售后服务专业化、标准化、便利化 更好满足消费者服务需求

    家电售后服务是提升家电消费体验的重要环节,消费者不光关注产品本身,更加关注售后服务。

  • 未来二十年中国新飞机需求量将超过9000架

    据空客发布的《2023至2042年全球航空服务市场预测报告》显示,未来二十年,中国航空客运量年均增长率将达到5.2%,是全球平均水平的近两倍,中国新飞机需求量将超过9000架,占全球同期新飞机需求总量的23%。

  • 体育旅游又添新亮点

    “去赛里木湖滑雪”“到贵州来一场山地骑行”“在莫干山跑山”……在运动中看风景日益成为人们休闲旅游的新选择。体育与旅游联姻,让越来越多的传统旅游资源焕发出新魅力。

  • 广东十一月进出口转降为增

    记者从海关广东分署获悉,今年前11个月,广东外贸进出口总值7.52万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0.3%。其中,出口4.94万亿元,增长2%;进口2.58万亿元,下降4.4%。

  • 为实体经济注入“高新”动力

    国家高新区设立35年来,做好“高”和“新”两篇文章,成为我国重要创新策源地、体制机制改革试验田、高成长企业和高端产业集聚的重要载体,为我国高质量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 宁波中国—中东欧国家经贸合作示范区进出口额累计突破2000亿元

    据宁波海关统计,今年1至11月,宁波中国—中东欧国家经贸合作示范区与中东欧国家实现货物进出口贸易额462.6亿元,同比增长12.7%。

  • 中越经贸合作亮点纷呈

    记者12日从海关总署获悉,中国和越南双边贸易持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今年前11个月,中越货物贸易进出口1.45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6%,其中,11月当月中越进出口1619.2亿元,同比增长12.5%,规模创月度历史新高。

  • 固本兴新 稳健前行

    企业强,则经济兴。今年前三季度,山东烟台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6%,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452.51亿元,居山东省第一。

  • 跨境电商发展更具新活力

    作为跨境电商的“初创地”和“试验田”,中国(杭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自2015年设立以来,进口零售清单数由最初的日均300多单,发展到最高的日均14万单,年进口货值最高峰达118亿元。

  • 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总数达178家

    工业和信息化部规划司副司长吴家喜12日表示,截至2023年11月,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总数达178家。前三季度,国家高新区生产总值12.33万亿元,同比增长7.11%。

  • 前11月全国完成水利建设投资10938亿元

    今年以来,水利部会同有关部门和地方,全力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提前一个月实现全国水利建设完成投资1万亿元以上的年度目标任务,再创新的历史纪录。

  • 释放冰雪经济新动能

    进入冬季,各地冰雪消费持续升温。琳琅满目的“冰雪+”产品带给人们更丰富的体验。各地扩大优惠举措、优化服务,从供需两侧持续发力,促进释放冰雪经济新动能。

  • 兰州推进100个重点交通项目建设

    近日,记者从甘肃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兰州市将利用两年多时间,推进100个重点交通项目建设,畅通经济发展“大动脉”和民生出行“微循环”,积极建设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 北京地区11月进出口创年内新高

    据北京海关统计,今年前11个月北京地区进出口3.32万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增长0.7%。11月,北京地区进出口3304.8亿元,环比增长5.1%,创年内新高。

  • 全国高铁营业里程达4.37万公里

    记者从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了解到,今年前11月,全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407亿元,同比增长7.4%,截至2023年11月30日,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超15.55万公里,其中高铁4.37万公里。

  • 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累计调水超670亿立方米

    记者从南水北调集团获悉,中线一期工程已累计调水超670亿立方米(含东线北延应急供水工程),为1.76亿人提供了水安全保障,支撑了受水区40多座大中城市超13万亿元GDP增长,为京津冀协同发展、中部崛起、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实施提供了有力的水资源支撑。

  • 浙江杭州余杭区激发数字经济发展新动能

    戴上智能眼镜,良渚博物院内的刻符陶罐就能“动”起来;行走街巷,偶遇无人车穿梭运送快递;路边泊位停车即来即走,后台自动计费……在浙江杭州余杭区未来科技城,数字化的城市气息扑面而来。

  • 深圳举办全球招商大会

    近日,广东深圳举办全球招商大会,全面展现深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进展和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来自美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的上千名企业人士参会,现场洽谈签约项目超380个,投资额超万亿元。

  • 电商直播 助农增收

    尽管天气寒冷,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钱清街道联兴村里却是一番热闹景象:村里主干道上,满载货物的车辆来来往往;村民家里,工人们正忙着打包发货……

  • 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累计形成136项制度创新成果

    记者从贯彻落实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精神高水平建设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工作推进会上获悉:自2019年11月揭牌成立以来,示范区已累计形成136项制度创新成果,持续推进145个亮点项目建设。

  • 透过小店账本看经济大势

    小店账本里的点点滴滴,有柴米油盐,也折射经济大势。这背后,是政策效应的持续显现,是积极因素的逐步增多,是信心的不断提振,更是消费需求稳步回暖的坚定步伐。

  • 今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达13908.2亿斤

    国家统计局1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达到13908.2亿斤,创历史新高,增产177.6亿斤,粮食产量连续9年站稳1.3万亿斤台阶。尤其是全国300个粮食大县发挥了主力军作用,单产提升贡献率达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