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人民财经网

首页 > 产业 > 列表
  • 交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持续高位运行

    今年以来,一批交通重大工程项目进展顺利,交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持续高位运行。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28775亿元,同比增长5.6%。

  • 数字技术赋能水利建设和发展

    数字技术赋能水利建设和发展,大江大河、国家水网、水利工程全部纳入管理,治水管水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不断提升。

  • 江西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

    江西加快推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从生态产品价值核算、生态资源转化、生态品牌培育、打造生态产业链等方面布局,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 全国秋粮收获已过九成半

    伴随玉米大豆及中稻收获进入尾声、南方晚稻收获加速推进,全国秋粮收获进度达96.2%,基本实现丰收到手。今年以来,我国粮食生产克服局部地区洪涝干旱等灾害影响,全年粮食产量有望再创新高。

  • 又是一年冬枣甜

    沾化是中国冬枣主产区之一。这里地处黄河下游,多盐碱地,一度“种一葫芦收不了半瓢”。偏偏这地里长出的冬枣,营养物质丰富,口感独特。

  • 中国(仙女湖)非遗旅游欢乐周盛大开幕

    2023年11月11日,由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新余市人民政府主办,新余市委宣传部、新余市仙女湖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新余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旅游局承办的中国(仙女湖)非遗旅游欢乐周在江西省新余市仙女湖风景名胜区开幕。

  • 绿色低碳已成为国际物流发展的关键落脚点

    当前,在我国加快建设现代化强国,推进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推动现代物流转型发展,加快构建现代物流体系,不仅关乎物流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更关系供给侧环境的营造和经济循环的畅通。

  • 数字技术深度融入百姓生活 全民畅享“数智红利”

    《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23》显示,截至2023年6月,中国互联网医疗用户规模达3.64亿人,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为60.5%,数字技术深度融入百姓日常生活。

  • 多措并举推动中小企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2023年11月9日,APEC中小企业技术交流暨展览会中小企业绿色低碳发展论坛在山东省青岛市举办。论坛上,业界专家就中小企业绿色低碳转型诸多共性问题深入讨论形成共识,为双碳背景下各国中小企业绿色低碳发展提供了新路径。

  • 自动化码头效率高

    近年来,依托智慧监管模式,山东青岛港全自动化码头桥吊平均单机作业效率提升,多次刷新装卸效率世界纪录。

  • 前三季互联网企业利润总额同比增18.2%

    工业和信息化部10月31日发布数据显示,前三季度,我国规模以上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企业完成互联网业务收入10294亿元,同比增长3.4%,实现利润总额959.3亿元,同比增长18.2%。

  • 2022年中国海洋发展指数发布

    记者从自然资源部获悉,11月9日,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会和国家海洋信息中心在厦门国际海洋周开幕式上联合发布了《2023中国海洋发展指数报告》。

  • 中国储能产业步入发展“快车道”

    记者从9日在福建宁德举行的2023世界储能大会上获悉,当前中国储能产业步入发展“快车道”。

  • 适度规模经营促进林区发展

    日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方案》,针对发展林业适度规模经营、加大金融支持力度等方面提出具体要求,着力进一步激发集体林业发展活力。

  • 中国北斗产业发展指数报告发布

    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9日首次发布《中国北斗产业发展指数报告》。

  • 数字技术赋能江苏制造转型升级

    江苏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把数字经济作为转型发展的关键增量,全面推进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着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

  • 昔日牧业村变身旅游“明星村”

    深秋的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温泉县扎勒木特乡博格达尔村,晴空万里,崇山环绕,炊烟袅袅。游客在民族文化墙绘前拍照留念,农家乐里飘出阵阵饭香,文创店内摆着各类民族特色纪念品……

  • 中国全球百强科技创新集群数量世界第一

    中国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23年全球创新指数(GII 2023)排名达到第12位,拥有的全球百强科技创新集群数量首次跃居世界第一,知识产权大国地位牢固确立。

  • 让快递个人信息更安全

    当前,我国日均快递业务量已超3.3亿件,由此产生的大量寄递数据,给个人信息保护带来严峻挑战。为此,快递行业正加快推广应用隐私运单,通过加密处理等技术手段,给快递个人信息加把“安全锁”。

  • 发展数字经济 推动创新提质

    10年来,浙江数字经济发展取得积极成效,全省数字经济增加值从2014年的1.09万亿元增长到2022年的3.93万亿元,占GDP比重达50.6%。

  • 加快产业转型,助推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鄂尔多斯致力于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积极发展绿色能源,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方面取得积极成效。

  • 农光互补 助农增收

    浙江东阳市六石街道夏溪潭村,农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与村庄农田构成田园画卷。该项目年均发电量达2500万千瓦时,巧妙利用山地丘陵,在光伏板下方种植经济作物,以低碳助农增收致富。

  • 新疆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谆谆嘱托,新疆广大干部群众把握新机遇、展现新作为,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

  • 10月外贸稳中有进 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0.9%

    海关总署昨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按人民币计价,今年前10个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为34.32万亿元,同比增长0.03%。其中,出口总值为19.55万亿元,同比增长0.4%;进口总值为14.77万亿元,下降0.5%。

  • 人形机器人加快走进生活

    能扫地会做饭、端咖啡送快递——凭借聪明的“大脑”、灵活的“四肢”,人形机器人在越来越多场景中得到应用,受到市场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