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为加快推动革命老区江西瑞金高质量发展,一批交通项目正在加快建设。”江西省赣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瑞金市委书记尹忠代表说。
“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关系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全局。”安徽省铜陵市市长孔涛代表介绍,近年来,铜陵市组织实施了一批强链延链补链固链重大科技项目,加快铜产业转型升级。
“自由贸易试验区要建设成为新时代改革开放的新高地。如今,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已提质扩围至22个,正在高标准建设海南自贸港,但总体上看,金融支持自贸区港建设仍需进一步加力提效。”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宋曙光委员说。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能有效提升发展动能,是稳投资、扩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也是促升级、优结构、提升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环节。”宁夏宝丰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彦宝委员说。
面对乡村产业发展中存在的创新能力不足、高端技术人才紧缺等短板,宁小五代表建议,在人才流动、信息共享、政策扶持等方面,为推动产业和区域协调发展营造更好环境。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一年之计在于春,全国两会召开之际,广大干部群众纷纷表示,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各自岗位上埋头苦干、顽强拼搏,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更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人民群众对养老服务的需求更加迫切。”杨震生代表建议,打造供给多元、配套完善、全域覆盖的“一站式”养老服务平台,激发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积极性,提高养老服务供给质量。

过去一年,各地各部门采取一系列有力举措,坚决整治“舌尖上的浪费”突出问题,积极开展“光盘行动”,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推动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消费,一头连着经济发展,一头连着社会民生,是经济增长的主引擎,在经济发展中起基础性作用。2023年,我国最终消费支出拉动经济增长4.3个百分点,消费的基础性作用更加显著。

今年以来,各地区各部门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勇争先、善作为、谋新策、出实招。代表委员表示,新时代新征程,要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记者从中国铁路国际有限公司获悉:雅万高铁3日发送旅客17289人次,自开通运营以来累计发送旅客突破200万人次,客流持续保持高位态势。
记者从近日举行的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理事会上获悉:2019年至2023年,示范区规上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8.06%,上市公司数量从44家增至75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从1560家增至3319家。

人勤春来早,奋进正当时。机械轰鸣、塔吊高耸……各地积极推进重大工程建设。
村道阡陌纵横,串联的不止是村落与美景,更是百姓美好生活的愿景。在神州大地上,四通八达的农村公路既畅通了群众出行的“微循环”,更打通了发展的“大动脉”。
3月1日,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了中国采购经理指数(PMI)。2月份,制造业PMI比上月略有下降,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连续3个月上升且升幅较上月有所扩大,综合PMI产出指数与上月持平。

与双向六车道的港珠澳大桥相比,深中通道是双向八车道,桥梁部分超17公里,工程更复杂,施工难度更大,被视为港珠澳大桥的难度“升级版”。这一超级工程是如何建设的?记者来到施工现场一探究竟。

2024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十周年。按现价计算,2023年京津冀地区生产总值是2013年的近两倍。多名外资企业人士认为,十年来京津冀地区在世界级城市群建设、区域高质量发展等方面为世界贡献中国经验,他们看好京津冀协同发展,将持续深耕中国市场。
2024年甘肃省重大产业项目集中开工活动日前在金昌市举行,共集中开工重大产业项目296个、总投资2620亿元。

3月1日,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了中国采购经理指数。2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和综合PMI产出指数分别为49.1%、51.4%和50.9%。

时值企业赶制订单和春耕备耕季节,“黄金水道”长江作为重要的交通大动脉,呈现出一派繁忙的运输景象。
围绕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上海市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断培育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正不断集聚。
历经75年风雨,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屹立于世界东方。一个规模范围更加庞大、市场结构和形态更加优化、市场规则和制度体系更加完备、国际影响力和吸引力更加强劲的中国大市场,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引擎,为全球经济注入信心和力量。
2023年江苏全省夏粮、秋粮集中收购期累计入库分别为176亿斤、191亿斤,粮食库存充足;全年建设仓容207万吨,优化整合“小散旧”粮食仓储设施,各地退出仓容110万吨,现代型仓储设施覆盖率达87%以上,助力优粮优储。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2月28日召开新闻发布会,提出将进一步实施“精准滴灌”帮扶,针对个体工商户量大面广、利益诉求多元化的特点,坚持分类施策,积极构建分型分类精准帮扶政策体系。
目前全国小麦、大豆繁种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玉米、水稻制种全程机械化率提高20个百分点。从全国范围看,制种大县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专业化服务水平、联农带农等均取得长足进步,国家级基地供种保障能力提高到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