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人民财经网

首页 > 产业 > 列表
  • 油菜花开迎客来

    近年来,罗平县依托优质自然资源持续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不断完善基础设施,提升服务品质,以新业态新场景促进旅游产业发展提质增效。

  • 成都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孟春时节,四川省成都市崇州市道明镇协和社区,阡陌纵横的农田里到处是忙碌的身影;成都市简阳市禾丰镇连山村的千亩桃园,村民们正忙着给桃树疏花、施肥,争取让今年的桃子品质更好。

  • 人勤春来早 春耕备耕忙

    人勤春来早,春耕备耕忙。农业农村部最新农情调度显示,南方冬油菜正处于现蕾抽薹至开花期,江淮、长江中下游冬小麦开始返青,西南冬小麦已拔节,华南早稻开始育秧,春管春耕由南向北陆续展开。

  • 以数字化助力产业发展

    研发效率提升30%,研发交付质量提升50%,运维、部署效率提升4倍……一组组数据优化的背后,是华为云软件开发生产线为中国经济信息社实现一站式全面高效管理提供的助力。

  • 大数据观察:数据多跑路 患者享便利

    支持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省内共享调阅,开展商业健康保险就医费用一站式结算,推动检查检验结果互通共享……近年来,一些地方持续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便民服务,加快全民健康信息化建设,数字健康惠及越来越多群众。

  • 厉行勤俭节约 珍惜一餐一粟

    从在餐厅点一份“小份菜”,到点外卖时备注“餐食减量”;从单位食堂推行“光盘”换积分活动,到团餐供餐施行全环节精细化管理……餐饮行业积极响应,推出一系列相关措施,推动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 因地制宜,提升林业综合效益

    “经济林中不少植物的果实、种子、根等,都可以为人们直接提供食物,不仅能丰富百姓的餐桌,也能充实当地村民的钱袋子。”

  • 征集意见,完善旅游配套设施

    “如果能够加大政策资金支持,进一步提升这些地方的配套设施建设水平,当地的旅游产业就能得到更好发展,更多群众就能把生态旅游的饭碗端得更牢。”

  • 延长农业产业链 增收致富日子甜

    “1400元、6240元、1.53万元……”近日,西藏自治区山南市琼结县拉玉乡堆巴村自强农机具专业合作社内热闹非凡。200余名村民喜气洋洋,共领取土地流转费和田间劳作工资72万元。

  • 雄安新区拔节生长向未来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十周年之际,踏上雄安新区这片热土,眼前一片生机勃勃的发展图景,随处可见日新月异的创新创造。一座高水平现代化的千年之城,正拔节生长。

  • 新材料产业进入发展加速期

    我国新材料产业发展现状如何?怎样进一步通过新材料的科技创新夯实新材料产业基础、为新质生产力提供新动能?

  • 培育壮大优势特色产业链项目

    施工现场,机器轰鸣、焊花飞溅,东数西算贵安新区算力产业集群配套项目首开区域进入收尾阶段;华为云数据中心大厅,一批知名科技企业代表围绕大模型、人工智能与大数据融合创新等签下一份份合作协议……近日,记者来到贵州贵安新区,只见一派忙碌景象。

  • 红色旅游成为春节出游新亮点

    记者从文化和旅游部资源开发司获悉:春节假期,旅游市场活力迸发,红色旅游成为春节出游新亮点。

  • 农资储备足 春耕有保障

    当前,各地积极准备各类农资产品,力保种子、化肥、农药等农资供应及时充足,保障春耕春播顺利开展。近日,记者来到田间地头,记录多地扎实有序推进春耕备耕的热闹场景。

  • 爱粮节粮 从我做起

    近年来,各地以多种方式引导和鼓励消费者理性、适度消费,加强节约粮食宣传教育,营造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浓厚氛围。

  • 聚焦难点,高效利用矿产资源

    如何在充分释放矿产资源经济价值的同时,最大限度减少资源浪费,进而有效降低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实现绿色发展,一直是陈前林关心的课题。

  • 用心钻研,建言民营经济发展

    黄茂兴是十三届、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福建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作为一名经济学者,要通过扎实调研真发现问题、发现真问题,这样才能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黄茂兴说,去年他多次深入生产车间和田间地头进行实地调研。

  • 内蒙古文旅产业增添新动能

    以举办第十四届全国冬季运动会为契机,内蒙古自治区文旅产业增添新动能。

  • 京津冀协同发展十年观察:勇担先行区示范区重任 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京津冀是引领全国高质量发展的三大重要动力源之一。作为新时代里谋篇落子的第一个区域协调发展的国家战略,京津冀协同发展走过十年,蝶变的触角已延伸至京津冀的山山水水。

  • 农业强 农村美 农民富

    走进位于江苏苏州昆山市的陆家未来智慧田园“A+温室工场”,潮汐育苗盘床系统、机械移栽采收系统等一应俱全。在这里,草莓、番茄、黄瓜等种植全过程“工业化”,座座蔬菜大棚变身“绿色车间”。

  • 经济新方位:家门口的菜市场 看得见的新变化

    团圆时节的一桌好菜,饱含对亲人的关怀、对新年的期待、对生活的热爱。岁稔年丰、物阜民熙,走进菜市场,有琳琅满目的时令货物,更有人来人往的生活味道。

  • 百年老街 古韵新颜

    让城市留住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近年来,北京市结合城市更新行动,加强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模式口历史文化街区成为北京城市更新的典型案例。

  • 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炼强制造业筋骨,锻造“国之重器”,破解“卡脖子”难题,为加快建设制造强国不断谋势、蓄势、聚势,新征程上,神州大地气象万千,亿万人民奋勇争先。

  • 茶香飘千里 绿叶富万家

    “等到直播间建好喽,就可以给大家直播茶叶的生产、炒制全过程。”坐在办公室里,望着延绵起伏的千亩茶园,任斌畅想着不远的未来。

  • 巧借资源兴产业

    2023年,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管口新村村集体收入达83万元,村民每亩地分红涨了400元。大家喜气洋洋,谋划着新一年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