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人民财经网

首页 > 产业 > 列表
  • 国网首个碳管理服务协议在津签订

    近日,天津市九园工贸有限公司与国家电网天津市电力公司双碳运营管理分公司签署碳管理服务合作协议,标志着国网天津电力“双碳”业务取得实质性突破,也是国网天津双碳公司实体化运营以来的首单碳管理服务协议、国家电网公司首个碳管理服务协议。

  • 西藏建成高标准农田430万亩

    记者日前从西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了解到,截至目前,西藏已建成高标准农田430万亩,约占耕地总面积的65%。

  • 海上油田 增储上产

    进入12月以来,中国石化胜利油田海上油区开展以“大干一百天,冲刺日万吨”为主题的“百日攻坚上产行动”,加快海上开采步伐,推动油气增储上产。

  • 优化产业环境 激发创新活力

    作为广东省深圳市的产业大区,龙岗区近年来加强产业链和人才、资金支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深化全过程创新生态链建设,推动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主动帮助企业解决发展难点、堵点,越来越多的优秀企业和人才来到这里扎根发展。

  • 广东加快推进制造强省建设

    近年来,广东统筹推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壮大,不断提高广东制造的“含智量”“含绿量”“含金量”,以新担当新作为创造广东新型工业化新辉煌,为广东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构筑强大物质技术基础。

  • 陕渝两地首次实现高速公路直连互通

    12月4日,巫镇高速公路(重庆巫溪县至陕西镇坪县)正式建成通车,这是安来高速公路(陕西安康市至湖北来凤县)直连互通陕渝两地的关键一段。

  • 300家5G工厂入选2023年名录

    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印发《2023年5G工厂名录》,遴选产生了300家已建成的5G工厂,覆盖24个国民经济大类。

  • 投资持续增长 路网密度加强

    临近年底,全国铁路建设进入密集投产期:昌景黄高铁开通在即,标志着杭昌高铁即将全线贯通;广西防城港至东兴铁路12月2日启动试运行,中越边境城市东兴即将接入全国铁路网……

  • 江苏自主创新促进产业升级

    江苏在探索新型工业化道路上坚持自主创新,展现科技自立自强的新面貌、新成果、新作为;靠新技术激活新动能、拓展新领域、开辟新赛道。

  • 客货两头旺 跑出加速度

    开行跨境国际旅客列车,中外旅客纷至沓来;国际货物列车越开越密,辐射范围不断拓展;沿线地区借势发力,产业发展生机勃勃……2021年12月3日全线开通运营以来,中老铁路客货两头旺、跑出加速度。

  • 我国已形成完整海上风电产业链

    汕头国际风电技术创新大会11月29日至30日在广东省汕头市召开。会上发布的《全球海上风电产业链发展报告》显示,我国已形成完整的海上风电产业链。

  • 北京着力完善脑机接口产业生态

    脑机接口是集神经科学、电子技术、信息技术、先进制造、材料科学等于一体的前沿技术。近年来,北京着力完善脑机接口产业生态,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 2023科技国潮产业大会举行

    11月29日,由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人民政府主办的“国潮起·万物生”良渚2023科技国潮产业大会在杭州良渚新城举行。

  • 大湾区碳足迹标识认证平台上线

    2023碳达峰碳中和论坛暨深圳国际低碳城论坛日前在深圳国际低碳城开幕。

  • 推动能源型城市高质量发展

    创新求突破,转型促发展。近年来,陕西榆林依托产业转型升级,不断推动能源型城市高质量发展。

  • 发展共同配送 快递进村提速

    共同配送,即通过多个参与方之间的合作,将不同来源、不同目的地的快递包裹进行集中配送。共同配送新模式不仅打通了快递进村“最后一公里”,更释放出农村电商的强劲动力。

  • 海底隧道施工

    近日,正在建设中的胶州湾第二海底隧道工程施工已达设计最大深度——距海平面115米处。该工程全长17.48公里,对促进胶州湾东西两岸同城一体化、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具有重要意义。

  • 上海布局智能机器人新赛道

    上海发展人工智能产业起步早,进展快。目前,上海规模以上人工智能企业数量超过350家,产值达3800多亿元,产值约为5年前的3倍。智能机器人集成人工智能、高端制造、新材料等先进技术,是经济增长的新引擎、科技竞争的新高地。

  • 文化底蕴“加分”文旅消费

    江西南昌滕王阁,背诵《滕王阁序》争取免费门票机会;陕西西安大唐不夜城,与“李白”对诗赢得纪念品;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欣赏“东方雕塑陈列馆”……今年文旅市场持续升温,多地凭借文化底蕴为文旅消费“加分”。

  • 商务部:截至目前全国示范步行街数量已达到19条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束珏婷30日在例行发布会上介绍,截至目前,全国示范步行街数量已达到19条,北京王府井、上海南京路、西安大唐不夜城、成都宽窄巷子等都位列其中。

  • “电力魔方”亮相深圳

    近日,由南方电网深圳供电局研发的新型全预装近零碳景观配电站在广东深圳亮相。

  • 全球美食荟萃,中国成为最大食品进口国

    智利车厘子、阿根廷牛肉、厄瓜多尔大虾、法国红酒、新西兰牛奶……越来越多进口食品正进入中国市场,摆上家庭餐桌。

  • 东营:乘势而上引“风”来

    从一片白茫茫盐碱地,到风电产业初具规模,一年多时间,这里为何能激发市场活力,澎湃产业动能?日前,记者走进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深入剖析一个风电项目的建设全过程。

  • 海口新海滚装码头客运综合枢纽站项目试运营

    11月29日,海口新海滚装码头客运综合枢纽站项目投入试运营。该项目和新海港交通综合枢纽及配套设施建设工程总建筑面积21.6万平方米,年设计通过能力为旅客3500万人次、车辆560万辆次。

  • 合肥打造空天信息产业新高地

    “逐梦星空”正在照进安徽合肥产业现实。今年9月5日,“合肥高新一号”卫星在东方航天港搭载火箭发射,合肥空天信息产业迎来光彩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