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两单位联合发布消费提示:
2025-05-21 10:33:03 人民日报
本报北京5月20日电 (记者林丽鹂、齐志明)随着城乡居民膳食结构持续优化,新鲜水果蔬菜的消费量逐年攀升,人民群众对“菜篮子”“果盘子”质量安全持续关注。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和中国消费者协会提醒消费者通过正规渠道选购果蔬产品,重点关注农药残留和微生物污染等核心检测指标,守护好“舌尖上的安全”。
消费者购买水果蔬菜,最担心其中有农药残留和微生物污染。果蔬中的农药残留有一条警戒线,即“农药残留限量标准”。我国现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 2763—2021)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2,4—滴丁酸钠盐等112种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 2763.1—2022)明确规定了586种农药在376种(类)食品中10293项残留限量标准,全面覆盖我国批准使用的农药品种和主要植物源性农产品。2024年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数据显示,主要农产品农药残留合格率已达98%。在微生物污染防控方面,《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中致病菌限量》(GB 29921—2021)规定即食果蔬制品中沙门氏菌、大肠埃希氏菌等致病微生物不得检出。
对此,消费者尽量选择正规超市、农贸市场、电商平台等监管严格的渠道选购果蔬产品,可最大限度保障安全。消费者还需特别注意即食沙拉、鲜切果盘等产品的冷链储存条件与保质期限,不要食用过期变质产品。另外,不同种类果蔬的清洗方法有一些差异。叶菜类建议流水冲洗后浸泡15分钟,浆果类推荐使用小苏打水清洗,根茎类最好削皮处理。
(责编:李茜)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重庆大消费上市公司各显其能 坚守高质量发展主旋律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财经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财经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财经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财经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财经网”及/或标有“人民财经网(www.peoplecen.com)”“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财经网”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财经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