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人民财经网

首页 > 产业 > 列表
  • 去年前11月全国社会物流总额达305.9万亿元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日前发布,2023年1—11月,全国社会物流总额达305.9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0%;11月当月增长6.7%,环比提高1.6个百分点。

  • 四川已有海关AEO认证企业71家

    记者2日从成都海关获悉,截至2023年底,四川共有海关AEO(经认证的经营者)企业71家,同比增长31.5%。为支持四川产业发展,成都海关建立重点企业培育库,大力推进企业AEO认证培育。

  • 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连续14年全球第一

    2023年,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达到4900万TEU(标准箱),再次卫冕全球第一,连续14年保持这一地位。

  • 下沉市场迸发更大活力

    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激发下沉市场消费活力是重要内容。下沉市场是指三线及以下城市、县镇与农村地区的市场,其消费人数占国内全部消费市场的2 3。当前,下沉市场消费呈现哪些特点?如何进一步激发消费潜能?

  • 中老铁路进出口货运量超400万吨

    记者从昆明海关获悉:2023年全年,昆明海关累计监管验放经中老铁路进出口货运量达421.77万吨,同比增长94.91%。

  • 共解行业难题 共享发展资源

    近年来,通过与科研机构合作建立技术研发中心、产业研究院、中试熟化基地等创新平台,民营企业持续强化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不断提升创新能力。

  • 汇聚乡村全面振兴的人才底气

    《2023年全国高素质农民发展报告》显示,2022年国家高素质农民培育计划共培养高素质农民75.39万人。当前,高素质农民发展总体态势如何?如何育好用好乡村人才,汇聚乡村全面振兴的人才底气?

  • 沪渝蓉高铁跨马汊河斜拉桥开工

    12月27日,由中铁上海工程局承建的沪渝蓉高铁六合特大桥跨马汊河斜拉桥主墩桩基顺利开钻,标志着斜拉桥主体工程正式开工建设,工程施工取得突破性进展。

  • 国家级经开区呈现良好发展态势

    近日,商务部完成2023年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评价工作,对全国230家国家级经开区2022年度综合发展水平情况进行考核评价。

  • 工业企业利润加快恢复

    国家统计局12月27日发布的数据显示,1—11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69822.8亿元,同比下降4.4%,降幅比1—10月份收窄3.4个百分点。

  • 京雄高速全线通车运营

    记者28日从交通运输部获悉,京雄高速公路北京五环至六环段当日顺利贯通。至此,京雄高速全线通车运营。

  • 江苏泗洪探索生态价值多元实现机制

    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深入推动自然资源保护和利用一体化实践,依托临淮镇陈圩林场6700亩林地,创新林下种植、林下养蟹、林下旅游产业思路,发展200余亩杉林地赤松茸、150余亩林下蟹塘、4000平方米星空露营基地等多种林下产业,切实将闲置林下资源转变为富民增收新路径。

  • 四川高速公路通车运营里程突破9800公里

    28日,由中铁二十三局集团承建的成绵苍巴(绵苍段)高速通车活动在四川省绵阳市梓潼县举行。

  • 宝鸡持续深化国企改革

    陕西省宝鸡市国资委深化国企改革,着力创新体制机制,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激发各类要素活力,努力提高企业效益,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和国有资本。截至11月底,宝鸡市国资委监管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8.6%,利润总额同比增长6.1%。

  • 促进专利转化 推动自主创新

    今年1月1日,《浙江省知识产权保护和促进条例》正式实施,其中提出专利公开实施制度——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利用财政性资金设立的科学技术计划项目所形成的专利成果,自授权公告之日起满3年无正当理由未实施的,应当纳入公开实施清单,并由专利权人合理确定专利公开实施的方式和费用标准。

  • 小田变大田 乡村绽新颜

    昔日“望天田”,如今成了田成方、地成块、路相连、渠相通的“高产田”。2019年以来,四川广安新建高标准农田107.63万亩,较改造前亩均增产粮食100公斤以上,农民年人均综合增收约500元。

  • 29.5%!11月规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速超预期

    12月27日,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11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同比增长29.5%,增速较10月明显加快,显著超出市场预期。

  • 这一年,人工智能“生成”精彩

    即将过去的2023年,以大模型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掀起了全球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新浪潮。被赋予想象和可能的生成式人工智能不仅影响着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方式,也为各行各业的的创新发展和转型升级提供了新的工具和视角。

  • 全国新设经营主体同比增10.5%

    记者27日从市场监管总局获悉,今年前11个月,全国新设经营主体3020.4万户,同比增长10.5%。其中,新设企业916.9万户,增长14.6%;新设个体工商户2092.7万户,增长8.9%。

  • 多条高铁线路开通运营

    记者从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获悉,多条高铁线路近日开通运营,便利沿线群众出行。

  • 青岛港自动化码头(三期)投产运营

    12月27日,山东港口青岛港自动化码头(三期)投产运营。该工程位于山东港口青岛港前湾港区南岸,建设2个10万吨级集装箱泊位。投产运营后,将提升码头堆存能力26%,提升综合服务效率6%。

  • 做好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稳价

    岁末年初,各地各部门压实责任,不断推出有效举措,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做好民生保障,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抓好安全生产,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 “链长制”提高产业链韧性

    今年以来,澄迈县聚焦五大产业集群、十个产业链条,探索产业高质量发展,推行产业链“链长制”,加速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活力。

  • “奶酪小镇”助增收

    镶黄旗可利用草场面积约660万亩,是锡林郭勒盟草场面积最小的旗县。近年来,当地抓紧奶业振兴机遇,延长产业链条,增加初级农产品的附加值,“奶酪小镇”规模化发展初具雏形。

  • 特色产业促进乡村全面振兴

    近年来,西青区因地制宜,探索城乡融合、三产协调发展。打造小站稻和高端精品蔬菜两条特色农业全产业链,推出一批“土特产”品牌,打造萝卜、葫芦、年画等特色产业集群,实现标准化生产、规模化发展和品牌化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