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人民财经网

首页 > 金融 > 列表
  • 金融支持重点领域力度加大

    一季度,我国金融总量稳定增长,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保持稳固,人民银行更好发挥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支持力度,金融支持重点领域力度持续加大。

  • 江西永新大力提升普惠金融服务质效

    江西省永新县创新普惠金融信贷产品,优化普惠金融服务,服务当地经济高质量发展。

  • 财经眼:从上市公司年报看向“新”而行提质效

    近日,上市公司2023年度成绩单出炉。据中国上市公司协会统计,截至4月30日10时,沪、深、北三家证券交易所已有5327家上市公司公布2023年年度报告。透过数据看发展,过去一年,上市公司整体业绩持续修复,内生发展动能不断集聚,回报投资者能力稳步提升。

  • 4月货物贸易跨境收支顺差保持较高规模

    国家外汇管理局17日公布了4月银行结售汇和银行代客涉外收付款数据。数据显示,4月,银行结汇1737亿美元,售汇2118亿美元;银行代客涉外收入5921亿美元,对外付款6303亿美元。

  • 业界:产融数字化推动金融与生产生活场景深度融合

    在近日举办的“2024数云原力大会 新动力数字金融论坛”上,参会嘉宾表示,在不断完善数字基础设施的前提下,要推动网络化、智能化金融业务与生产生活场景深度融合,加快形成与数字时代相适应的金融服务能力。

  • 海运价格再迎上涨“加速度”:相关期货半年翻5倍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海运价格连续跳涨,一些追踪运价的相关期货品种在半年时间内甚至翻了5倍,引起广泛关注。

  • 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鸣枪” 多地积极推进“两重”项目准备

    为了积极争取有更多项目进入国家盘子,确保高质量做好支持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两重”建设,5月13日以来已有北京、浙江、湖北、四川等4省市召开会议研究部署相关工作。

  • 改算法“良药苦口” 金融业“去虚胖”影响深远

    作为观察金融业运行和影响国民生产总值的重要指标,金融业增加值季度核算方法在当前时点调整有何深意?其将带来“短期扰动”还是系统性变革?

  • 多措并举 培育壮大耐心资本

    社保基金、养老金、QFII等中长线资金仅仅是耐心资本的代表,但不是全部,相对A股市场近15万亿元(2023年末)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市值规模而言,上述资金持股也仍在少数。

  • 做科技创新路上“陪跑人” 耐心资本长期坚定持股战略性新兴产业

    参考海外市场的经验,发展壮大耐心资本有助于提升专业投资者在资本市场的占比,树立价值投资的理念;有助于稳定市场预期、提振投资者信心;有助于科技企业获得长期稳定的资金支持。

  • 5月MLF结束缩量续作 降准降息窗口期后移

    5月15日,为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人民银行(下称“央行”)开展20亿元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和125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其中7天期逆回购中标利率和MLF中标利率分别维持1.8%、2.5%不变。

  • 储蓄国债为何受热捧?

    今年以来,国内投资者积极认购储蓄国债,一些银行网点出现“一债难求”情况,手机银行代销的储蓄国债(电子式)更是“手慢无”。

  • 五矿期货“投教直通车”助力贵州工程职业学院金融素养再提升

    5月14日至15日,在深证投服中心的指导下,五矿期货在贵州工程职业学院成功举办了“5·15全国投资者保护宣传日”专项活动暨“五矿期货投教直通车”驶入贵州工程职业学院(第二期)活动。

  • 怎样看前4月金融数据变化

    日前,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今年前4月金融数据。今年以来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有哪些新特点?怎样看待相关金融数据的变化?记者进行了采访。

  • 金融监管总局提示:警惕涉金融领域“代理维权”风险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近日发布消费者权益保护风险提示,提醒广大消费者警惕涉金融领域“代理维权”风险,应通过正规渠道表达诉求,依法理性维权,同时要注重保护个人信息及财产安全。

  • 财政部公布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安排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从今年开始拟连续几年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专项用于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今年先发行1万亿元。

  • "联合定价"技术上线,或从源头破解新能源车险亏损难题

    5月9日,记者获悉,为破解新能源车险定价难题,人保财险、平安产险、太保产险等多家保险公司与互联网保险代理平台“蚂蚁保”合作,共同研发上线了车险“联合定价”技术。

  • 证监会发布十六项措施服务科技企业发展

    近日,为了更好服务科技创新、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中国证监会发布《资本市场服务科技企业高水平发展的十六项措施》,从上市融资、并购重组、债券发行、私募投资等方面提出支持性举措。

  • 财经故事:普惠保险更好满足多样化保障需求

    近年来,服务小微企业、老年人、农民、新市民等群体的普惠保险不断创新扩容,更充分满足了多样化保障需求,让广大人民群众感受到保险服务的温度。

  • 财经观:加大政策性金融供给力度

    加大政策性金融供给力度,要抓住服务国家战略的主线,把好政策性金融和商业性金融的界线,坚持防控风险的底线。

  • 财经眼:政策宣讲入心 税费服务贴心

    让税费优惠红利更好直达经营主体、便民服务举措真正惠企利民、税收法治理念走进千家万户,各地税务部门还有哪些经验做法、创新实践?记者进行了采访。

  • 截至4月末 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增8.3%

    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4个月,我国人民币贷款增加10.19万亿元。

  • 中国国际收支保持基本平衡

    国家外汇管理局10日公布的国际收支平衡表初步数据显示,一季度,我国国际收支保持基本平衡。其中,经常账户顺差392亿美元,与同期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为0.9%,继续处于合理均衡区间;双向跨境资金流动保持合理有序。

  • 新一代理财综合业务平台正式上线运行

    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有限公司近日投产上线理财新一代系统——理财综合业务平台,并于5月6日上午6时起正式对外提供服务。

  • 提高服务质效 金融“五篇大文章”实施路线图明确

    为把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做实做细,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量和水平,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9日发布《关于银行业保险业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指导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