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人民财经网

首页 > 金融 > 列表
  • 消费金融公司贷款余额突破万亿元

    中国银行业协会日前发布的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末,我国消费金融公司资产规模和贷款余额双双突破万亿元,分别达到12087亿元和11534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36.7%和38.2%。

  • 中国信保支持外经贸企业“走出去”

    日前,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在北京开展“第二届数字金融服务节暨第五届小微客户服务节”活动。以此次服务节为契机,中国信保将开展“普惠服务扩面”“金融助企提质”“新质生产力增效”三大专项行动,实施“提升审批服务效率”“放宽保易赔适用客群条件”等10条阶段性惠企举措。

  • 首家外资股东亮相 国民养老引入安联投资为战略投资人

    6月24日,国民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根据北京金融资产交易所公开征集投资人的结果,公司拟以发行新股增资方式引入安联投资有限公司为战略投资人。

  • 前5月财政收入稳支出快 特别国债认购积极踊跃

    6月24日,财政部发布的2024年5月财政收支数据显示,1—5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96912亿元,同比下降2.8%,扣除特殊因素影响后,可比增长2%左右;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达108359亿元,同比增长3.4%。

  • 增加分红频率在行动 “真金白银”回报投资者

    在监管层积极引导下,近年来,上市公司分红规模、分红频率明显改善。

  • 你的“沉睡账户”唤醒了吗?

    近期,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等多家银行发布公告称,将对“沉睡账户”开展提醒提示工作。此前,各金融监管机构也纷纷发文,为消费者进行科普答疑。

  • 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6912亿元

    财政部24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5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6912亿元,同比下降2.8%,扣除去年同期中小微企业缓税入库抬高基数、去年年中出台的减税政策翘尾减收等特殊因素影响后,可比增长2%左右。

  • 消费金融公司贷款余额超万亿元

    中国银行业协会近日发布《中国消费金融公司发展报告(2024)》。《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底,消费金融公司资产规模和贷款余额分别达12087亿元和11534亿元,同比增长36.7%和38.2%,有力促进消费、扩大内需。

  • 助力降低社会物流成本 “铁路运费贷”在全国铁路推广实施

    记者从国铁集团获悉,在全面总结试点成功经验的基础上,6月20日起,国铁集团在全国铁路推广实施“铁路运费贷”物流金融产品,助力降低社会物流成本,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 打好降本增效“组合拳” 增强金融业发展后劲

    随着市场环境及监管环境的变化,降本增效成为金融业的必修课。压降运营成本、优化人力资源结构成为金融机构的普遍选择。顺应数字化转型趋势,金融机构还强化大数据、人工智能(AI)等新技术的应用,赋能业务经营管理。

  • 多地规范国企数据资产估值 让交易和融资“活”起来

    近日,上海市国资委规范市属国有企业数据资产评估工作的消息引起业内关注,早前,深圳国资委也出台文件对市属国有企业数据资产转让等行为提出规范要求。

  • 金融业机构总资产达476.49万亿元

    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中国金融业机构总资产为476.49万亿元,同比增长8.5%。

  • 财经短波:江苏南通加强科技创新防范保险诈骗

    江苏省南通市公安机关优化完善“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加强科技创新,建设保险反欺诈战略研判中心,深入研判、多警联合,成功侦办多起涉保险诈骗犯罪重大案件。

  • 财经故事:提高“好办事”的便利和“办成事”的效率

    “家门口就能开房租发票,不用专门跑一趟税务大厅,确实方便了不少。”近日,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织里镇居民庞先生来到税务部门设在织里童装城的“兴”税驿站,顺利开具了房屋租赁发票。

  • 财经观:为科技创新注入更强金融动力

    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离不开科技—产业—金融的良性循环,要全面提升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服务科技创新能力,加快建成与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目标高度适配的金融服务体系。

  • 财经眼:深化保险保障与文旅场景融合

    乡村游、国潮热、夜经济,文旅市场亮点纷呈;本地游、周边游、传统民俗游,特色旅游颇受青睐……伴随文旅产业不断创新发展,百姓文化休闲、旅游出行选择日益多样,文旅消费市场持续火热。

  • 前5月国开行发放绿色贷款超2000亿元

    记者21日从国家开发银行获悉:今年1—5月,国开行发放绿色贷款超过2000亿元,贷款增速高于全行各项贷款增速。

  • 国产大飞机等合作项目落地,上海国际再保险中心建设加速

    6月20日,记者从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上海监管局获悉,在2024陆家嘴论坛召开期间,该局组织上海国际再保险登记交易中心合作签约仪式顺利举行。

  • 硬科技企业迎政策礼包 科创板生态加速重塑

    证监会近日发布的《关于深化科创板改革 服务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八条措施》中明确,支持优质未盈利科技型企业在科创板上市,提高再融资灵活性便利性,深化发行承销制度试点,优化私募股权创投基金退出“反向挂钩”制度等安排,引发了市场关注。

  • 闪电出手联袂出击 A股年内回购额已超越2023年

    今年以来,多家A股上市公司闪电出手,集中宣布回购,多路资金联袂出击,掀起多轮回购潮,且拟回购金额远超以往。

  • 我国金融业机构总资产达476.49万亿元

    截至今年一季度末,我国金融业机构总资产为476.49万亿元,同比增长8.5%,其中,银行业机构总资产为429.58万亿元,同比增长8.1%;证券业机构总资产为14.05万亿元,同比增长2.5%;保险业机构总资产为32.86万亿元,同比增长15.8%。

  • 6月LPR报价与上月持平

    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在6月20日公布新版LPR报价:1年期品种报3.45%,上月为3.45%;5年期以上品种报3.95%,上月为3.95%。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上海区域中心正式启动

    主题为“以金融高质量发展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2024陆家嘴论坛6月19日在上海开幕。开幕式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上海区域中心正式启动。

  • 精准识别“硬科技” 守好上市入口关

    “科创板八条”的发布能够更好发挥科创板在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方面的独特优势,未来要通过研究与投行联动等模式加强科技型企业精准识别,守好上市入口关。同时,投行也要紧紧抓住并购重组等业务机会,实现投行业务和新质生产力的良性互动,推动行业进一步发展。

  • 打通资本市场堵点卡点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是资本市场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难得的机遇。证监会主席吴清昨日在陆家嘴论坛上的讲话,对此着墨颇多。打通堵点卡点,营造宽容失败、鼓励创新的良好氛围,资本市场无疑是不二之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