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人民财经网

首页 > 产业 > 列表
  • 一家工厂的数字化嬗变

    2024年12月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积极运用数字技术、绿色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生产成本显著下降,订单量快速增长——数字技术改变了一家制造业企业。变化是如何发生的?让我们走进企业,观察从物料到成品的这场数字化生产之旅。

  • 首趟北京至广州快捷物流示范班列顺利开行

    2025年1月6日11时许,X8501次快速多式联运班列从中国铁路北京局北京铁路物流中心廊坊广阳货场出发,驶向丰台西站。当天15时50分,该班列从丰台西站再次启程,预计在30多个小时后抵达广州常平站。

  • 二〇二五,这些科技热点值得期待

    新的一年,新的征程。从人工智能到量子计算,从基因编辑到深空探索,宇宙奥秘、前沿科技的探索突破令人心动,技术变革和应用的深度广度不断拓展。新起点,新高度,迈向科技强国的步伐如此坚实、如此有力。

  • 苏北运河去年货物运量达3.27亿吨

    记者从京杭运河苏北航务管理处获悉:2024年,苏北运河10个梯级船闸累计开放闸次30.4万次,货物运量3.27亿吨,连续11年突破3亿吨大关。

  • 长江航运数据中心正式启用

    记者日前从长江水上交通监测与应急处置中心获悉:经3年多建设和1年试运行,长江航运数据中心正式启用,标志着长江航运信息化水平迈上新台阶。

  • 新年探访沪深楼市

    2025年开年,记者探访上海、广东深圳等地房地产市场,现场感受楼市交易持续回暖势头。

  • 全球最大打桩船交付

    1月5日,全球最大打桩船“二航长青”号在江苏启东海工船舶工业园交付,标志着我国在海洋工程装备制造领域实现新突破。

  • 长洲船闸年过货量超2.24亿吨

    记者从交通运输部珠江航务管理局获悉:2024年,西江航运干线长洲船闸年过货量超2.24亿吨,同比增长22.1%。

  • 拎稳“菜篮子”

    近期全国蔬菜生产供应充足,价格运行平稳,在田蔬菜面积8300多万亩。各地抓紧生产,保障春节等重要节点供应,助力“菜篮子”拎得更稳。

  • 羽绒服里的“科技范”

    寒冬已至,气温骤降,羽绒服、羽绒被等是抵御严寒的必备之选。“暖”从何而来?羽绒服里有什么新科技?日前,记者在江苏走访专卖店、工厂和上游供应商。

  • 经济新方位:今年将加力实施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

    1月3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推进城市更新工作,提出要加快推进城镇老旧小区、街区、厂区和城中村等改造。要加强用地、资金等要素保障,盘活利用存量低效用地,统筹用好财政、金融资源,完善市场化融资模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城市更新。

  • 全国碳市场活力进一步提升

    记者从生态环境部获悉:2024年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配额交易及清缴工作结束。一年来,市场运行平稳有序,市场活力进一步提升。

  • 全国铁路实行新的列车运行图

    记者从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获悉:1月5日零时起,全国铁路实行新的列车运行图,安排图定旅客列车13028列,较调图前增加230列;开行货物列车22859列,较调图前增加91列。

  • 电力高速路 瞬传清洁电

    眼下,近万名建设者正齐心协力,加快建设金沙江上游至湖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

  • 创新驱动 河湖管护更精细

    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大坝、大江和连绵群山一一映射到虚拟空间,参数变动,为库容调度、冲淤提供精准方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电子围栏、远程控制系统护佑一渠清水北上,全天候监测1400多公里渠道……一项项水利工程与数字技术相互融合,具有预报、预警、预演、预案功能的数字孪生水利体系加快构建。

  • 把疏勒河“装进”计算机

    作为河西走廊三大内陆河之一,疏勒河流域年降水量不足70毫米、年蒸发量却高达2800毫米。缺水的疏勒河在保障灌溉用水的同时,如何深度节水?

  • 今年首个重大水利工程开工

    记者从水利部获悉:2025年首个重大水利工程——广西左江治旱黑水河现代化灌区工程于1月3日开工,该工程是“两重”建设标志性重大水利工程之一,估算总投资76.97亿元,建设工期44个月,供水范围涉及8个乡镇,覆盖城乡供水人口26.69万人。

  • 去年民航客运量超7.3亿人次创新高

    中国民航局运输司司长徐青3日介绍,2024年,我国民航运输生产稳步增长。据初步统计,2024年全行业共完成旅客运输量超过7.3亿人次,创历史新高。

  • 智能“造塔机”助力大桥建设

    1月3日,湖北荆州李埠长江公铁大桥项目现场,新一代轻型智能“造塔机”进行首次顶升。

  • 自动驾驶加速“驶来” 多家公司积极布局

    自动驾驶是创新驱动发展先进生产力的典型代表,是建设交通强国、加速发展人工智能新质生产力的关键驱动。

  • 存量房贷利率迎来下调 购房者放缓“提前还贷”步伐

    每年的1月1日,对于许多存量房贷来说,都是重要的“重新定价日”。业内人士普遍认为,2025年随着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实施,房贷利率仍有下行空间。

  • 智能手机产量同比增长9.3%

    2024年1至11月,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生产增长较快,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2%。主要产品中,手机产量15.04亿台,同比增长8.9%,其中智能手机产量11.17亿台,同比增长9.3%。

  • 规范公司登记 优化营商环境

    为实施新修订公司法及配套行政法规,规范公司登记管理,维护交易安全,优化营商环境,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近日印发《公司登记管理实施办法》,并明确将于2025年2月10日起正式施行。

  • 2024年中国投产高铁2457公里

    记者从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工作会议获悉,2024年,全国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506亿元,同比增长11.3%,持续保持高位运行;投产新线3113公里,其中高铁2457公里,铁路建设成效显著。

  • 三峡枢纽通过量连续三年超1.5亿吨

    记者获悉:据三峡通航日报统计显示,2024年,三峡枢纽通过量达1.59亿吨。这是2022年以来,三峡枢纽通过量第三次突破1.5亿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