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人民财经网

首页 > 产业 > 列表
  • 新职业新故事:教人工智能读懂专业文件

    打开电脑,开启智能训练软件,人工智能训练师杨洪旭开始一天的工作。他最近的任务是训练一个能自主识别银行电汇申请书的人工智能(AI)模型。

  • 国内首个区块链专用计算硬件开放架构发布

    记者从国家区块链技术创新中心获悉:我国首个区块链专用计算硬件开放架构BUDA日前正式发布。

  • 上半年网络货运企业上传运单超8000万单

    据交通运输部网络货运信息交互系统统计,截至今年6月底,全国共有3286家网络货运企业,接入社会运力804.4万辆、驾驶员737.7万人。上半年共上传运单8087.7万单,同比增长52.8%。

  • 重点领域支出得到较好保障

    1—7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5663亿元,同比下降2.6%,去除特殊因素可比增长1.2%左右;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55463亿元,同比增长2.5%;全国税收收入同比下降5.4%。

  • 渔民吃上“旅游饭”

    “来来来,给我拍张照!”渔获一上岸,来体验海钓的游客赶忙上前,从杨明通手里接过五六斤重的金鲳鱼、石斑鱼等,有的举在胸前,有的两手高高提起,纷纷拍照留念。

  • 铁路部门多措并举保障暑期学生旅客运输

    暑期进入尾声,全国各大院校开学在即,8月26日至9月10日,铁路将迎来学生客流高峰,预计发送学生旅客650万人次。铁路部门精心组织学生运输工作,统筹做好运力安排和站车服务,全力保障学生旅客平安有序返(入)校。

  • 产业援藏助力西藏高质量发展

    从种植业、养殖业再到制造业,许多援藏产业项目正在雪域高原落地生根。“十四五”期间,各援藏工作队立足受援地优势资源,安排产业支援项目229个,援藏资金44.06亿元,占“十四五”援藏资金的20.3%。

  • 水运发展韧性足潜力大

    据统计,去年我国水路货运量、水路货物运输周转量在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占比分别达到17.1%和54%,其中海运更是承担了我国约95%的对外贸易运输量。一个具有相当规模的水运体系,正成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力支撑。

  • ARJ21飞机飞抵世界海拔最高民用机场

    8月25日,中国商飞公司的一架国产支线民航飞机ARJ21从成都双流国际机场起飞,经过44分钟的飞行,顺利抵达稻城亚丁机场,这是正在进行的ARJ21飞机“环青藏高原”演示飞行的重要一站。

  • 向新而行,创新活力激越澎湃

    科技成果集中亮相,创业路演精彩纷呈,合作协议相继达成……8月23日至25日,在北京举行的2024全球创业者峰会成果丰硕。

  • 工业场景引入人形机器人应用

    在日前举行的2024世界机器人大会期间,深圳市优必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展示了人形机器人工业场景解决方案,并与相关单位签署合作协议,将人形机器人引入汽车产线的智能搬运、质量检查和化学品操作等工位,推动其在制造业实现应用。

  • 创新故事:蔬果种植不用“看天吃饭”

    在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四维生态数字农业产业园,走入数智植物工厂,记者看到各种各样的农作物在这里生长,“阳光”则是LED光照。

  • 京杭大运河首批清洁能源智能商品船下水

    我国自主研发生产的90米LNG(液化天然气)动力船和67.6米电动力船近日在山东济宁邹城市的白马河畔顺利下水。这是京杭大运河首批清洁能源智能商品船,标志着内河清洁能源智能船舶标准化、批量化生产的序幕正式拉开。

  • 微经济:从义乌英语角看外贸活力

    外贸中小微经营主体一头连着国内产业,一头连着海外市场。小小英语角,折射了外贸的韧性和活力所在。

  • 多措并举保障蔬菜市场供应

    7、8月份是蔬菜市场旺季,需求量较大。加之汛情、高温等因素影响,鲜嫩蔬菜供不应求、价格上涨。农业农村部加强督促指导,各主产区加大生产和调运力度,多措并举保障蔬菜市场供应。

  • 渔业增效 农民增收

    近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合浦县把设施渔业列为重要支柱产业优先发展,以市场为导向,加大科技投入,推动产业提质增效,促进农民增收。图为合浦县党江镇万亩水产养殖基地。

  • 电力现货市场价格“能涨能降”

    在山西电力现货市场中,电可以像其他商品一样现买现卖。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调控中心的电力现货价格大屏上,数据曲线每隔15分钟更新一次,分时价格牵动着市场各方。

  • 管好护好农村路 群众出行更便捷

    近年来,我国“四好农村路”扎实推进,截至去年底,全国农村公路总里程已达460万公里。如何管好护好农村公路,既是实施好新一轮农村公路提升行动、推动农村公路迈向高质量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也事关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步伐。

  • 传统制造业提质升级

    浙江省象山县近年来推动汽车零部件与模具、纺织服装等传统制造业提质升级,集成产业政策、梳理政策汇编,加强产业链上下游对接,建立综合服务平台,助力企业发展。

  • 黄河普通干线最长桥合龙

    这是跨越黄河的又一重要工程——新开黄河大桥。8月21日,随着主跨最后一个节段块浇筑完成,大桥正式合龙。预计今年底建成通车后,新乡往返开封距离将缩短近30公里,行车时间缩短约30分钟,成为区域融合发展的新支撑。

  • 护好湿地资源 释放生态红利

    近年来,江西开展湿地资源运营机制改革试点,通过指标交易、产业化经营等途径,完成湿地占补平衡的同时,还实现了湿地生态产品价值转化。湿地资源丰富的南丰,就是试点县之一。

  • 超大型岸桥发往埃及

    8月23日,由山东青岛海西重机有限责任公司为埃及杜米亚特联合集装箱码头打造的首批5台超大型岸桥在青岛西海岸新区起运。

  • 今年我国早稻生产保持稳定

    23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早稻生产情况:2024年,全国早稻播种面积持平略增,单产受灾害天气影响有所下降,早稻总产量2817.4万吨(563.5亿斤),比2023年减少16.3万吨(3.3亿斤),下降0.6%。

  • 以“含绿量”提升“含金量” 绿色消费激发市场新活力

    从绿色食品到有机农产品、从City Ride(城市骑行)到新能源汽车、从节能家电到二手电商……近年来,随着绿色消费理念逐步普及,绿色消费和绿色生活方式成为新时尚,绿色消费成为激活市场点燃经济增长新动能。

  • 大湾区与长三角为何行 其他区域该怎样跟

    打造世界级绿色低碳产业集群为何选中粤港澳大湾区和长三角?该如何建设?其他区域如何跟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着这些问题,证券时报记者采访了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