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AI和出海已成为中国电子企业发展的两条明确主线,驱动着中国企业稳健走向全球。

从2024年1月6日至今,“本源悟空”上线已超一周年。期间,“本源悟空”已为来自全球139个国家逾1800万用户完成超32万个量子计算任务。以“本源悟空”为代表的中国量子计算产业正在按下发展“加速键”,并在应用探索领域展现出广阔前景。

超1700亿件!1月8日,中国快递业“成绩单”出炉,彰显着快递行业的强劲韧性,更蕴藏着中国经济的蓬勃生机。一张覆盖全国、深入乡村、通达全球的服务网络正支持中国快递不断站上新高度。
在刚刚过去的元旦假期,从北京的古北水镇到海口的跨年音乐会,从香港维多利亚港到阿联酋阿布扎比,无人机灯光秀成为全球各地跨年的“仪式感”之一,演绎科技与艺术融合的别样精彩。而这些无人机表演背后的“操盘手”,都是中国公司。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了《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指引(试行)》,目前已报经国务院同意并印发实施。1月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了有关情况。

新的一年,困难和挑战依然不少,但是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没有改变,只要我们满怀信心、不惧挑战,继续在风雨洗礼中成长、在历经考验中壮大,我国经济定将乘风破浪、行稳致远。
记者从有色金属工业协会获悉:有色金属行业首个人工智能大模型“坤安”近日发布。
日前,中国数联物流信息有限公司在上海正式揭牌成立。作为首家数据科技央企,中国数联物流由国务院国资委直接管理,为股权多元化中央企业,注册资金100亿元。
河南平顶山市叶县保安镇,坐落在山坡之上的百米风车缓缓转动。这里位于桐柏山脉和伏牛山脉交界处,风力资源相对丰富,吸引了不少风电项目落户。

走进比亚迪长沙星沙园区物流仓库,两台身高172厘米的优必选工业版人形机器人Walker S1正在交替进行模拟搬运作业。“从最初一台人形机器人跑通所有搬运场景,到实现与无人物流车协同作业,再到两台机器人协作搬运,自2024年10月下旬进厂实训以来,搬运效率提升了一倍。”优必选科技副总裁、研究院院长焦继超说。
近日,记者走进河南漯河一家食品企业,感受多部门联合检查如何提升效能、减轻企业负担,助力企业健康发展。

近日,广东湛江市流沙湾中心海域,中交集团所属广州航道局有限公司联合高校和国家重点实验室合作研发建造的全国首个自主升降海洋牧场平台——“湛农1号”在深海扎根,具备交付使用条件。
交通运输部近日印发《城市轨道交通全自动运行系统运营技术和管理规范(试行)》。
记者从7日召开的2025年全国知识产权局局长会议上获悉:2024年,我国知识产权量质齐升。

近年来,曹妃甸区积极探索秸秆利用新途径,将稻草集中收集用于牲畜饲料、稻草制品加工、生物质发电等,有效提高了秸秆综合利用率,促农增收,实现农业绿色循环发展。
作为各行各业不可或缺的上游产品,工业品在国民经济生活中承担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正推动着经济从技术革新到产业革命的加速转变。

跨越资金关、标准关、渠道关、监管关,迈向更加广阔的市场……试点以来,各地企业、政府“关关难过关关过”,尝到了内外贸“两头甜”。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数据局、工业和信息化部三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指引》,提出到2029年,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体制机制基本建立。这标志着中国开启新一轮以数据为中心的数字基础设施布局。
记者从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铁集团”)获悉:1月6日,8501 2次、8506 5次、8512 1次班列分别从北京丰台西站、合肥东站、广州江村站3地始发,这标志着铁路快捷物流示范班列成功开行。
数据显示,2013年到2023年,京津冀协同创新指数从100增长到298.2,年均增速为11.5%,京津冀协同创新取得显著成效。
近日,记者走访北京、天津、山西等地,看人工智能前沿技术如何助力内容高效生产、赋能实体行业降本增效、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

近年来,多地着力打造花卉生产基地,不断提升育种水平。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花卉生产国。
近日,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组织编制的《引汉济渭工程水资源调度方案(试行)》获水利部印发实施,为规范引汉济渭工程水资源调度,统筹协调汉江流域用水及跨流域调水工程调水提供了重要依据。
随着一列满载新鲜果蔬的中老铁路国际货物列车近日从云南省昆明市王家营西站启程驶向老挝,中老铁路货物运输总量突破5000万吨。

5G、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动能加快发展,传统产业数字化改造向纵深推进,智能制造、服务型制造等融合发展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注入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