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2022年秋天,芜职院老年大学发布招生简章,1个月内就收到报名表上千张。如今,学校已开设书法、茶艺、育婴师等15门课程,有的火爆专业报名人数太多,甚至开了两个班次。职业院校兴办老年大学,老年学生走进高等院校,具体怎么办、课程怎么上、和普通老年大学相比有啥不一样?
正午时分,烈日炎炎,外卖配送员张伟来到山东烟台黄渤海新区亚东文创园的“暖新驿站”,从冰柜里挑支雪糕,咬一口,透心凉。目前,黄渤海新区共建设了48处“暖新驿站”,除了歇脚服务,最近增加了藿香正气水、便携式风扇等夏季消暑用品。
6日,海关总署等7部门组成联合验收组,对青岛空港综合保税区基础和监管设施进行实地验收通过。这标志着山东省首个空港综合保税区已具备开关运作条件,山东扩大对外开放再增新平台。
近日,交通运输部发布公报,从基础设施、运输装备、运输服务等方面介绍了2022年我国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情况。近年来,我国持续加大交通强国建设力度,不断完善交通运输体系,提高交通运输服务质量。
7月5日,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建设表彰大会在京举行。这是北斗三号系统自2020年建成开通后首次全面总结成果经验、阐释弘扬新时代北斗精神,为北斗系统后续建设发展凝聚起意志力量。
记者从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铁集团”)获悉:今年1至6月,中欧班列累计开行8641列,发送货物93 6万标箱,同比分别增长16%、30%。其中去程4620列、49 9万标箱,同比分别增长16%、29%;回程4021列、43 7万标箱,同比分别增长16%、31%。
时值盛夏,三亚崖州湾科技城内一派火热景象。围绕南繁种业和深海科技两大领域,科技城现已建成16个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注册企业9649家、进驻科研院所19家。
近年来,上海在场景应用、生态建设、人力资源等方面持续发力,人工智能产业呈现强劲发展态势,规模以上人工智能企业从2018年的183家增至2022年的348家,产值也从1340亿元增至3821亿元。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近日印发的《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赋能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提出,到2025年,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达到50个左右,试点城市的突破和引领带动作用充分发挥,在全国建设培育1万家以上产教融合型企业。
近年来,东盟国家新能源汽车消费需求持续上升,各国纷纷出台相关优惠激励措施。中国新能源汽车凭借在智能化、电气化等方面优势,赢得越来越多东盟国家消费者的青睐。
“青塘粽子”,看这名字,有不少人或许会联想到某个江南小镇。但实际上,这些粽子都产自吕梁山深处的山西临县安业乡前青塘村。今年端午,入驻直播间的青塘粽子仅8分钟就卖出2万余单,销售金额达130万元。
近年来,云南不断提升花卉交易集散中心功能,构建高效交易体系;通过体制机制探索与合作模式创新,破解花卉种业种源难题;打造鲜花品牌,培育新业态、新模式,推进融合发展。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最新发布,目前,夏粮旺季收购已进入集中上量阶段,收购工作组织有序、措施得力、进展总体顺利。
海口海关发布的数据显示:自2020年7月1日海南离岛免税新政策实施至今年6月30日,海关监管离岛免税购物金额1307亿元、购物旅客1767万人次、销售件数1 75亿件,比2017年7月至2020年6月分别增长279%、92 6%、272%。
在日前举行的中国—东盟新兴产业论坛上,工业和信息化部相关负责人介绍:2022年,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超过13%。
中国无人机产业快速发展,已广泛应用于快速物流、应急救援、农林植保、航空测绘等领域。为推动无人机产业高质量发展,《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日前公布,提出促进无人驾驶航空器与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融合创新。
目前全国夏粮旺季收购进入集中上量阶段,小麦市场运行总体平稳,收购工作进展顺利。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5月,我国冷链物流总额为2 65万亿元,同比增长4 1%;物流市场规模为2395亿元,同比增长3 6%。公共型冷库库容新增980万立方米,同比增长4 2%。今年新建冷库当中,自动立体仓占比接近1 8,智能化水平不断提升。
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促进银发消费、发展银发经济,既是关爱老年群体、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的要求,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当前银发消费呈现什么趋势?怎样创新产品服务、改善消费环境,更好地服务老年消费者?
2021年,全球首个“智慧零碳”码头在天津港建成投产,码头建造周期缩短2年、建造成本降低30%、作业效率提高20%。和其他自动化码头通常采用“磁钉+自动导向搬运车(AGV)”的物流方案不同,这里创新使用了我国企业自主研制的人工智能运输机器人(ART),实现了智能化程度更高的商用无人驾驶,成为以全新模式引领世界港口自动化、智能化升级的“中国范例”。
2023深圳·中山联合招商大会日前举行,这是广东省深圳、中山两市首次联手面向全球开展产业链招商,160多家国内外知名企业和机构代表参会。
4日上午,浙江2023年全省“千项万亿”重大项目集中开工,共有99个项目,总投资6789亿元。
“2021年起,我们开始选择省内一些市县区,围绕其主导产业建设湖北大学产业技术研究院。”湖北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刘建平说。如今,湖北大学已经在黄石、潜江、麻城、利川、宜都等地设立7个产业技术研究院,促进科研与产业深度融合,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福州市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持续推动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修复工程。这片古老街区迎来新生,成为展示福州文化的亮丽名片。
“三农”向好,全局主动。农业农村部相关负责人表示,要扎实做好农业农村各项工作,守住粮食安全底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不断迈上新台阶。